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正在南非举行。美国再次强调,未来气候变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必须包括中国等所有排放大国。美方同时指出,中国等新兴市场不应为未来的框架协议设置太多的前提条件。
针对中国近日对未来气候变化框架协议所提出的条件,美国首席气候变化谈判代表斯特恩(Todd Stern)12月7日在南非德班再次强调了美方的立场。斯特恩说,框架协议应该对所有排放大国一视同仁,新兴经济体不应为参加协议提出过多的条件。他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要想有意义,所有排放大国都必须参加。不应设置先决条件,也不应把技术或资助的接收作为先决条件。”
*中方索价*
中国方面12月4日在南非首次表示,愿意参加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框架协议。但中国为此提出了五项条件,包括必须有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必须兑现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等,而且中国参加协议需要到2020年以后。
评论认为,中方开价过高,而且美国迄今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就是因为协议只要求发达国家减排,中国等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却是自愿减排,有失公平。纽约时报说,中方的开价“可能永远满足不了”。
*乒乓对峙*
美中之间的立场分歧再次成为本届气候变化会议的国际关注焦点。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主席莱恩(Jo Leinen)评论说,美国和中国是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的关键。这两个排放大国必须做出实际承诺,本次会议才有可能出现突破,但目前似乎不可能。他认为本次会议“再次受到美中之间的乒乓球游戏的绑架”。他说:“我再次希望美中这两个最大的排放国能准备好执行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的路线图。只有这样,欧盟和其他国家才能在德班对京都议定书完成二期承诺。”
欧盟方面同样对美中之间的对峙感到担忧。欧盟气候变化专员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在南非表示,欧盟已经准备为京都议定书做出新的承诺,但减排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她说:“全世界必须团结,共同治理气候变化,因为这是一项全球挑战。这是欧盟一直努力要国际社会达成一项协议的理由。发达国家当然应该首先尽更多的责任,但光靠我们不行。我们需要中国、巴西、南非和印度等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的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另有专家指出,具有约束力的框架协议应该是处理气候变化的手段,但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阻力。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不应受制于这个障碍,应该着手处理更加紧迫的实际问题。
纽约时报说,会议成员国谈判代表似乎已就绿色气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的融资结构形成了初步共识,并就森林保护等议题达成了一致。
相关内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