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颁奖典礼4月1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Westgate Hotel举行。美国之音中文部制作的历史纪录片"穿越1945"荣获历史类纪录片世界银牌奖。
1950年10月,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名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历时三年的韩战。65年过去了,美国之音《解密时刻》特别推出《志愿军战俘》电视系列纪录片,以尘封的史料、战场拍摄的镜头和太平洋两岸进行的采访......
1950年10月,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名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历时三年的韩战。65年过去了,美国之音《解密时刻》特别推出《志愿军战俘》电视系列纪录片,以尘封的史料、战场拍摄的镜头和太平洋两岸进行的采访,为您再现当年战争的残酷......
今年是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发动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50周年。虽然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文革”时期,但是最早的“知青上山下乡”起始于1956年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这一年成为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距今已经整整60年了。有人认为,当年的知青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去年,一个叫做《与共和国同命运》的知青博物馆在北京开幕。批评人士认为,将知青上山下乡进行所说的“正能量化”处理,是为政府和领导人文过饰非;没有去认真反思执政党和领导人所犯下的错误,甚至是罪行。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生的大饥荒中,被饥饿夺去生命的约四千万人中几乎全是农民,城市里,特别大城市里,饿死人的事情则少有所闻。这种现象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中国何以会发生这样的怪事呢?
数月来,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之风愈演愈烈。从部分省市党委第一把手表态拥护“习核心”,到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西藏代表团集体佩戴习近平像章,俨然毛神再世,文革回潮。而《习大大爱着彭麻麻》、《东方又红》、《要嫁就嫁习大大那样的人》等造神歌曲更是在网络上唱响。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究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还是中共党内高层刻意对习近平进行“高级黑”,把他置于违反中共“不搞个人崇拜”的不义之地?近传,这场新的造神运动在党内遇到抵制,大有收敛之态;而对红二代富商、互联网大V任志强批评“官媒姓党”的口诛笔伐也在两会前戛然而止。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节目嘉宾是独立评论人士章立凡先生和美国明镜集团总裁何频先生。
探讨美国当前最有争议的堕胎问题的《困境》(Trapped)是一部具有震撼力的新纪录片。虽然美国最高法院反复强调妇女有堕胎的权利,可是一些州的保守立法设置种种限制,声称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堕胎安全。
中国最近的政治环境与风向,唤起许多人有关文革的记忆,引发“文革复活“之忧: 个人崇拜之风盛行,从官媒到民间大肆歌颂“习核心”;党内大搞治党整风,严禁“妄议中央”,强调“政治规矩”;各项手段出台,封杀网路大v和公共知识分子;严厉限制对外交流,鼓动反西方情绪;语言暴力,电视认罪,乱扣帽子等批斗文化流行,等等,不一而足。今年正值文革五十周年,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当人们提到“文革遗风”,到底指的是什么?习近平今天的执政手段,有哪些“文革“特征? 今天的嘉宾是:中国民间学人王康先生;《晚年周恩来》一书作者高文谦先生;专栏作家,政治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先生。
3月2日晚,驻美国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处在双橡园举办台湾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的放映活动,多位美国国会议员和研究慰安妇历史的学者应邀出席。活动主持人、驻美代表沈吕巡表示,他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了解那段历史。
网络大V、“红二代”房地产大亨任志强最近对“官媒姓党”的极左口号提出质疑后,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月28日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关闭任志强微博帐号。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发表谈话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之后,任志强成为官媒口诛笔伐的对象,文革式的批判铺天盖地,有评论甚至建议开除任志强出党,送交司法处理。上星期,网信办还以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为名关闭了另一些网络名人的帐号,其中包括知名影视演员孙海英、学者荣剑和城市问题专家罗亚蒙等。中国公民依照宪法“言论自由”的规定发表言论怎么就成了“传播违法信息”?在毛泽东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人们应不应当警惕文革卷土重来?
