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15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港府公布1月8日首阶段通关每日双向各6万人 民调指市民对通关意见分歧


香港特首李家超(右三)1月5日联同多名司局长召开记者会,公布1月8日与中国大陆首阶段通关安排 (网上直播截图)
香港特首李家超(右三)1月5日联同多名司局长召开记者会,公布1月8日与中国大陆首阶段通关安排 (网上直播截图)

香港与中国大陆下星期日起恢复首阶段通关,特首李家超星期四召开记者会公布通关安排表示,每日最多6万名港人可以经7个口岸进入中国内地,而中国内地民众南下香港亦“双向一致”每日约6万人,估计一个月约有180万中国大陆旅客到香港。

有民意调查显示,港人支持及反对与中国大陆全面通关意见分歧,两者都不超过50%。有学者分析,在中国内地疫情大爆发之下通关,难免引起港人疑虑,加上世界卫生组织都质疑中国政府没有全面向国际社会交待大陆的疫情,忧虑中港全面通关会牵连香港受国际围封。

中港两地多个陆路口岸,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封关接近3年。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三(1月5日)下午,联同多名司局长在政府总部召开记者会,公布下星期日(1月8日)起,与中国大陆恢复首阶段通关的安排。

首阶段通关中港每日双向各6万人

李家超表示,由下星期日起每日最多6万名港人,可以经7个口岸进入中国内地,陆路限额5万人,海路、航空、港珠澳大桥合共约1万人;7个首先开放的口岸,包括港澳码头、中港码头、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以及深圳湾、文锦渡和落马洲三3个陆路口岸。

李家超表示,中国内地人士南下来香港亦“双向一致”,3个陆路口岸限额约5万人,而搭船、飞机以及经港珠澳大桥的旅客,没有明确的人数限制,但考虑这些途径本身的载客能力,估计约每日1万人,7个口岸合共南下北上各6万人,估计每个月会有约有180万中国大陆旅客到香港。

星期三起网上实名预约 不担心炒卖名额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与中国大陆通关是"复常"的一大步,也是不同国家的领事及商会对香港的要求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与中国大陆通关是"复常"的一大步,也是不同国家的领事及商会对香港的要求 (美国之音/汤惠芸)

李家超表示,中港两地居民必须各自网上预约才可以过关,5万个陆路名额并不计算在香港的中国内地人,亦不包括持有海外护照的在港中国内地人。他又表示,网上登记以实名制,不担心会出现“炒卖”通关名额。

署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表示,星期三下午6时推出网上预约平台,首阶段提供1月8日至3月4日合共8星期的预约时段。每人每次最多可预约4个名额。

入境前需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李家超12月底公布,争取1月中前落实逐步有序全面与中国大陆通关,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韩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忧虑中国大陆疫情大爆发,要求香港旅客入境时提供48小时内阴性检测证明。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批评各国要求香港旅客入境时提供阴性检测证明,措施“既无需要亦不合适”,星期二(1月3日)去多个国家驻港总领事,希望各国重新考虑“撤销有关限制”。

两日后,陈国基在通关记者会上表示,中港两地入境人士无需隔离,但要在入境前提供48小时内阴性检测证明,他表示,相关措施是为了“减低疫情交差感染风险”,但是做法与要求各国撤销港人入境检测阴性证明有矛盾。

李家超:不同国家领事商会要求香港通关

有记者问及,中国大陆仍然处于疫情爆发高峰期,早前大幅放宽防疫已牵连港人出游受到多个国家施加限制,例如登机前需要提供阴性检测证明等,中港两地通关会否导致更多海外国家增加对港人的入境限制﹖

李家超回应表示,香港“对内通关”是“复常”一大步的,接近百分百恢复疫前的状况,他认为香港的开放阶段与海外更加接近,也是不同国家的领事及商会对香港的要求。

李家超说:“不同国家很多时经过他们的总领事或者商会,是要求香港这样做(与中国大陆通关),是符合大家的共同意愿,即是一个多方面都希望达到的一个最终目的,我们今次这一步令到我们最终的目的(复常)就只是一步之遥而已,所以大致上我们已经是、香港是可以讲是整体方面是同我们在疫情之前,其他的限制原则上都是口罩以及我们的(确诊者)隔离令而已,所以我在这方面很有信心,经过一段过程之后,香港的实际情况国际上都有目共睹的,在这方面我们当然会发放信息,令到不同的人士对香港疫情的掌握,我们这方面会尽力。”

香港民意研究所1月5日公布防疫政策民意调查显示,香港市民支持及反对与中国大陆全面通关意见分歧,两者都不超过50%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1月5日公布防疫政策民意调查显示,香港市民支持及反对与中国大陆全面通关意见分歧,两者都不超过50% (美国之音/汤惠芸)

民调指港人对中港全面通关意见分歧

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三召开记者会,公布一项有关防疫政策的网上民意调查,在上星期五(12月30日)至星期二(1月3日)透过网上问卷,成功访问4,247名12岁或以上的香港市民。

调查问及受访者有多支持或反对香港与中国大陆全面通关,结果显示,无分政见支持通关的有44%,反对的有40%,另有15%表示一半半,反映港人支持及反对与中国大陆全面通关意见分歧,两者都不超过50%。

