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上个月初突然对实施三年之久的“动态清零”极端防疫封控措施松绑之后,疫情在一夜之间像海啸般席卷大江南北,不仅给中国的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造成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而且导致染疫死亡的老人及其他病患人数直线上升。
泰国公共卫生部长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星期一(1月9日)表示,泰国政府已经取消了周末宣布的一项要求入境旅客出示疫苗接种证明的防疫政策,理由是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已经拥有足够的免疫水平。
随着一种更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变异株在全球造成感染激增,更多的国家开始强化入境防疫措施,保护本国民众免受中国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海啸”的影响。
在经历近三年严厉、甚至是毫无人道的“清零”防疫封控后,尽管疫情反扑在全国各地肆虐,中国1月8日还是取消疫情边境管控以及费用高昂、最长可达三周的入境隔离。中港间则启动首阶段免隔离通关,每天开放两地各六万人过境。中港通关首日,大批三年来首次得以通关的两地民众在关口排起长龙,尤其是更多的港人通关进入深圳。中国周日也恢复了对中国居民的护照和旅游签证签发。
从周六(1月7日)开始,中国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春运”(春节客运)。在过去两年多里,在严厉的清零抗疫政策之下,人们的出行受到限制,经济活动陷入停滞,结果导致春运的萧条。
自12月7日放弃清零政策后,中国在疫情海啸冲击下,官方的死亡人数停留在五千多例。然而,美国之音取得的实地视频、卫星图像和搜索数据似乎显示出中国疫情黑洞下的冰山一角。有死者家属这么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自欺欺人”。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星期五(1月6日)表示,台湾基于人道考量,提出援助中国大陆防疫的问题,已经由主管机关卫福部透过两岸协议管道,向大陆有关部门表达积极协助的意愿,但是台湾实际以何种方式提供协助,仍需大陆方面的回应。
舒布哈姆·钱德拉(Shubham Chandra)知道新冠病毒能有多危险:他在这场大流行病中失去了父亲。所以,他在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通过了海关之后,当看到有人提供匿名COVID-19检测时,欣然志愿参加。
由于COVID-19 的爆发使中国首都北京的公共卫生机构的资源捉襟见肘,以老年人为主的患者躺在走廊的担架上或坐在轮椅上吸氧;即使是在报告的感染高峰过后,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善。
韩国警方星期四(2023年1月5日)说,他们已经找到在机场被测出感染新冠病毒后潜逃并被通缉的中国籍旅客。这名旅客星期二抵达仁川机场后对新冠检测呈阳性反应,在被送往酒店接受隔离的过程中潜逃。
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本周决定,美国大多数堕胎中使用的药物可以由零售药店提供给持有有效处方的个人,此举加剧了美国堕胎问题的争论。
一些国家表示,他们将监测来自中国的航班的废水,以应对中国各地激增的新冠病例。虽然该措施不会阻止病毒的传播,但可以帮助观察中国疫情爆发的规模,以及是否正在出现新的变种。
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三(1月4日)说,他对中国目前处理COVID-19的方式感到担忧。
欧洲联盟的政府官员星期三(1月4日)“强烈鼓励”成员国对来自中国的乘客实行旅行前COVID-19检测,这一举措有可能令北京不满,而国际航空业界已经批评了旅行限制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化的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he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 on Virus Evolution ,TAG-VE)周三(1月4日)就有关中国新冠病毒疫情的讨论发表声明,介绍1月3日受邀参与讨论的中国科学家提供的病毒基因定序数据。
周二(1月3日),欧盟和中国在COVID-19危机问题上进一步走向政治僵局。北京强烈反对一些欧盟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的旅行限制,而这些限制可能在未来几天内会扩大。
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家们表示,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的担忧加剧,他们希望中国顶级专家对COVID-19的情况提供“更现实的”报告。
中国近期新冠防疫急转弯,一夕之间放开执行三年的严格封控政策。在此之前,曾同样坚持清零的台湾,也从今年4月起迈入与病毒共存的新时代。医学专家表示,两岸在确诊数攀升之际均出现医疗量能紧绷的情形,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也都偏低,但中国与台湾在疫苗选择、防疫规划,及选择走向与疫情共处的时间点大不相同。然而,不论中国防疫策略为何,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短时间内恐难遏止病毒扩散,预估疫情将出现三波高峰,并将持续至明年3月中才会平息。
在中国科学家周二向世界卫生组织简报中国最新一轮新冠病毒疫情的前夕,中共控制的官媒极力淡化这轮疫情感染激增的严重性。世卫希望与中国就新冠病毒的演变进行详尽的讨论,期待中国定期分享关于流行病学的具体和实时数据,包括更多的基因测序数据、疾病影响的数据,包括住院、重症监护病房入院和死亡人数等。
中国即将展开春运,同时也是疫情爆发以来,当局首次容许民众回乡过年。中国国家卫健委表示,已经为农村可能爆发重症做好准备,但有关说法备受外界质疑。有评论更认为,中国农村严重缺乏医疗资源,根本无力应付大规模新冠交叉感染。
周一(1月2日),北京、上海和武汉等中国城市的一些人冒着严寒,不顾新冠病例的激增,纷纷开始恢复正常活动。随着更多的民众从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复过来,中国经济活动得到提振的希望有所增加。
比利时政府周一(1月2日)宣布,随着中国感染病例的激增,比利时将对从中国抵达的飞机上废水进行新病毒变种的测试。这是为防止冠状病毒传播所采取的新措施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欧盟卫生官员将于周三(1月4日)就协调应对措施举行会谈。
中国政府上月初以“大撒把”方式突然对“动态清零”极端防疫封控措施松绑之后,全国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先后经历海啸般的疫情飙涨。但是在进入新年之后,星期一(1月2日)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大城市许多民众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以及仍然泛滥的疫情,试图恢复各自正常的户外活动。
在中共当局12月7日突然松绑严厉执行了近三年的“清零”防疫封控政策引发“疫情海啸后,官媒及当局试图让民众相信这场迅速席卷全国的新冠病毒疫情在得到控制,并已经接近高峰。同时,数以千计的民众元旦除夕外出,迎接新年的到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六(12月31日)表示,中国在抵御新冠疫情方面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他呼吁大家再作努力,加一把劲,而且坚持就是胜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