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英国与中国关系因为北京压制香港民主陷入紧绷之际,两国间的学术联系也亮起警示灯。根据前英国政府官员和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英国大学里超过五分之一的重要科研都涉及与中国的合作。专家指出,英国大学对中国的“战略依赖”值得警惕,呼吁英国政府加强监测。
星期三(3月10日)在美国参议院一场探讨全球民主的听证会上,与会者不约而同提到中国等威权国家对全球民主带来的威胁和影响。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指出,必须清楚向北京表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可接受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表示,美国需要加强教育,增强民众对威权主义威胁的认识。
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星期一(3月8日)宣布,将加快涉外领域立法推动反制裁。就在一个多星期前,中国两大电信国企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传出将合并重组,成为所谓的“通信超级航母”。美国专家认为,中国电科许多子公司遭到美国制裁,所谓的合并重组很可能是移花接木,躲避制裁,华盛顿对此应当警惕。
加州选民罢免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的行动在快速成型中。星期三(2月10日)罢免联署已经达到所需150万签名的门槛,其中还有不少华人参与,他们对自己手中握有选举和罢免官员的权利极为重视。
缅甸军方在周一(2月1日)凌晨发动政变,给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拜登抛出其外交政策的第一个重大挑战。
缅甸军方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发动政变,逮捕了包括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内的多名执政党领导人,并且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缅甸的局势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中国对缅甸的局势会作何反应?美国之音采访了美国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谈谈她的看法。以下是为求简洁经过编辑的专访实录: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美国司法部官员正在权衡一项特赦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学者可以披露过去接受的外国资金,而不必担心受到惩罚。分析人士认为,这可望改变夹处在美中之间的华裔学者、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时面临的难题;但也有专家警告,拜登政府不应放松对中国间谍的监控和追责。
拜登总统星期一(1月25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政府采购行为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增加对美国制产品的采购,为履行其竞选承诺"购买美国产品"和加强国内制造业迈出一步。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买美国货在特朗普时代前就已经存在,拜登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促成与欧洲、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已经卸任并离开华盛顿,然而国会冲击事件后,针对他的抵制和指责依然没有消停。包括哈佛等多所美国高校正考虑或已经撤销其学术文凭和荣誉学位,这样的呼声和决定引起不同反应。反对人士认为,这是高校把学位变成政治表达和报复工具,赞同者却指出,高校有责任参与问责。
特朗普政府星期二(1月19日)在执政最后一天宣布,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人犯下了种族灭族和反人类罪。专家预计,拜登政府将继续维持这一重要决定,而美国政府的最新举措,也可能带动或敦促其他西方国家采取类似行动。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之际,世界许多国家暂停了国际收养项目,其中包括中国。随着时间过去,部分国家重启了国际收养,然而中国的大门却依然关闭。负责收养事务的中国官方机构表示,暂停项目是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不确定何时才会再度开放。对许多期盼接回孩子的美国领养家庭来说,漫长的等待似乎还没到尽头。
中国“外宣军”近年在海外大量投资,但是其在美国的阵地却不断缩小。过去6个月里,《中国日报》海外版在美国的大牌合作伙伴不断减少。观察人士称,这是特朗普政府限制中国外宣的政策起到很大作用的一个例证。
被美国主要新闻机构预计赢得2020 总统大选的拜登星期一(11月9日)宣布成立一个新冠病毒过渡咨询委员会,以制定一个在他宣誓就职后可以立即实施的防疫蓝图。不过,针对同一天美国辉瑞制药宣布已经研制出有效率极高的疫苗,拜登表示,即使疫苗被批准,要广泛使用还要等好几个月。
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结束,但计票工作还在持续进行,特朗普总统的竞选团队在几个选情胶着的州,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佐治亚州以及内华达州提起司法诉讼,要求暂停计票或提供更有意义的观察大选的机会,为挑战计票结果打下了基础。专家指出,法律诉讼可能一直提交到最高法院。
2020大选日将至,各式各样的全国民调铺天盖地,但是许多美国人似乎仍然对2016年大选的选前民调与结果相左而耿耿于怀。上次大选前,大多数民调都预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会胜选。今年大选,多数民调再次显示民主党候选人拜登一路领先。然而许多美国人对民调结果抱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从美国情报单位警告外国势力干预大选,到政治人物质疑选举舞弊的可能,2020美国大选结果能否取信于众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项最新民调显示,无论最终谁当选下一任总统,大多数美国选民都会愿意接受大选结果。专家指出,美国人没有那么政治化,对选举乱局的担忧被夸大了。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下周将进行为期四天的南亚之行。他将访问印尼,并在印度、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停留,以巩固美国与盟国和伙伴的关系,寻求与其他民主力量结盟,以遏制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美国《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中国当局威胁,如果美国政府起诉中国军方学者,北京将以拘捕在华美国公民作为报复。尽管中国官方否认有关报道,部分美国专家表示,北京早就在抓捕外国公民当“人质”,这种威胁一点也不令人惊讶。部分身处海外、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就在最近打包回国,避免成为北京的下一个目标。
美国白宫发布《国家关键与新兴科技战略》,概述了如何促进和保护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称,美国将不再对中国、俄罗斯等国"窃取技术、削弱市场公平、秘密转移新兴民用技术建立其军事力量"的做法视而不见。专家表示,新战略凸显了美国行政当局打击中共七寸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