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星期一(6月10日)对部队官兵表示,由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外部威胁更加突出,菲律宾应该为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菲律宾总统府星期二(6月11日)公布了小马科斯前一天在菲律宾伊莎贝拉省(Isabela province)军营的讲话内容。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星期二(6月11日)表示,周末时一些朝鲜士兵短暂越过边境,韩国军方鸣枪示警。最近,朝鲜向韩国投放大量“垃圾气球”,韩国重启对朝鲜的高音喇叭广播反制,半岛紧张局势升级。
美国和菲律宾两名将领说,数百名美国和菲律宾军人星期一(6月10日)在菲律宾北部完成一个新的作战演习,在一个多星期中的酷热和动荡天气中考验他们的耐力,并准备对任何热带地区的威胁做出反应。
巴基斯坦官员称赞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对中国进行的五天访问取得了成功。但观察人士说,尽管双方展示了温暖的关系,但两国经济合作的改善依然存在障碍,主要因为巴基斯坦的不良政策。
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挑衅行动持续升级。6月15日起,中国将授予海警部门在紧急情况下,在南中国海有争议的水域拘留外国公民。与此同时,菲律宾的民调显示,绝大多数菲律宾人支持对北京采取军事行动。菲律宾总统不久前也明确划出“接近战争行为”的红线。有军事专家说,南中国海愈发展现出比台湾海峡更易触发美中军事冲突的趋势。他们甚至担心,这可能会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驻日本大使星期一(6月10日)说,美国需要日本帮助应付让其国防产业紧绷的欧洲和亚洲的战略挑战,两国同时启动军事产业合作谈判。
澳大利亚民调结果显示,在澳中关系回暖之际,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的安全威胁非常担忧。专家表示,澳大利亚领导人若不惧怕中国,北京就不敢贸进。
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星期一(6月10日)表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本星期将访问新西兰,这将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问新西兰。此次罕见的访问,预计重点在于促进贸易。
俄罗斯媒体星期一(6月10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将在几周内访问朝鲜和越南。报道并指出,俄罗斯可能与朝鲜讨论引进朝鲜移工的问题。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星期一(6月10日)谴责美国驻悉尼领事馆遭到破坏的行为。当地媒体称破坏行为似乎是一次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
韩国和美国星期一(6月10日)在首尔举行核咨商小组(NCG)会议。首尔官员表示,由于各方对平壤日益增长的核武威胁感到担忧,因此与美国讨论在与朝鲜的潜在战争中,如何更好地协调盟国的核反应。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将于当地时间星期日(6月9日)晚上宣誓就职第三任期,由于他所领导的印度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BJP)未能像之前两次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他不得不依赖联盟伙伴来执政。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甫结束为期五天对中国的访问,中国政府星期日(6月9日)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强矿业合作长远规划,推动落实加强矿业开发和产业合作的协议书,并强调双方政治互信牢不可破,将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荷兰海军护卫舰“特罗姆普号”(HNLMS Tromp)星期五(6月7日)指出在东中国海执行巡逻任务,遭遇中国战机数度在周围盘旋并逼近荷兰的直升机。荷兰国防部指责这“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局面”。
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表示,菲律宾将继续维护和供应在南海的前哨基地,而无需寻求任何其他国家的许可。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星期日(6月9日)将开启他的第三个五年任期,但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已失去国会的绝对多数席次。在此权力架构下,分析认为,莫迪未来基于振兴经济,应会缓和印中关系,但两国间近年来因边境争端,几乎“零互信”,实质进展不容乐观。
拜登行政当局本星期警告朝鲜,不要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供一个宣扬侵乌战争的“平台”。普京据称有可能很快访问平壤。
瑞典国防部长帕尔·琼森(Pal Jonson)星期四(6月6日)在马尼拉表示,他对北京在南中国海对菲律宾船只多次采取危险行动感到震惊,强调这些行径威胁了安全,破坏了稳定,并显示出“要为我们的安全和自由”做投资的战略需要。
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陆克文(Kevin Rudd)星期四(6月6日)表示,如果围绕台湾爆发一场战争,其引发的全球性后果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将彻底改变我们目前的这个世界。
日本周五(6月7日)就中国四艘武装海警船进入东中国海争议岛屿附近水域一事向中国提出抗议。日本政府表示,这是首次确认配备有看似机炮装置的中国船只进入日本水域。
日本加入西方主要国家行列,开始寻求建立独立自主的供应链,以减少对俄罗斯核燃料的依赖。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上个月已签署了一项获得国会广泛支持的法案,将从今年8月12日起禁止任何俄罗斯铀进口到美国。
尽管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最近的印度大选中赢得了第三个任期,但他所在的印度人民党(BJP)失去了在议会的绝对多数席位。分析认为,莫迪政治地位的削弱可能会影响他推进其旨在赶超中国的国内政治经济议程,但他的对华政策将维持不变,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很可能也不会改善。
日本海上保安厅、美国海岸警卫队和韩国海洋警察厅的船只星期四(6月6日)在日本海岸进行了首次三方演习。日美韩三国之间加强了海上联系,以应对中国在推动其领土主张方面日益强势的举动。
周二刚刚赢得历史性第三个任期的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星期三(6月5日)在社媒上发文,感谢台湾总统赖清德的祝贺,期待与台湾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评论认为,在印中这两个亚洲最大国家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之际,莫迪刚连任就打脸中国政府。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四(6月6日)在新加坡表示,私募股权公司KKR、全球基础建设合伙公司(GIP)以及新成立的印太繁荣伙伴关系(Indo-Pacific Partnership for Prosperity)已经组成联盟,将在印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250亿美元,项目包括在印度尼西亚的绿色数据中心、在菲律宾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在印度的智能电表和混合可再生能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