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朝鲜进行军事合作以进一步推进其乌克兰战争的做法正引起国际社会的谴责,其中包括在俄罗斯担任常任理事国的联合国安理会。
台湾民主选举与两岸议题备受国际关注之际,在影视制作领域也陆续出现以政治职业人员甚至台海危机为主题的影视剧,不仅在台湾凝聚了共识,更进一步让中国网民一窥台湾民主选举与性别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上展露实力。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领导人周三(1月10日)进行会面,讨论一系列区域相关问题,包括南中国海的事态发展以及东南亚区域组织成员国之间更紧密的合作。
韩国外交部周二(1月9日)就中方批评韩美日印太对话文件一事回击表示,该文件反映了韩国政府就台湾和南中国海等事宜“一贯坚持的基本立场”。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与韩国新任国家安保室长张虎镇周二(1月9日)通话,讨论了朝鲜相关的事态发展,包括朝鲜与俄罗斯不断增加的军事合作以及在非军事区域采取的挑衅行动。
尽管国际观察员保证说,孟加拉国1月17日的选举是“自由、公正与和平的”,但几个国家的官员对选举结果的可信度提出质疑。
2024年将对民主治理构成重大考验,因为估计有50多个国家的40亿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将在全国选举中投票,其结果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年或几十年的全球政治。
五角大楼周二(1月9日)宣布,美国与中国的国防部官员在五角大楼举行了2024年度的美中防务政策协调会谈。
根据韩国教育部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3年(均以4月1日为准)的6年时间里,在中国高校攻读学位和研修语言的韩国留学生人数大减78.3%,所占比例也从30.5%跌至12.9%。
韩国国会周二(1月9日)通过了一项法案,未来将禁止食用和销售狗肉,终结了这项具有数百年历史、具有争议的饮食文化。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周一(1月8日)迎来了自己的40岁生日,但他并未宣布在国内举行任何公开庆祝活动,并且在新年之际誓言要扩大其核武库。
在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 穆伊兹(Mohamed Muizzu)启程前往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的前一天,印度与马尔代夫的关系因三名马尔代夫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对印度总理莫迪的贬低言论而进一步恶化。
南亚岛国马尔代夫新任总统穆罕默德·穆伊祖(Mohamed Muizzu)星期一(2024年1月8日)开始对中国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成为该国第一位不先访问印度而是先访问中国的民选总统。观察人士们说,这是北京在与新德里的地缘政治较量中取得的一项重大胜利。
自2021年8月重新执政以来,阿富汗的伊斯兰塔利班统治者展示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期望以此实现经济自给自足。
美国海军与菲律宾海军星期三(1月3日)和星期四两天在南中国海举行了两国军方在两个月内的第二次联合巡航。巡航期间, 美菲舰艇遭到两艘中国海军舰艇的尾随和监视。双方军人向对方明确表达主权立场,之间几乎不存在妥协的空间。
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称赞与美国和中国关系的改善是河内平衡超级大国关系的“竹式外交”战略的重大进展。
在斯里兰卡禁止中国科考船“向阳红3号”进入其领海后,中国做出了回应,声称这一决定是印度外交压力的结果。
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诺(Eduardo Ano)星期五(1月5日)发表声明表示,菲律宾对与中国进行外交对话持开放态度,并且相信两国可以通过和平对话解决有关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
韩国情报机构周四(1月4日)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年幼的女儿被视为其父可能的接班人,这是该机构首次作出这样的评估。这名十来岁的女孩一年多一点以前才开始对外露面。
白宫周四(1月4日)表示,朝鲜最近向俄罗斯运送了弹道导弹和发射器,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
菲律宾军方周四(1月4日)表示,两艘中国海军舰只跟踪在南中国海进行联合巡逻的菲律宾和美国舰只,目前该地区因有争议的领土争端而导致紧张局势加剧。
韩国对外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对中国贸易收支时隔31年首次出现逆差,美国则时隔21年重返韩国最大贸易顺差国宝座。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韩国对华出口下滑、对美出口增长。最表层的原因固然是美中两国不同的经济运行情况,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切入,便可发现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全球供应链重组、地缘政治竞争等多个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韩中两国在中间品贸易领域正逐步形成韩国逆差的结构。
孟加拉国将在周日(1月7日)举行大选,由于执政党担心选举会在反对党的抵制下发生暴力事件,已于周三展开全境的军队部署。士兵们乘坐装甲车前往设立在首都达卡各处的临时营地,以帮助民政部门维持和平与安全。
韩国和美国军队在朝鲜边境附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合战斗射击演习,并出动了重型武器等大型作战武器。平壤痛斥两国的危险举动将该地区推向“核战炼狱”的边缘。
孟加拉国反对党领导人指责中国利用其主导地位影响该国选举。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