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和欧美的许多国家严厉谴责中国在新疆严重侵犯人权的时候,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对中国表示了支持。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在非洲大力投资20年,虽然在国际政治中获得了非洲官方的支持,但是,从软实力投射结果,即赢得非洲民众的心,赢得非洲人的信任方面来说,中国并不太成功。非洲人更认可美国的发展模式和西方的文化。他们还指出,在非洲,中国的软实力输出通常与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的做法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你不去不知道,等你去了之后,你就再也不想在那干活了,再也不想出来去打工了。” 曾在印尼的中国公司打工、现已回到中国的何平告诉美国之音。
澳大利亚星期四(4月22日)表示,取消维多利亚州和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达成的两项协议是因为协议不符合联邦政府将“自由和开放的印太”视为关键目标的外交政策。
澳大利亚政府取消维多利亚州政府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引发中国方面的不满和警告。
黑山共和国是中国在中东欧推动一带一路项目的重点地区。但这个巴尔干国家不仅背负沉重的中国债务,疫情重创更使国家财政和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中国在当地的活动也因为各方势力在黑山加紧角逐而成为关注焦点。
欧洲联盟委员会周一(4月12日)表示,欧盟无法帮助希望成为欧盟成员国的黑山偿还其积欠中国的债务,但可以帮助它完成一项开始时用北京的巨额贷款建造的高速公路的计划。
一份新的调查报告显示,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所担忧的中国“债务陷阱外交”并非子虚乌有,中国的债务合同利用保密和优先条款来扩大筹码,其中一些条款的设定很有可能影响到借款国的主权和独立。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推动中亚外交的关键国家。中国几年前更特别选择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一带一路计划。但哈萨克斯坦也成为中亚地区最反感中国的国家之一。当地反中国抗议活动一直持续不停。
美国研究机构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揭露,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贷款协议包含了不寻常的保密条款,要求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偿还其他债权人之前须优先偿还中国的债务,这可能会影响它们与其他债权人的债务谈判。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五(3月26日)说,他当天与英国首相约翰逊通话时建议民主国家也应当推出一项可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竞争的基础设施方案。
尽管前政府和现任政府都推出了倡议计划,新的担忧是,美国在对抗中国不断上升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方面做得不够。
经过5年的艰苦工作,挖掘了几十条隧道,建造了更多的桥梁,铺设了400多公里的铁路轨道,中国到老挝的国际铁路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近日表示,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对澳大利亚没有任何好处,可能会在几周之内将其废除。
由中国主导创立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亚投行)自2016年正式运转至今,即将届满5周年。透过此一国际金融组织,中国一度展现出要争取亚洲金融霸主地位和发言权的雄心。但五年过去了,“亚投行”成效如何?它挑战了过去欧美所主导的国际外援秩序了吗?
因为美中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严重打击,中国大幅度减少了“一带一路”针对国际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这是英国《金融时报》最近报道得出的结论。不过,《一带一路:当中国力量遭遇世界》一书的作者傅立门指出,中国政府可能借助疫情对该项目实施转型,因此必须警惕“一带一路”卷土重来。
尼日利亚过去几百年来一直都生产传统的手工纺织设计产品。但这种古老艺术的保护人士表示,用现代化方式制造的廉价中国进口产品让尼日利亚的传统纺织业频临灭绝。
英国执政的保守党的一名重要议员声称,中国给巴巴多斯施加压力,要求废除伊丽莎白女王的巴巴多斯国家元首地位。
蒙古积极引入俄罗斯力量来平衡中国影响。双方目前正在紧密联手,大力推动铺设从俄罗斯经蒙古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但中国对这一项目的反应低调,立场也不明朗。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圭亚那访问期间呼吁这个南美国家与美国企业进行合作,并告诫他们要谨慎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要警惕来自中国的投资。蓬佩奥对圭亚那进行历史性的访问正值这个与委内瑞拉为邻的国家最近出现了新的领导而且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石油。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星期二(9月15日)表示,中国国有实体优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UDG)因在柬埔寨开发七星海项目的过程中侵占和摧毁当地人的土地而被指定为制裁对象。
印中两国于8月29日至30日爆发新一轮边境冲突,印方已三度封杀中国应用程序,两国紧张局势在军事和科技领域里不断加剧。有猜测称,印中下一次冲突的“战场”就可能会是中泰两国的克拉运河项目。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被滞留在非洲等地的中国劳工情况堪忧,要求返乡的呼声不断。然而,在中国上下一片“大国担当”的声浪中,他们的归国之路似乎遥遥无期。
7月末中共举行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定调为双循环,突出国内大循环。在新政策尚缺乏细节的情况下,会议也没有提及习近平的招牌外向政策“一带一路” 倡议。分析认为,中国的回撤,是其在遭遇意想不到反弹后的反应,将促其收敛咄咄逼人姿态,调整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一带一路”虽未日暮西山,但这条从亚欧向全球延伸的“新丝绸之路”将更加坎坷。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本周四(8月27日)在位于堪培拉的国会大楼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澳大利亚起草并推动新的涉外法律,将对州、地区(Territorry)等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公立大学与外国政府达成的可能有损澳大利亚国家主权利益的协议进行监管和审查。有分析称此举可能会加剧澳中之间本来就紧张的关系。
美国国会再次联手出台跨党派立法措施抗衡中国全球势力扩张。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多位两党议员合作推出新法,旨为强化美国与南美洲国家的合作,制衡北京在该地区的经济、安全和情报活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