以政治取态区分,超过3,500名自称民主派支持者,反对通关的有77%;支持的有13%,另有10%表示一半半。而超过500名自称非民主派支持者,反对通关有23%;支持的有59%;另有17%表示一半半。

钟剑华:中国疫情大爆发下通关引港人疑虑

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副行政总裁钟剑华表示,在中国内地疫情大爆发之下通关,难免引起港人疑虑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副行政总裁钟剑华表示,在中国内地疫情大爆发之下通关,难免引起港人疑虑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分析,在中国内地疫情大爆发之下通关,难免引起港人疑虑,因此有23%支持政府的受访者都反对全面通关。

钟剑华说:“在(中国)国内现在这样的爆发情况,以及正如世卫所讲,资料都不是很齐全的情况底下,大家(港人对通关)有怀疑才是正常的,原全不怀疑、盲目相信政府讲的东西才是有问题,而事实上过去一年特区政府在抗疫上的做法,事实上是很难赢得香港人的信任的,除了一些很盲目的人之外,你怎么会信一个这样的政府呢﹖它做的事情同专家意见很多时都相抵触、同市民的意愿也相抵触。”

钟剑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都质疑中国政府没有全面向国际社会交待大陆的疫情,忧虑中港全面通关会牵连香港受国际围封。

钟剑华说:“我亦都看到香港有很多人都希望通关,这一点亦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何世界各国现在对于(中国)大陆开关采取这么审慎的态度呢﹖世卫讲得很清楚,因为中国现在的(疫情)爆发情况的资料,中国没有全面及清楚地向国际社会交待,所以有十几个国家已经采取一些较为严厉的措施去限制中国旅客,甚至香港都受到牵累,这个不要太简单、太过政治地说人家要围封你,这个不是一个围封的问题,而是各国政府都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国民或者市民的健康以及利益的,我觉得这方面的问题香港政府仍然需要用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向市民有所交待。”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考虑以立法等方式规管止痛退烧药的买卖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考虑以立法等方式规管止痛退烧药的买卖 (美国之音/汤惠芸)

医卫局考虑立法规管防疫药物买卖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记者会上表示,港府知道香港个别地区药房、个别品牌的止痛退烧药有缺货现象,但其他品牌的止痛退烧药都是供应稳定,港府亦已额外采购,现时有足够5、6个月用的存货。各药厂已答应增加产量,由13%至100%不等。

卢宠茂表示,港府不排除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买卖止痛退烧等防疫药物作一些规管,例如立法等。新冠疫苗方面,卢宠茂重申短暂来香港的非香港居民,不能在香港接种政府提供的免费疫苗。

独立评论人潘麒智表示,香港700多万人口的市场,一定不能够满足中国14亿人的药物需求 (美国之音/汤惠芸)
独立评论人潘麒智表示,香港700多万人口的市场,一定不能够满足中国14亿人的药物需求 (美国之音/汤惠芸)

评论员指香港不能满足14亿人药物需求

记者问及,港府考虑立法限制买卖止痛退烧等防疫药物,是否可以减低市民对通关之后药物短缺的疑虑﹖

独立评论人潘麒智回应美国之音提问表示,港人看到中国内地抢药物的情况,会感受到内地民众的忧虑,她认为香港700万人口的市场,一定不能够满足中国大陆14亿人的药物需求,港府有必要规管相关防疫药物的买卖。

潘麒智说:“局长(卢宠茂)今次这个考虑说会规管(防疫)药物的买卖,我觉得他终于做对了一件事情,因为如果他现在讲我们医管局那个药物可以用到两个月,全香港卫生署的用药量可以有半年的期限,如果他不做这个措施,其实我们(中国)14亿人口,找一个朋友下来(香港)帮手买下(防疫药物),真的会买光了,这样到我们香港市民有需要的时候,去哪里找药呢﹖”

吁港人自求多福戴口罩勤洗手

香港民意研究所行政总裁钟庭耀表示,要解决中国国内疫症感染数字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重新定义何谓感染就可以 (美国之音/汤惠芸)
香港民意研究所行政总裁钟庭耀表示,要解决中国国内疫症感染数字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重新定义何谓感染就可以 (美国之音/汤惠芸)

对于首阶段开放中港通关后,一个月内约有180万中国旅客到香港,当中可能有数以十万计确诊者,甚至有变种病毒流入,潘麒智表示,港人唯有自求多福。

潘麒智说:“四个字就是‘自求多福’了,对了,即是不要想香港政府会帮到大家,反而自己都要小心紧慎,戴好口罩,而且还原基本步,(前特首董建华夫人)阿董太教我们的,‘洗手、洗手同洗手’吧。”

香港民意研究所行政总裁钟庭耀表示,要解决中国国内疫症感染数字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重新定义何谓感染就可以。

钟庭耀说:“其实我观察近期(中国)国内的发展,要解决疫症感染数字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而已,重新定义一次什么叫做感染就得了,当然那些(感染)数字索性不再发放,这样也没有问题的了,这个是不是香港可以去学习,还是香港有自己的、科学为本的定位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