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成为世界主要的太空强国,随着在月球南极建立永久栖息地任务的最后期限迫近,中国开放了探月任务的国际合作机遇。中国积极在月球建立前哨基地的时间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2025年12月送宇航员重返月球的时间点相近,美中在太空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
9月中甫上任的日本外相上川阳子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处理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她表示正积极与中国展开沟通协调,并为日中韩三国对话做足准备,讨论合作新方向。
新西兰将于10月14日举行大选,本周一(10月2日)开始提前投票。新西兰总理克里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和他所属自由派的工党在民意调查中一直落后于保守派的反对党国家党及其候选人克里斯托弗·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不过卢克森积极寻求中国协助投资也持续引发讨论。
南亚岛国马尔代夫周六(9月30日)进行总统决选,选民们将在亲印度的现任领导人和声势极强的亲中国竞争者中选出他们的下届总统,这也将决定印度或中国谁将在这个印度洋岛国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9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工厂活动在9月份出现六个月来的首次扩张,专家表示,这显示中国的经济已开始触底回升。
拜登政府周五(9月29日)任命资深外交官马克·兰伯特(Mark Lambert)为美国国务院对华政策最高官员。现阶段美中两国战略竞争对手的关系,仍因台湾、贸易以及美国限制北京获取美国先进技术等问题而紧张。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周五(9月29日)表示,菲律宾将坚决捍卫其领土和渔民权利,而且这不是在寻找麻烦。近期,菲律宾与中国就南中国海一处战略性浅滩问题发生争端。
美中双方透露,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周三(9月27日)于华盛顿进行会面。美中双方皆形容这是一场“坦诚、深入和有建设性的磋商”,是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为了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最新一次会谈。此次会面也预计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美之行铺路。
据彭博社周五(9月29日)报道,汇丰银行的公共事务主管谢拉德·考珀-科尔斯(Sherard Cowper-Coles)在就英国政府处理对华关系的方式发表有争议的言论后即将辞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年底前将归还园内三只熊猫。动物园从上周六(9月23日)开始为熊猫举办为期九天的“熊猫Palooza”欢送派对,吸引许多游客参加。尽管由于租借协议,这些熊猫的离开已在预料中,但不少人仍将归还熊猫视为北京和华盛顿关系日益紧张的印证。
美国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和日本警方周三(9月27日)晚间在一份网络安全公告中,联合警告各大跨国公司警惕与中国有关的黑客组织BlackTech。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参议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的一名幕僚周三透露,今年入侵微软(Microsoft)电子邮件平台的中国黑客,已成功从美国国务院的10个账户中,窃取高达6万封电子邮件。
据朝鲜官媒朝中社周四(9月28日)报道,朝鲜已通过修正案将核武政策纳入新宪法,领导人金正恩并承诺加快核武器生产,以遏制所谓来自美国的“挑衅”。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周三(9月27日)公布了第一批已完成向监管机构备案业务详细信息的移动应用商店名称,这表明中国网络监管机构已开始执行扩大移动应用监管的新规定。不过,此批名单中并未包括美国苹果公司(Apple)的应用程序商店。
朝鲜驻联合国大使周二(9月26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指责美国和韩国将朝鲜半岛推向核战争边缘,并称朝鲜别无选择,只能进一步加速建设其自卫能力。韩国大使为此加以反驳,并就朝鲜半岛情势问题与朝鲜大使言词交锋。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J. Austin)正在非洲进行访问,周二(9月26日)他表示美国不会要求非洲国家在美中之间选边站。此前他曾对中国在非洲扩大其军事和经济足迹表达担忧。
韩国周二(9月26日)举行了十年来的首次大规模阅兵,在首尔展示从弹道导弹到攻击直升机等各种武器,以展现其对朝鲜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决心。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周一(9月25日)表示,已暂停在密歇根州耗资35亿美元打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建设,直到有信心能有竞争力地运营该工厂为止。
韩国国务调整室第一次长朴购然周一(9月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韩国专家团第二次赴日检查福岛处理核污染水排海现场和主要排放设备后,并未发现异常情况。与此同时,中国仍坚决反对这项排海行动并继续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持续冲击当地渔业。
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周六(9月23日)表示,中国最近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若引发意外冲突,事态恐“一发不可收拾”。周五他曾提及“最近(中共)敌情真的满异常的”。
中国气候变化高级官员表示,完全淘汰化石燃料并不符合实际,并补充说这些导致气候变暖的燃料必须继续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