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逐步延迟数十年来未曾调整的法定退休年龄,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逐年加重,以及缴纳社保费人数比重逐年下降所导致的社保基金账户缺口不断扩大的问题。
中国第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本周将在北京召开。这些以中共党政军高级干部和中共党员为主的人大代表,能否真正代表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受到质疑。观察人士称,监督与被监督者的合二而一预示着人大会议只能是个花瓶摆设。
中国民政部日前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誓言要加大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整治力度,并告示社会公众谨防上当受骗。观察人士称,这些组织隐蔽性强,运营成本低,以及社会团体登记门槛过高,尤其是当局惩罚力度不大,是造成非法社会组织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中国加强宣传力度,不仅增加中央与地方新闻发言人配置的数量,更提升新闻发言人的层级,希望以此把握话语权、赢得主导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但是,批评人士认为,中国把新闻发言人作为宣传平台的做法,在信息获取渠道繁多的信息时代,要引导舆论的走向,只能是空谈。
中国最高法日前对刑事诉讼法作出详尽解释,明确规定在境外的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适用缺席审判程序依法作出判决,并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作出处理。此举被观察人士认为是在恐吓和威慑境外的异议人士。
全球抗击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努力,目前已经进入接种疫苗,预防和阻断传染的阶段。就像去年输出抗疫模式、“口罩外交”等一样,中国正在通过输出疫苗,展开“疫苗外交”,希望以此扩大其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也通过官方媒体发声,散布虚假不实信息,诋毁他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抬高中国疫苗的接受度,提高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话语权。
新冠病毒疫情最近在中国一些地区爆发。不幸中招的一些感染者因其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在遭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承受人们的歧视,甚至网络暴力。中国一些城市日前在流调报告披露中隐去确诊病例个人信息,受到普遍的肯定。但是,观察人士强调,中国需要有一个对人民真正负责的政权,有相关的法律,才能保障中国人民的权利。
中国最近发生的几起以死维权抗争事件引起广泛的关注。劳工观察和维权人士称,这些事件表明,即使中国有现成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在没有法治,没有新闻自由的中共威权体制下,劳动者的维权之路可谓“难于上青天”。
中共日前印发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正式制定统一战线工作。此举被观察人士认为,面对西方民主国家反击中共统战威胁,此举凸显了中共的危机感以及中共谋求在全球扩大其影响力的野心。观察人士指出,对于中共在海外的统战活动,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必须要联合起来,强有力地对中共进行反制。
2021年7月1日是中共成立100周年。在全球疫情仍在大流行之际,为了营造所谓欢庆的政治氛围,中共各种宣传机器开启高调庆祝活动。观察人士指出,维持共产党的合法性,中共制度性的腐败,以及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等诸多方面挑战,这个步入期颐之年老党恐怕不会再走多远了。
中共长期以来一直谋求在全球扩大其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共利用其日益强大的国力、经济发展和军事能力,一方面对西方民主国家采取针锋相对、咄咄逼人的手法,另一方面对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其他国家和政党则采取拉拢和利诱的策略,通过不遗余力地输出习近平思想,培养和扶植在海外的代理人,以此来扩大和强化其国际地位。
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被日渐普及的人脸识别系统任意采集和滥用的情况,越来越引发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担忧。中国日前出台的《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为保护个人信息做出了法律规定。但是,观察人士称,在中共的威权统治下,中共当局才是侵犯个人信息的最大威胁。
Covid-19疫苗的研制成功,为人类战胜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启了希望。但是,回顾过去一年来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人们不禁反思,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未能阻止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扩散?如何吃一堑长一智,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病毒大流行做好准备?
11月25日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中国的女性权利组织呼吁全社会的所有人为减少和消除家庭暴力做出努力。与此同时,中国媒体最近连续曝光的恶性致死的家庭暴力事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划,以解决“僧多粥少”、社保基金缺口扩大的问题。有观察人士称,中国“未富先老”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迫使中国当局不得已为之,但中国人口结构畸形发展,权贵占用过多资源以及社会保障不公,才是中共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政府日前在一项扩内需促销费的工作方案中提出要推出一个全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希望以此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观察人士指出,疫情等因素导致老百姓收入减少,当局以疫情为由调动全国家庭储备应急物资,不仅对扩内需促销费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无形中限制了老百姓的正常消费。
各种迹象显示,中共网络监管部门为了给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营造中共领导人所说的稳定祥和的政治和舆论氛围,进一步加紧了媒体管控。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加紧媒体控制已成为中共在重大政治事件前的新政治常态,显示中共对其威权统治越来越不自信和恐慌。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任期内第三次南巡在被称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先行区”的深圳等地强调说,中共的领导让深圳等经济特区在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了他所说的伟大奇迹,并提出在新的历史关头要全面深化改革,赋予深圳更多自主权。但是,政治观察人士指出,中国虽然具备推动政改的物质基础,但中共党领导一切,政治高度控制的制度已把改革之路堵死。
随着全球步入5G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数据安全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中国9月底召开了“2020数据安全高峰论坛”,以落实推进“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草案)”的法规政策。这是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最新举措。不过,“数据安全法(草案)”中一项被认为具有“域外效力”的条款,因涵盖面过大而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观察人士指出,该法律一旦实施,将给在中国的外国公司带来挑战。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表示,考古工作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相关人员要做好研究和阐释工作,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是,一些观察人士指出,习近平希望通过考古、文物出土,为中共的统治以及他的独裁提供合法性和依据。他们担心,在中共的一党专制下,中国的考古将丧失其科学性,沦为中共政治需要的工具,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