一项全美范围血浆抗体试验结果最快将在几周内揭晓。主持这个试验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对结果表示谨慎乐观。与此同时,医学专家警示,抗体测试“可能只会给人们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英国科学家说,有可能永远研发不出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美国医生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会长期与人类共存,希望届时人类已经有了群体免疫力。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政治领导人将决策仅仅与疫苗进行捆绑是不明智的。
公共卫生专家说,保障美国各州逐步、安全重启经济活动,尽快建立并启动“接触者追踪”系统至关重要,美国至少需要10万名“接触者追踪员”。
尽管华盛顿与北京的政治人物不断相互指责,美中两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合作调查新冠病毒的源头。美国科学家表示,这些合作对于抗击新冠疫情和建立两国之间的互信,都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科学家说,尽管最高安全级别生物实验室发生泄漏的几率非常小,不能排除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意外泄露的可能性,但需要扎实的科学证据支持。
尽管因冠状病毒死亡人数在全州有所增加,佐治亚州官员星期五采取行动,允许非必要企业重新开业。美国疾控和公共卫生专家说,只有切实做好“测试、阻断、接触跟踪和检疫隔离”四件事,才能确保尽快、安全地重启经济。
环境保护人士说,动物传播的传染病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其中大约70%的传染病源于野生动物贸易。公共卫生专家则认为,全球流行病风险增加,更多地是人类行为、人口变化和快速城市化所导致。
一项能够检测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血液测试手段,正在美国一些实验室展开。特朗普政府希望,这种检测手段能够成为决定何时重启美国经济的有力工具。美国科学家说,不能抱过多希望,抗体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免疫。
美国医学专家说,在应对新冠病毒的三种治疗方案中,疫苗是首选和当务之急;在没有疫苗可用之前,恐怕无法恢复以往的正常生活。
美国新冠疫情呈现转折迹象,特朗普总统正在积极推动最早5月份重启美国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计划。政府官员和卫生专家警告说,行动过于草率可能会导致新冠疫情的恶化。一些专家和前任政府官员还批评现政府在防控疫情方面行动迟缓,贻误战机。
美国高等教育与管理专家说,新冠疫情或不可逆转地改变人们对教学模式的思考,同时给众多大学造成前所未有的资金短缺。这是教学和管理人员异口同声的说法。
中国政府日前表示,海外留学人员如因所在国疫情严重,或因实际困难急需回国,将会做出临时航班或包机安排。一些留美中国学生,就去留问题表达自己的心声。他们还建议,已经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同学不应放弃留学计划。
美国卫生官员星期五向公众推荐,美国民众可以戴非医用外科口罩,以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美国医生表示,卫生防疫部门目前提出的戴口罩建议,是出于保护他人的理念,个人防护仍然强调“勤洗手”。
白宫新冠疫情应对团队的两名医学专家4月2日强调,尽管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已经实施扩大社交距离、关闭学校、禁止大型聚会和居家令等新冠病毒防疫措施,美国的死亡人数仍然很可能高达10万至24万人。专家们重申,扩大社交距离是减缓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但快速检测也至关重要。
亚太地区多家英文媒体报道称,研究发现造成全球疫情的新冠病毒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前就开始在人类当中传播。医学专家说,这种说法是某些媒体对研究报告的曲解和断章取义。专家同时表示,寻找病毒的来源并不像寻找疫苗和药物那样紧迫。
中国两项研究显示,有高达14%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再次检测呈阳性,即通常所说的“复阳”。公众担心,这些再次检测呈阳性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是否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头。病毒专家说,复检阳性并不意味着再次感染病毒。他们质疑检测手段和方法的可靠性。
特朗普总统数次推荐抗疟疾药物治疗新冠肺炎,导致对此类药品的滥用和过量使用,在美国造成至少一人死亡、一人严重反应住院治疗。美国执业医师说,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此类药品是否对新冠病毒有效,民众切不可自行用药。
中国一家基因组测序公司表示,该公司所生产的新冠病毒试剂盒,本星期三可望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产的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特别批准在美国进入临床使用,显示美中两国间有合作迹象。国际关系专家表示,合作能否成为一种趋势尚有待观察。
除疫情中心城市武汉和湖北之外,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始大面积复工复产。这些地方的民众生活现状如何?他们的生活是否真正回归“常态”?是否还有担心和恐惧?上海和广西等地的民众,对美国之音讲述了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现状。
特朗普政府高级卫生官员周日宣布,联邦政府本星期开始将在全国范围推出冠状病毒检测系统。医学和卫生专家说,美国当前应对新冠疫情的主要战略是:减缓病毒传播速度以平缓病例“增长曲线”,为医疗系统赢得增强和建立能力的时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