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00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出台 公民仍担心得不到保护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中国数字技术展览会上参观者的脸部在人脸识别技术屏幕上显示。(2019年5月8日)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中国数字技术展览会上参观者的脸部在人脸识别技术屏幕上显示。(2019年5月8日)

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被日渐普及的人脸识别系统任意采集和滥用的情况,越来越引发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担忧。中国日前出台的《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为保护个人信息做出了法律规定。但是,观察人士称,在中共的威权统治下,中共当局才是侵犯个人信息的最大威胁。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出台 公民仍担心得不到保护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9:01 0:00

侵犯个人信息的最大威胁

最近,中国立法机构人大公布《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强调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草案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该项规定还强调,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兼职讲座教授滕彪博士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个人的信息,如果能严格执行,应当对商家、企业侵犯个人信息有所约束。但在威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中共当局自身就是侵犯个人信息的最大威胁。

滕彪说,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处在危险之中,越来越可能成为被滥用的受害者,原因是人们在日程生活中只要使用互联网,商家或政府部门就能获取他们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联络人,到访过的网站,买过什么东西等等。

政府滥用个人信息压制异己

滕彪指出,政府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例如一些互联网公司、社交媒体以及运营商等,掌握公民个人的信息。

他说:“这些公司表面上很多不是国营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微信、微博等,但实际上政府能够完全掌控。政府已经在用这些私人的信息来监控、监听、跟踪异议人士和维权人士。我称之为‘高科技极权体制’。中共在过去一直在加强,现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非常有效的高科技极权主义。”

中国公民在网上一言一行被当局监控的典型例子,就是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殉职的李文亮医生。他去年12月在微信中因为提醒同仁要提防可能具有传染性的武汉肺炎病毒,就被当地公安训诫。腾彪说:“这是政府公权力滥用个人信息,压制异议人士,来压制民间不同的声音,这是最可怕的。”

在网络化时代,中共当局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利用高科技和个人信息来监控公民社会上。北京知名的资深人权活动人士胡佳说,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成为中国当局监视公民的最佳方式。

他说:“只要你这个公民被当局打入另册以后,那些开在你身边的各种眼睛,窗口呀,你所使用的手机、电脑和其中的各种程序,都会成为站在你身边的无形的警察,都是强大的情报来源。可以说,你就是在一个完全没有隐私的状态。”

人脸识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

胡佳特别指出,人脸识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在警察追拿逃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和公共安全方面,作用很大、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中共当局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去维护一党专制的体制,侵犯活动人士的权益,则是另外一回事。

近年来,中国在不断推进信息安全的立法进程,从网络安全法,到数据安全法(草案),再到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一些人士期盼,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出台,能规范和限制人脸识别系统等生物识别信息的采集和处理,防范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侵入或倒卖,对公民和社会造成危害。

在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后不久,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法院对中国第一起涉及公民生物识别信息采集的案子做出宣判,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在合同履行期间将原指纹识别入园方式变更为人脸识别方式,属于单方变更合同的违约行为,需赔偿原告、浙江理工大学法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1038元,要求被告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面部特征信息,包括照片在内。

分析人士称,这起被称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折射出在人脸识别等创新技术越来越普及之际,个人信息被泛滥式的采集而无法得到应有保护的问题。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出台之后,未来可能会出现集体诉讼、消费者组织等公益诉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遏制侵犯个人信息的做法和行为。

售楼处个人信息被侵犯的实例

北京日报日前报道,一位不久前在北京南四环某售楼处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的王先生称,由于他此前曾经到该售楼处看过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在案,尽管在交定金日他在经纪人陪同下签约,也不能享受2%的优惠,因而在购房价格上损失了大约20万元。

根据楼盘销售行业一般的行规,购房客户在中介的介绍下来售楼处买房,可以享受楼盘开发商提供的购房优惠。但是,一旦某个购房客户自己先来看房,然后再找中介来一起签购房合同,则不能享受开发商提供的优惠。

据悉,人脸识别系统已成为北京楼盘售楼处的标配,大约90%以上的售楼处都有安装,目的是区别客户。对于开发商来说,一套人脸识别系统成本大约2万元。但是这个识别系统在售楼处能区别自然到访客户,还是分销客户,以此防止自然到访客户找渠道分销(房屋中介)获取购房优惠,从而可以为企业节省万元以计的售房价差。

北京售楼处普遍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只是中国商家、企业为了商业利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汽车销售的4S店,在一些商场,居民小区等也都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此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上的很多应用程序,也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获取或侵害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后,中国一些省市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要求楼盘售楼处未经他人同意,不得拍摄来访人员的面部信息。天津市出台的《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明确禁止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一些企业和商家出于商业利益安装人脸信息采集设备,未经消费者同意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加之中共当局滥用个人信息打压异己的做法,令一些观察人士怀疑,中国政府推出《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只不过是在做表面文章,恐怕实效甚微。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二重唱”,如何唱衰美国“唱响”中国?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6:48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