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COVID-19 的爆发使中国首都北京的公共卫生机构的资源捉襟见肘,以老年人为主的患者躺在走廊的担架上或坐在轮椅上吸氧;即使是在报告的感染高峰过后,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善。
保护记者委员会周四(1月5日)要求香港当局立即释放因报道2019年和2020年香港抗议示威活动而被判刑的记者。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周四(1月5日)主持了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安魂弥撒,香港前枢机主教陈日君和作为台湾特使的台湾前副总统、天主教徒陈建仁现身葬礼。北京没有派人出席。
香港与中国大陆下星期日起恢复首阶段通关,特首李家超星期四召开记者会公布通关安排表示,每日最多6万名港人可以经7个口岸进入中国内地,而中国内地民众南下香港亦“双向一致”每日约6万人,估计一个月约有180万中国大陆旅客到香港。
香港与中国当局已经就恢复双边通关作出具体安排。两地七个口岸将从下周日(1月8日)全部开通,各方单日通关人数暂定为六万人。
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12月底结束任内首次上京述职行程后宣布,北京同意逐步有序全面与香港通关。消息一出,香港市面防疫药物抢购潮愈演愈烈,大批市民忧虑开关后可能有变种病毒流入,争先注射新冠疫苗自保,多个社区疫苗注射站网上预约爆满,有市民对中国大陆疫情大爆发之下通关感到无奈。
香港11月份的零售业销售意外下滑,打断两个月来的增长,创下8个月来最大降幅。港府1月4日表示,金融状况收紧将持续影响消费需求。
据加拿大媒体报导,顾嘉辉在2023 年 1 月 3 日逝世,但没有报导死因。顾嘉辉于 1931 年 2 月 23 日出生于中国广州,于1948年从中国大陆移居香港。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香港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行业里度过。即使他在 1990 年代移居加拿大后,顾嘉辉仍与香港业界保持着积极联系。
周二(1月3日),欧盟和中国在COVID-19危机问题上进一步走向政治僵局。北京强烈反对一些欧盟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的旅行限制,而这些限制可能在未来几天内会扩大。
有接近50年历史、全香港超过1,600个的大厦互助委员会,上星期六2022年除夕日正式解散,由政府新成立的18区关爱队取代。有前区议员批评港府没有公众咨询就决定取消互委会,质疑社区关爱队的定位与互委会不尽相同,难以维持互委会的功能。
在中国科学家周二向世界卫生组织简报中国最新一轮新冠病毒疫情的前夕,中共控制的官媒极力淡化这轮疫情感染激增的严重性。世卫希望与中国就新冠病毒的演变进行详尽的讨论,期待中国定期分享关于流行病学的具体和实时数据,包括更多的基因测序数据、疾病影响的数据,包括住院、重症监护病房入院和死亡人数等。
因被控违反社团条例而官司缠身并获取保释候审的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星期二(1月3日)获得法院批准,自星期三起可以短暂离开香港五天,以便前往梵蒂冈,出席前天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葬礼。
周一(1月2日),北京、上海和武汉等中国城市的一些人冒着严寒,不顾新冠病例的激增,纷纷开始恢复正常活动。随着更多的民众从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复过来,中国经济活动得到提振的希望有所增加。
比利时政府周一(1月2日)宣布,随着中国感染病例的激增,比利时将对从中国抵达的飞机上废水进行新病毒变种的测试。这是为防止冠状病毒传播所采取的新措施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欧盟卫生官员将于周三(1月4日)就协调应对措施举行会谈。
随着香港和中国大陆放松和取消防疫措施,在隔离通关要求进行了近三年后,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日前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落实首阶段通关。
中国英语熟练度全球排名得分连续几年下跌,已经进入低熟练程度的行列。香港南华早报周日(1月1日)表示,中国过去几年进行教育改革减少英语教学时间,表面上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背景却是民族主义浪潮持续高涨情况下,是否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学习英语成为讨论话题。
随着中国大陆准备从1月8日开始取消关于新冠疫情的旅行限制,香港作为中国游客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在准备迎接大量游客涌入的同时,期待与忐忑的情绪并存。
为配合中国大陆疫情防控的迅速放开,香港周三(12月28日)宣布将从12月29日起对抗疫措施作出重大调整,取消检疫令、“疫苗通行证”、“限聚令”和入境强制核酸检测,以及对密接者进行甄别等。
香港可望在明年1月8日与中国大陆恢复通关。近日中国社交平台流传去香港打新冠疫苗的攻略,更分享整个预约和接种流程。上海复星医药也推出平台,让有意去香港自费打新一代疫苗的中国大陆居民预先登记意向。香港医护界人士相信,两地通关后,香港可以接种mRNA疫苗可能成为中国大陆人士来港的诱因,认为港府必须改变现时的政策,否则会增加财政负担。
香港和中国大陆免检疫通关停顿近三年后,两地有望在明年1月中或更早,也就是春节之前有序通关。香港有政界人士更相信,两地最快在两个月后会全面通关。由于中国在防控松绑后疫情大爆发,有观察人士相信,“开关”后可能有大批旅客前往香港。香港疫情有可能飙升,对医疗体系构成沉重压力。
近三年前在中国首次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再度迅猛传播。专家预测,中国的14亿人口未来几个月将面临艰难局面。
世界贸易组织WTO星期三(2022年12月21日)裁定,美国要求进口香港产品标注中国制造的规定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拒绝接受这一裁决,称世贸组织无权怀疑成员国应有能力针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贸易活动采取相关措施。
自1949年以来,香港外国记者会一直是国际记者的庇护所:它提供讲座、展览,或者只是一个可以供记者放松并且与同行交流的地方。
2022年即将过去,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二公布年终回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巿民对香港过去一年整体发展的满意净值为负20个百分点,情况与2021年差不多,展望未来一年香港整体发展的乐观净值为正28个百分点,较去年大幅上升。
随着防疫政策的突然放宽,中国国各地先后迎来奥密克戎的第一波全面冲击,感染病例激增给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有公共卫生专家批评中国政府没有在放松防控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并警告这波疫情可能会在明年一月达到峰值。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