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记者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将在本周日(3月5日)开幕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公布一个由清一色他的亲信组成的经济团队班底。在去年12月突然取消重创经济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中国领导层正急需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振经济。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仅为3%,为几十年来最糟糕表现。但中国经济的观察人士认为,由很可能出任总理的李强领衔的新一届经济团队并无太多亮点,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诸多艰巨挑战,但由于习近平对忠诚的看重高于能力和经验,再加上他强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新团队是否有能力和空间去推行务实的经济政策令人存疑。
自中国侦察气球闯入美国领空被击落后,北京是否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等问题让美中关系的下滑势头进一步加剧。中国外交部连日来对美国进行严词批评和指控引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回应,指中国的粗暴宣传,“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然而,分析认为,美中双方仍有沟通,关系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随着有关中国间谍气球的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安全专家警告说,在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国间谍气球项目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的威胁。
美国总统拜登在周二(2月7日)晚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中表示,美国寻求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但他也发出警告,如果中国威胁美国主权,将采取行动保护国家。上周六,美国击落了一个飞越美国领空的中国侦察气球,该事件加剧了本已十分紧张的美中关系。美中关系的观察人士指出,拜登政府的基本对华政策将保持不变,但2023年美中关系回暖的希望正变得愈发渺茫。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美国时间周二晚向新一届国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演说,但围绕拜登政府是否及时、有力地处理中国气球事件的讨论并未消去,有分析认为,拜登总统的演讲稿有可能会因该事件而修改。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问中国。这将是拜登政府上任两年多来,前往中国访问级别最高的官员,也是2018年以来首位到访中国的美国国务卿。观察人士对访问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普遍预期不高。也不认为美中关系在2023年能够有所突破。
习近平标志性的“清零”政策以混乱无序的方式收场加深了外界对这个政权反复无常的看法,它可以迅速反转,并愿意让中国人民为此付出惨重代价。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会让世界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更加困难。
在中国多地面临政府突然放弃新冠清零后的首波发病高峰之际,中国将美国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纳入医保谈判失败的消息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此前有媒体披露,中国政府多次拒绝国际社会向中国提供更为有效疫苗的提议。人们不禁要问,北京这些决策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中国从1月8日起全面放开出入境管制措施,但世界多国亦已开始实施针对中国的旅行限制措施,中国对此表示反对并威胁报复。卫生专家表示,各国的限制虽不能防止新毒株的传入,但在缺乏来自中国的更详实疫情信息的情况下,此类措施是有意义且可以理解的。
一直宣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周突然来了个政策急转弯,但紧接着,中国各地、特别是首都北京的新冠疫情就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观察人士指出,匆忙结束清零相当于间接承认该政策的失败,但这不足以撼动习近平的地位,尽管中国民众对中共的信心将跌入低谷。
2022年10月,美国拜登政府出台了针对中国的全面芯片出口管制措施,新措施的广泛和严厉让许多分析人士将其称为美中科技战的“分水岭”时刻。美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是否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场竞争的白热化是否会外溢到地缘战略领域?换句话说,从一场科技冷战演变成“热战”?
在上月落幕的中共二十大上,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跻身中央委员会,成为中共核心领导层成员意味着他成为下任中国外长的主要竞争人选。然而,在他担任驻美大使的一年多时间里,秦刚未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或许是因为他遭到拜登政府的“冷落”。如果秦刚成为中国外长,他在美国的经历对他处理美中关系有哪些影响?
中国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保持经济回稳向上的势头,并力争今年实现更好的结果。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李克强领导的这届国务院已成为“跛脚鸭”,从现在到明年3月中国“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位前,中国唯一且真正有意义的经济刺激措施将是何时、以何种方式放松严格的“清零政策”。
中共二十大结果令在中国的外国企业感到失望。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那些不利于经济增长、对外国企业不友善的政策将会继续,甚至变本加厉。他说,二十大标志着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代宣告结束,而新的领导班子缺乏管理经济的经验,这让商界感到不安。
随着更多胡锦涛被带离中共二十大闭幕式会场视频画面的流出,中国官场的观察人士再度将焦点对准这位前中共最高领导人身上,并试图还原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对中共来说极不寻常的一幕会被允许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
备受关注的中共二十大已落幕,在中共权力最高层十年一次的大洗牌尘埃落定之际,美国的中国观察人士关注中国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走向以及这对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本由澳大利亚智库学者出版的新书—《间谍与谎言:中国最大的秘密行动是如何愚弄世界的》揭示了中国的国家安全部是如何用几十年时间,通过渗透和影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决策者、外交官、退休官员、学者、媒体和宗教领袖,来试图重塑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态度。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一下令对乌克兰多个城市发动密集导弹袭击。这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发动的规模和强度最大的一次袭击。但战略分析人士认为,袭击凸显普京在俄军无力扭转战场颓势的情况下所做的“困兽犹斗”,而普京的失败将使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学到教训。
“十一”过后,中共二十大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预计将在一个多星期后开幕的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后迎来他的第三个五年任期。观察人士认为,在习近平大概率留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情况下,他的二十大报告在意识形态上的表述应该是外界主要关注的重点。
美国国会参议院21日全票通过一项针对《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附加条款,要求停止将中国列为发展中国家。专家表示,中国不能两边通吃,在发放贷款时表现得像是最发达国家;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比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市场准入方面,又坚称自己仍是“发展中国家”。专家表示,现在是北京主动放弃其这一“头衔”的时候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