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月4日发自北京和香港的一篇报道说,生产领域的通缩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下降正威胁着中国小型出口商的生存。这些出口商因业务收缩而不得不相互比拼价格,展开“无情的价格战”。
被中国股民称为全球最烂的中港股市周二(2月6日)在中国官方的强力支持下出现了罕见的全面强力反弹,各大指数走出了近几年来最大的单日涨幅。
中国股市周五(2月2日)再次发生惨跌现象,上证指数一度跌至2666点,如果不是某种神秘资金抄底托盘,世界将会看到中国股市走至新的低点。周五股市的表现标志着中国政府最近不遗余力调动各种力量扶持股市的努力再次失败。
中国大型房企碧桂园迫于债务压力再次抛售海外资产。路透社周三(1月31日)报道说,碧桂园已经将其在东伦敦的一处地产开发项目挂牌出售,该项目的价值为4.5亿英镑,约5.7亿美元。
日本和德国周一(1月30日)达成一项军事协定,促进物资交换和后勤支持,强化双边防务合作,以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越来越强势的姿态。
菲律宾和越南周二(1月30日)签署了几份有关防止南中国海发生事故和扩大两国海警部队合作范围的协议。这些协议显示这两个南中国海的主权声索国在海洋主权争议中正在协调立场应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姿态,这可能会令北京当局感到不爽。
在俄乌战争即将进入第三年的时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公开袒护俄罗斯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邀请,请他参加下个月在瑞士举行的由多国领导人参加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
中国31个省区和直辖市最近公布的去年经济增长数据和今年的增长目标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小于预期,今年经济要恢复至新冠病毒大流疫之前的水平并不乐观。
路透社周五(1月26日)发表一篇独家报道说,伊朗消息人士和了解内幕的一名外交官证实,中国官员已经向伊朗方面提出要求,希望德黑兰对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过往商船的行为进行约束。
在中国股市连创新低,市场因一个又一个心理防线被击穿而陷入绝望之后,北京当局终于出手救市。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周三(1月24日)宣布将下调银行准备金率,大幅度增加银行的流动性。股市受此鼓舞,当日回升。但此番动作是否能够有效扭转中国经济顽固低迷状态,经济专家并不乐观。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周二(1月23日)表示,他不支持台湾独立,并重申菲律宾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这是马科斯对他向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后在社媒上发帖表示祝贺引起中方不满作出的正式回应。
受中国政府救市计划的鼓舞,中国股市周二(1月23日)全面止跌反弹,香港恒生指数大涨392.80,涨幅2.63%,收复15000点大关,至15353.98。沪指小幅回升14.64,暂时止住了猛烈的跌势。但专家指出,从中国救市记录看,这样的救市措施很难产生持续效应。
两名朝鲜未成年人因观看韩剧而被法官判处12年苦役(劳动改造)。朝鲜流出的这段视频让国际社会感到震惊,国际媒体周五普遍报道了这条消息。
据路透社周五(1月19日)报道,知情人士获悉,北京当局已经向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它们推迟或者停止一部分由国家资助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控制债务风险,确保政府有能力继续给疲软的经济提供刺激措施。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周三(1月17日)称,俄罗斯与朝鲜正在各个领域发展关系,包括敏感领域。这是俄罗斯方面对最近俄朝频繁互动在国际上引起不安作出的最新回应。
2023年中国经济的收官数据密集传来,中国官媒为有望完成原定5%的经济增长目标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一些无法掩饰的残酷经济现实也会随着更多数据的出台而得到的证实。
据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周五(1月12日)公布的数据,中国银行业在去年12月增发的贷款金额有所下降,但是2023年全年发放的贷款总额创出了新高。中国央行预计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复苏疲软程度超出预料的现象。
中国解放军南部战区周三(1月3日)宣布,解放军周三和周四两天在南中国海组织海空兵力“例行巡航”。同一天,菲律宾军方宣布,美菲将举行由美国航母参加的联合巡航。南中国海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2023年亚洲资本流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温度在下降,东南亚国家在上升。国际资本在去年年底加速逃离中国,而东南亚国家企业上市融资活跃,势头盖住了中国同行,成为国际大投行青睐的一个新热点。
围绕着房地产市场衰退而展开的中国经济全面低迷成为2023年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向何处发展也成为人们判断明年中国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