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正通过驾车或是乘飞机出行迎来“阵亡将士纪念日”长周末的开始,寻求摆脱一年多来的防疫限制措施的束缚并试图恢复某种正常的感觉。
每年5月是美国的“亚太裔传统月”,今年由于在新冠疫情之下针对亚裔的歧视和仇恨事件剧增,“反歧视、反仇恨”成为今年“亚太裔传统月”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之音记者魏之介绍今年传统月的情况。
首席副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星期三(5月26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们的问题,这是历来主持白宫记者会的第二位黑人女性和第一位公开的同性恋。
每年5月是美国的“亚太裔传统月”,今年由于在新冠疫情之下针对亚裔的歧视和仇恨事件剧增,“反歧视、反仇恨”成为今年“亚太裔传统月”的重要议题之一。
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位女性被任命为拉比,已经有几百名妇女担任拉比的职务。美国之音记者通过Skype访问了一位拉比,她也是第一个拥有这个职位的华裔美国人,让我们来了解她的家庭历史和她在犹太社区中的角色。
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位女性被任命为拉比,已经有几百名妇女担任拉比的职务。美国之音记者Jiu Dao通过Skype访问了一位拉比,她也是第一个拥有这个职位的华裔美国人,让我们来了解她的家庭历史和她在犹太社区中的角色。
好莱坞业内两大主要杂志之一的《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5月19日刊文首次反思好莱坞制片厂与中国的不对等合作,及其关系由兴奋到失落的演化过程。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好莱坞与北京之间的现金流已经停止,审查还在增加,中国这个“中心王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已经成为好莱坞的雷区。观察人士称,好莱坞权威刊物论及这个长期以来的禁忌话题,本身就是规则的改变。
在大流行病导致关门一年多之后,史密森尼学会在华盛顿和周边地区的八座博物馆本月重新开放。
在圣约翰大教堂为自行车祈福是纽约市的一个流行的传统。去年由于大流行病,祈福虚拟举行,但今年,这个活动重新登场,许多人带着帮他们度过艰难的一年的自行车来参加
在圣约翰大教堂为自行车祈福是纽约市的一个流行的传统。去年由于大流行病,祈福虚拟举行,但今年,这个活动重新登场,许多人带着帮他们度过艰难的一年的自行车来参加。
澳大利亚学者最近发文指出,中澳关系不断恶化之际,中国下一步可能以限制留学生的方式惩罚澳大利亚留学产业。分析认为,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和科技对决中,控制留学生流向可能成为中国当局的政策选项之一。
个展览展出的是从老旧机器脱胎换骨为面目一新的机器人,会让观众重新打量自己的家用电器。
拜登总统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30年要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他四月份在全球领导人的虚拟峰会中的承诺,得到那些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并希望尽快采取行动的人们的欢迎。
华盛顿著名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群星期五(5月14日)开始重新开放,自从去年11月以来,由于新冠疫情,这些博物馆一直没有对公众开放。
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将禁止美国联邦员工向美国政府设备下载TikTok应用软件的法案。
中国云南省富宁县近日出台新规,对民众操办婚丧娶嫁等请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规定之详细超乎人们想象,为海外了解中共对中国国民的控制所达到的精致程度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在斋月,也就是穆斯林禁食的月份,人们每天晚上暂停禁食,和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吃一顿叫做开斋餐的晚饭。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有些人通过社交媒体参加公共庆祝活动,据美国之音记者奥沙利文报道,洛杉矶的一个组织正在利用虚拟的开斋餐来弥合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的鸿沟
在关闭一年多之后,华盛顿特区精致的国家建筑博物馆重新打开了大门。博物馆推出两个新展览来纪念这个特殊时刻。
由于新冠疫情肆虐,2020年到纽约市的外地游客人数从一年前的近7千万人骤降到两千两百万人,令当地经济雪上加霜。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夏日旅游旺季的到来,最新迹象表明,纽约市的旅游业正在缓慢复苏。同时,当地官员也在酝酿出台更多措施,吸引游客回流,同时确保安全有序。
要预测新冠病毒是否可能爆发,现在可使用新冠病毒爆发侦测工具,如果有准确的数据,这个工具的地图可显示疾病即将出现的热点。
在关闭一年多之后,华盛顿特区精致的国家建筑博物馆重新打开了大门,美国之音记者莫斯卡科夫说,博物馆推出两个新展览来纪念这个特殊时刻。
中国政府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宣布,全国人口共14.1亿,过去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比上一个十年的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04%。报告说,“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中国的生育率近年来屡屡下滑,越来越多的现代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中国政府尚未完全放开生育限制,但是逐渐通过推行“家风建设”,弘扬传统孝道等方式,试图挽救日渐严重的人口危机。
中国是一条科技和军事实力外强中干的“纸龙”,还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造福万千的“和平之龙”?在中国鼓吹“东升西降”、西方纠结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之际,美国《大西洋》杂志一篇将中国形容为“纸龙”的文章触动了中国舆论的神经,
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海外投资项目最近接连遭受打击,澳大利亚政府4月宣布废除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的协议。而在此之前,由于美中贸易战和新冠疫情,中国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该项目中针对国际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过,《一带一路:当中国力量遭遇世界》一书的作者傅立门警告说,“一带一路”是习近平的最重要的个人政绩和标志之一,中共不会轻易放弃,必须警惕“一带一路”卷土重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