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4日是“六四事件”33周年。一场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各地和各阶层的反腐败、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运动被中国政府以坦克和机枪残酷镇压。33年后,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变化沧海桑田,当初运动的参加者也都有了不同的人生故事。这其中,仍有部分人作为六四参与者的“六四一代”一直坚守着当年的六四理想。今天我们请在美国的王丹博士和方政先生来谈谈对抗极权和参与六四历史工程这两大当下任务对“六四一代”的意义是什么? 33年之后,作为海外流亡者或中国的政治反对派领袖,在对抗极权和拒绝遗忘六四历史两方面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和教训?纪念“六四事件”33周年之际,“六四一代”如何整装再出发?
今年是六四33周年,这个纪念日的来临正值习近平坚持的抗疫清零及其支持俄罗斯的反西方外交政策在国内外引起强烈不满和反弹之际。此外,这也是习近平当局在香港实行《国安法》,将这个30多年来保持着有规模纪念六四的空间完全扼杀后的第一个六四纪念日。 “33年前的六四屠杀与当今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三位专家回答了这一问题。
六四屠杀前5天,香港捐赠的一批小型蓝色帐篷由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安置在正对着毛泽东画像的民主女神雕塑和国旗之间,其中一顶由西安的一对大学生情侣带离广场,两人稍后都遭受迫害坐牢。这顶日本品牌帐篷现由学运领袖周锋锁收藏在新泽西的家里,他找到了当时广场的照片印证历史细节。
中共33年来一直压制六四真相,用国家机器不遗余力隐藏血腥镇压,抹去杀戮记忆。前学运领袖周锋锁收藏的美国华人当时创作的艺术品具备深刻寓意,报道赵紫阳被软禁等消息的报纸紧压到木板中,再用密集的铁钉锁死,但作品经过多种磨难以后,报纸文字仍清晰可辨,民主抗争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六四事件33周年,也是香港支联会解散后首个六四纪念日,在香港悼念六四变得相当低调,没有任何民主派人士或团体,公开申请在六四晚举办悼念活动。有以往30多年都举办“六四祈祷会”的教会,今年的祈祷会改以“为国民求平安”为主题,为五四运动、六四事件等祈祷,希望弥补撕裂、医治创伤。
今年6月4日是“六四事件”33周年。33年前,一场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各阶层各地的反腐败、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运动被中国政府以坦克和机枪残酷镇压。33年后,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历经沧海桑田,当初运动的参加者也都有了不同的人生故事。
今年是六四天安门事件33周年,也是港版国安法实施后第二个“六四”纪念日,多年来组织举办“六四”集会的支联会已经解散,再加上港府以疫情为由拒绝外界预订场地,六四烛光晚会将连续第三年无法在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举行。港人如何看待和面对这种改变呢?
在香港六四纪念馆被中共当局关闭后,八九学运领袖周锋锁等人正力图在纽约建立新的六四纪念馆。日前,周锋锁在自己位于新泽西的家中对筹备中的六四纪念馆中的几件珍贵藏品进行了预展。他表示,在六四过去33年后,对抗中共强迫性遗忘是一项迫切的工作。
已经解散并且被香港当局剔除公司注册的支联会,以及3名前正副主席李卓人、何俊仁、邹幸彤,去年9月被控国安法“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星期二再提讯以交付高等法院审讯。
六四事件33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依旧铁腕扼杀一切有关六四的记忆,而香港维园烛光晚会也连续三年遭禁,公开纪念六四的接力棒现在传到了台湾。位于台北的华人民主书院本周六(6月4日)将揭幕重制的港大“国殇之柱”,并安排悼念亭、艺展等活动来让六四精神永存。
今年6月4日是“六四事件”33周年。33年前,一场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北京为中心、波及全国各阶层各地的反腐败、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运动被中国政府以坦克和机枪残酷镇压。33年后,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历经沧海桑田,当初运动的参加者也都有了不同的人生故事。这其中,仍有部分人坚守当年的六四理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已成为传承父辈理想的“六四二代”。今天我们请“六四二代”欧阳若宇和杨倩怡来谈谈他们的父辈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生活在西方国家,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时,如何还能传承当年父辈的理想?33年后的今天,是否仍然可以追求当年父辈们的理想?
