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梅(Chris Mei)已经在他上海公寓内被困一个月了,期间只能做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并偶尔自愿向邻居们送食品。再过几天,他将搭机返回他在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家中,此行已经计划很久了。
美国国务院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三(5月4日)新冠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他将转为通过视频方式工作的安排。
海外华人是中国政府极为重视的人群之一。这些人了解中国和所在地的文化,特别是在中国与西方对立情绪急剧上升的今天,中国希望这些侨胞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然而新冠疫情以来,北京的清零政策把这些海外华人挡在了国门之外。
中国首都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还不到上海的一个零头,但是神经紧张的北京市政府不敢掉以轻心,继星期二在大部分城区进行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后,星期三(5月4日)又宣布对公共交通进行管控,以求通过减少市民外出及相互接触而限制疫情传播,从而避免重蹈上海被迫封城的覆辙。
近几日,上海实现“社会面清零”的面积虽然不断扩大,但周一(5月2日)发现封控区之外再次出现数十例新的感染病例给上海“清零”希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而北京疫情控制在持续收紧,昔日热闹的五一长假显得萧条肃杀。
自2020年初中国武汉爆发新冠病毒大流行,到当前疫情又重现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两年多来中国当局以各种方式继续干扰、攻讦国际媒体正常新闻报道工作,打压自媒体,抓捕公民记者,恐吓报道真相的记者和敢于说实话的民众,并且制造、散布虚假信息,致使媒体环境不断恶化。公民记者张展等自发报道武汉疫情和其他地方官员渎职灾害的人士,为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作出了积极贡献,却因遭受当局严酷压制和迫害而付出了沉重代价。观察人士认为,攸关习近平能否顺利进入第三任期的中共20大之前,这种恶劣的媒体环境和骗人的官媒宣传恐将愈演愈烈。
过去两个月,特斯拉(Tesla)的上海工厂和其他汽车工厂因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中国最大的新冠疫情而被关闭。迫切的问题是,它们能以多快的速度重新启动,以满足激增的需求。
两年前当新冠疫情刚刚波及美国的时候,为应对美国的口罩短缺,许多小型口罩厂应运而生。它们填补了美国口罩市场的空白。两年后,疫情减退,口罩需求下降,这些口罩生产商举步维艰。
中国首都近日遭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侵袭,导致当局神经紧张并紧急采取多种措施,试图迅速切断病毒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从而避免重蹈上海覆辙,出现上海三个星期来的封城乱象。
中国以封城为主要特征的清零抗疫政策正在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但是,中国最高当局依然表示,要继续坚持这种做法。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爆发并扩散全中国、全世界,成为全球百年不遇的灾难以来,中国的防疫政策富有中国特色。从中国官方所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式的防疫造成普遍的次生灾害到中国拒绝发放纾困金给民众救急救济,这些特色引起一连串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和思考,其中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教授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他的见解。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20年1月在中国全面爆发并扩散全世界以来,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截至目前,中国当局借助其强力的社会控制手段实行了严酷的疫情清零政策,导致了广泛的民怨和严重的次生灾害,也对中国的经济造成重创。美国东北大学财务金融教授邱万钧指出,国际间的研究结果显示,清零政策对控制疫情是无效的,也是不必要的,且不说清零政策对经济和民生的严重伤害。
新冠疫情席卷中国,上海在奥密克戎面前沦陷。北京居民也在准备封城的到来。然而在病毒学家眼中,封城、禁足和大规模检测已无法抵挡奥密克戎的脚步,更有效的疫苗接种才是当前中国政府该采取的防疫手段。但是中国做了吗?
上海尚未解封,北京开始显露步其后尘的迹象。从4月22日开始截至本文发稿,北京累计报告194例奥密克戎新冠感染者,其中超过一半聚集在朝阳区。虽然市民总体并未恐慌,但仍然纷纷开始囤积生活物资,生怕像上海一样遭遇封城之后不至于毫无准备。同时,北京12区计划在近期实行三轮大规模检测,以达到及早发现和清零的目标。北京尚未封城,但是市民生活已大受干扰:部分地区封闭,学校和娱乐场所暂停,就连医院也宣布暂停接受病人。
他们是上海最接近西方的一群人。受过高等教育,基本上都在西方短暂生活过,拥有超出中国普通大众多得多的收入。他们的身份不同:大学教授、企业精英、科技新贵和有闲有钱的家庭主妇,然而,在封控的上海,他们都在忙着同样的事情,为满足马斯洛提出的第一阶段的食物需求而努力,以及每隔一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在严格的封控中,他们到底如何生活?他们又是怎么看待上海的封控措施?
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办公室星期二说,哈里斯新冠测试呈阳性,但无症状。
受中国人口最多、最重要经济中心上海近一个月的封城对经济的拖累,多家投资银行一周内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有2100万人口的北京4月25日开始对数百万人强制核酸检测。尽管至今北京只有70例感染,但当局还是采取了极为严厉的限制措施,力争遏制疫情蔓延。而市民则开始抢购食物和日用品以防可能的“封城”。
日本制药公司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星期日说,根据新数据,该公司的一项实验性治疗表明,可以迅速清除导致 COVID-19 的病毒。
在上海因近一个月的严厉封城造成民怨沸腾之际,北京官方表示,由于疫情在学校、一个旅行团和家庭中爆发,北京疫情防疫正处于关键的节点。国家卫健委4月24日通报,4月23日0至24时,北京新增确诊病例22例。
近一个月来一直试图封控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上海当局开始在许多居民楼外搭建围栏,这引发市民对封城措施进一步的不满。上海自3月底开始部分、4月1日起开始全面封城。
上海当局本星期在许多地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没完没了的检测究竟有无成效?上海的病例数为何仍维持高位?美国防疫专家认为,大规模集中核酸检测“可能导致新冠传播,而不是遏制它的蔓延。”
香港第5波新冠病毒疫情持续放缓,星期五录得574宗确诊,连续7日少于1千宗确诊个案。历时3个半月的限制社交距离措施,星期四开始首阶段放宽,餐厅食肆恢复晚市堂食;美容院、主题公园及补习社等营业场所重开。
上海封城影响全球供应链,物流不畅导致的零部件供应不足打乱了韩国企业的生产,个别企业甚至不得不停工。面对这种情况,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正考虑将鼓励企业回流制定为下届政府的重点政策课题。韩国国际经贸学者认为,供应链修复力将成为新政府经济安保政策的核心,未来韩国经济从一定程度上将不可避免地与中国脱钩。
随着新冠疫情持续趋缓,香港政府星期四(4月21日)宣布放宽大部分防疫管控措施,四个月来首次开放包括文教、体育和娱乐机构在内的公共场所,而香港的餐厅晚餐也恢复供应堂食。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