在奥斯卡提名纪录长片《凛冬烈火》(Winter on Fire)中,导演伊夫杰尼·阿夫尼维斯基(Evgeny Afineevsky)用镜头记录下了2013年到2014年百万乌克兰人对抗腐败政权的大规模抗以以及在这场运动中他们与警方爆发的流血冲突。
1950年10月,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名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历时三年的韩战。65年过去了,美国之音《解密时刻》特别推出《志愿军战俘》电视系列纪录片,以尘封的史料、战场拍摄的镜头和太平洋两岸进行的采访,为您再现当年战争的残酷,揭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亮丽光环背后的真实,再现两万多中国战俘这个被遗忘的特殊群体在那场被遗忘战争中的无奈与坎坷的人生。
曾任山西省省长和文化部副部长的前中共高官于幼军在近日在中山大学连开多场“反思文化大革命系列”讲座,提出“文革阴魂若隐若现”和“大家应自觉拒绝文革”等说法,引起左派暴跳如雷,质疑其“炮打前三十年,意欲何为?”,而官媒“环球时报”则称不应炒作文革话题,因为中国社会对这个话题“兴趣不高”。在中共严密控制舆论的大气候下,于幼军为何能够触及文革敏感话题?有历史学者认为,文革中有劣迹的贵族红卫兵今天大量进入高层,这是否造成曾被中共否定的文革,再度成为禁忌话题? 参加讨论的嘉宾是:中国民间学人王康;《晚年周恩来》一书的作者高文谦;专栏作家,政治分析人士陈破空;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转型问题学者程晓农。
VOA卫视第一小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新闻,还有《解密时刻》。官史回避之史料,权势者禁忌之史实,人们不明之真相,大众期盼之正史。美国之音《解密时刻》揭开陈年旧事,讲述尘封故事,细数人间沧桑,为您还原历史。
1981年7月1日,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鲍勃·伊曼在中情局总部向一名华裔男子颁发了一枚职业情报勋章,表彰他在中情局工作期间尽心尽力,成绩卓著。
1981年7月1日,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鲍勃·伊曼在中情局总部向一名华裔男子颁发了一枚职业情报勋章,表彰他在中情局工作期间尽心尽力,成绩卓著。不出两个星期后,这名男子出现在香港......
他,是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效力30多年的华裔雇员;他的真实身份却是红色中国安插在中情局的间谍。谎言、伪装、金钱、背叛……美国之音“解密时刻”,揭开他的双面人生。《解密时刻:中情局里的红色间谍》,近期播出。
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各界人士观点各异,其中不乏对西方国家以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和平演变苏联的解读。 纪录片《自由摇滚》由四度获得艾美奖的导演吉姆·布朗执导,历时十年,采访了美国前总统卡特......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其近期播出的纪录片《胡耀邦》中删去了前总理赵紫阳的画面,引发外界关注。“六四”期间,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因同情学生,反对使用武力镇压,被中共软禁近15年,他于2005年1月去世。
感谢观众对《志愿军战俘》第一集“战地余生”的热情鼓励和提出的中肯意见,让我们有更多的信心投入第二集的制作。需要强调的是,制片小组对韩战和志愿军战俘问题没有预设立场,完全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部描写流亡藏人为自由西藏奋斗的纪录片星期四在纽约举行国际首映仪式。影片通过一位旅居瑞士的藏人歌手,不满于国际社会对西藏不断发生自焚事件的冷漠,决心以个人行动唤醒世人对西藏人权的关注。
1950年10月,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名义,“雄赳赳,气昂昂”,分批跨过鸭绿江,参加历时三年的韩战。65年后的今天,美国之音《解密时刻》特别推出《志愿军战俘》电视系列纪录片,以尘封的史料、战场拍摄的镜头和太平洋两岸进行的采访,为您再现当年战争的残酷,揭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亮丽光环背后的真实,再现两万多中国战俘这个被遗忘的特殊群体在那场被遗忘战争中的无奈与坎坷的人生。
1950年10月,中国军队以志愿军的名义,“雄赳赳,气昂昂”,分批跨过鸭绿江,参加历时三年的韩战。65年后的今天,美国之音《解密时刻》特别推出《志愿军战俘》电视系列纪录片,以尘封的史料、战场拍摄的镜头和太平洋两岸进行的采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