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盖牌”半年后,1月17日恢复公布青年失业率,经排除在校生后,去年12月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已从去年6月的21.3%下降至14.9%,引发多数中国网民质疑为“优化数据”。多位来自不同省份的专业人士告诉美国之音,在中国整体经济疲软的前提下,年轻人不仅工作难找,就算有工可上,也普遍面临薪资缩水、学历贬值的困境,让不少年轻人干脆在家“躺平”。
美国在台协会(AIT)主席劳拉.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1月16日于台北召开记者表示,太平洋岛国瑙鲁与台湾断交的决定令人“失望”。她说,瑙鲁引用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作为断交的理由,并不符合国际期待,因为该决议并未决定台湾的国际地位,也没有排除任何国家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
台湾总统大选落幕,台湾智库“国策研究院”邀集国内外学者展望新一届政府所要面对的政经情势。与会学者认为,民进党再次取得执政权的结果,凸显中国介选完全失败。虽然在中国亟欲修补对美关系的前提下,对台动武的可能性不高,但势必将动用经济、政治跟法律等手段,继续对台施压。
台湾总统大选在1月13日落下帷幕,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跟搭档萧美琴以558万票宣布胜选,但在同时举行的立委选举中,民进党确定无法单独过半,这也是继2000年至2008年前总统陈水扁任期之后,民进党当局再次面临“朝小野大”的局面。
台湾民主选举与两岸议题备受国际关注之际,在影视制作领域也陆续出现以政治职业人员甚至台海危机为主题的影视剧,不仅在台湾凝聚了共识,更进一步让中国网民一窥台湾民主选举与性别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上展露实力。
台湾总统大选前的敏感时刻,台湾国安官员在1月9日的一场简报会上披露中国国安部首度利用大量生成的“AI虚拟主播”对台湾总统蔡英文展开大规模的抹黑谩骂攻击,短短3天之内就产制数百则相关视频,企图借由打击蔡英文进而对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的选情造成附带伤害。
从1996年台湾首次总统直选期间的“文攻武吓”,到近年来的经济胁迫和认知作战,每逢台湾大选,中国政府各种介入层出不穷,而且介选手段正变得越来越隐晦。分析人士进一步警告,中国更利用台湾社会既存的矛盾,见缝插针分化台湾民心,就是要让台湾人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失去警觉。
台湾总统大选中唯一一场副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1月1日登场,两岸问题仍是三位副手最主要攻防焦点。国民党的赵少康說两岸藕断丝连才能维护台海和平,而民进党则是风险的来源;民进党的萧美琴反驳称中国才是真正的风险来源,国民党一直配合中国责怪被害人。民众党的吴欣盈则表示,台湾应该仿效美国对待中国的方式,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必须对抗的时候就对抗。
中国湖北武汉是全球新冠病毒大流疫中最早爆发疫情的城市。它在2000年1月至4月封城一百多天,发生了无数的外界无法想象的悲惨故事。四年过去了,一部详实记录封城期间,武汉市民情绪及官方言论审查的公益纪录片《武汉封城》于12月30日举行全球首映。主办方表示,选择今天首映,是为了纪念已故的武汉医师李文亮,他就是在4年前的12月30日上网吹哨,他们希望借此纪录片警告世人,勿忘李文亮和武汉人民的苦难。
台湾国安单位掌握的情资显示,台湾知名乐团五月天在上海演唱会被指“假唱”的事件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协同多家官媒和网信办展开的介选行动,五月天是因为拒绝在演唱会中发表附和中国统战的言论,才遭到藉端施压。与此同时,上海官方仍未公布对这场延烧了一个多月的“假唱”风波的调查结果。
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进入倒数阶段,台湾资安专家警告,中国正不断强化对台的认知作战,而TikTok(国际版抖音)是其中最令台湾方面感到棘手的社媒平台,其“洗脑”式的传播让用户难以抵抗。由于TikTok(抖音)广受年轻世代欢迎,一旦他们成年拥有投票权后,恐对台湾的民主制度带来负面冲击。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12月25日破天荒一口气批准上百款新游戏版号,一反上周五(12月22日)释出征求网游新法意见、重创游戏类股价的肃杀气氛。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官方似在自我“纠错”,以缓和监管趋严的市场认知,但随着多家游戏公司股价持续暴跌,投资人信心恐已难挽回。
2024年即将到来,中国疲软的经济动能是国际舆论最关注的话题,不仅房地产跟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积重难返,外人对华直接投资也于今年第三季首度出现净流出。尤有甚者,观察人士分析,中共还在持续紧缩监管,除强调金融面的国安管制外,还压缩外商在中国言论空间,在这种背离开放步调的前提下,恐更难翻转外资持续撤离的趋势。
在台湾总统大选前的敏感时刻,中国宣布中止先前基于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对台减让关税的12项石化产品,理由是台湾对大陆出口采取歧视性措施。台湾官方称这是以经济胁迫介入台湾选举,但因台湾企业多已做好风险分散,因此影响范围有限。
台湾总统大选进入倒数最后四周之际,中国商务部12月15日拍板认定,台湾对中国构成贸易壁垒,消息一出,两岸人民一片哗然,虽然反应各异。位于台北的观察人士分析,这是中方最新的介选招数,且预留四周的时间,让中国对台经济制裁的恐惧心理在台湾社会慢慢发酵,以影响台湾选民明年1月的投票走向。
受到俄乌战事的启发,台湾有越来越多的民防团体积极汲取乌克兰民防组织的运作,以应对强邻中国的武力恫吓。其中,部分团体推动小区互助,强化社会韧性,也有一些团体持续聚焦各式射击或急救训练课程,更有不少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互相串连,建立紧急通信管道,以防台海突发战事时,台湾周边的海底电缆遭敌军切断,引发对外通信全面中断的困境。
就在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进入关键阶段之际,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据悉于12月初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分配对台介选任务的工作会议,指示统战部跟解放军等单位化整为零介入台湾选举,而威胁对台动武的“和战抉择论”仍将是选前对台认知作战的主轴。
谷歌(Google)的一位工程师11月底警告,过去半年来,中国扩大了对台湾发动网络攻击。对此,资讯安全专家警告,除了网攻,中国还搭配认知战和军事恫吓,对台湾构成“混和威胁”,甚至把台湾作为新型资讯攻击的试验场。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开幕,中国总理李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国内经济疲软之际大张旗鼓举办展会,是要宣扬其红色供应链的完整性,吸引外资回流,但在中国政治环境持续紧缩的情况下恐难如愿,形式意义将高于实质意义。
台湾国安单位近日警告,中共针对台印移工协议,对台湾发动认知战,因为该单位发现,近两周来,大量账号散发内容雷同的贴文,称台湾若引进印度移工将为害台湾治安。而多个中国官媒账号也发布不实谣言,因此,台湾国安人士质疑,中共恐借题对台湾发动网络攻势,意图离间台印关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