震惊世界的天安门事件33周年来临之际,美国之音分别电话采访了遇难者家属群体“天安门母亲运动(the Tiananmen Mothers)”的发起人之一张先玲女士、天安门难属群体的发言人尤维洁女士和前六四学生领袖王丹。他们表示,随着时间推移,难属们年事渐高,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因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含恨离世,但这些逝者的后人,前赴后继,有些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继续为天安门母亲们20多年前提出的三项诉求,即真相、赔偿、追责而坚持和平理性抗争,展现了当今中国社会难得的高贵精神。
2022年6月4日刚好是在星期六公休日,但是由于当局的严厉打压和香港政治自由度的骤然收缩,预计香港三十多年来将首次看不到纪念六四事件的任何有组织的集会。
八九民运学生领袖、美国陆军退役少校熊焱正在竞选联邦众议员。近期他被批评反对六四,以及参加反对筹建六四纪念馆的活动。六四事件33周年前夕,熊焱和美国之音分享了他对这些争议的看法,以及八九民运对他的影响。
天安门“六四”事件33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外界愈加关注西方科技公司配合北京审查禁忌议题的做法,批评微软、苹果等企业在中国商业利益面前摒弃民主自由原则是“为虎作伥”。
据香港多家传媒星期三傍晚报导,香港警方国安处星期三拘捕了至少四名“612人道支援基金”的信托人,当中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前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法律界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及歌手何韵诗。他们4人被指“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
香港民主派政党社民连两名成员,按多年传统在4月5日清明节前往北京驻港机构中联办请愿,纪念“四五天安门运动”46周年,声援中国国内的政治犯,要求开放言禁报禁。
香港大学周六(1月29日)派工人把一联纪念六四事件的标语围封起来。这是香港当局为抹去港人对六四的记忆作出的一连串动作中最新的一次。
1992年1月18日正式展开的邓小平“南巡”之旅如今已满30周年。对于以着重推动“改革开放”为基调的邓小平南下视察活动,中国各主要官媒在这个重要纪念日集体沉默。“改革开放”的旗帜和邓小平大力倡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会不会被谋求继续连任的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束之高阁、摒弃甚至否定,成为观察人士在中共20大前的一个关注焦点。“九二南巡”30周年前夕,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街头突发有人亮出 “打倒习近平,捍卫改革开放”标语被警察抓捕的抗议事件,致使“改革开放”的前途和习近平的远大政治抱负在海外舆论场引起更多议论。
在中国最后的1989年六四屠杀纪念设施在香港被清除或关闭,先前号召人们纪念那场屠杀的人士被判刑之际,一些海外中国民主活动人士星期一(1月10日)宣布,他们计划在纽约建立六四大屠杀纪念馆,以对抗中国共产党政权大力推行的强迫遗忘。
继香港最高学府香港大学移走摆放校园的六四象征国殇之柱后,摆放在中文大学超过10年的民主女神像以及岭南大学的六四浮雕等,也分别被移除。中大表示,从未准许雕像在校园展示,岭大则表示相关物品可能构成法律或安全风险。创作者华裔艺术家陈维明表示,如能成功追讨,会把作品运送到美国加州展示。
针对香港大学周四凌晨拆除纪念六四事件的知名雕塑“国殇之柱”(The Pillar Of Shame)一事,华人民主书院周五(12月24日)发表声明,对港府采取“卑劣”手段,试图抹去血写历史记忆的行为表示“极为愤慨”和“强烈谴责”。
屹立香港大学校园超过20年,被视为六四事件最后重要象征的雕塑国殇之柱,难逃被移除的命运。港大校方通宵拆除国殇之柱,周四(12月23日)把雕塑迁离校园。校委会声称,继续容许国殇之柱在校园展示存在法律风险。创作人高志活强烈谴责有关行动,并保留索偿权利。部分舆论相信,港大是基于外来压力才仓促拆卸国殇之柱。
香港区域法庭星期一(2021年12月13日)宣布将去年参与“未经批准”的六四集会的多名知名民主人士判刑。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