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艘俄罗斯舰艇被发现在日本冲绳岛附近海域及台湾东部沿海海域巡弋后,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周一(7月3日)在北京会见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Nikolai Yevmenov),中俄在军事方面的联系继续向前推进。
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周日(7月2日)发表声明称,一辆载有中国旅游团的巴士在法国南部城市马赛被砸碎车窗并造成游客轻伤,中国驻马赛总领馆称正式向法国投诉,并要求法方确保中国公民及其财产安全。
在危地马拉最高法院下令审查第一轮总统选举选票的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日(7月2日)表示,美国对危地马拉选举“受到干预”深感担忧。
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于布鲁塞尔举行,欧盟领导人们周五(6月30日)承诺减少欧盟对中国的依赖,并讨论如何在“去风险”(De-risking)和参与气候变化等领域之间取得平衡。
据中国周五(6月30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在6月份连续第三个月萎缩,其他行业的疲软程度更进一步加深。在国内外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制造业萎缩加大了中共当局采取更多措施提振经济增长的压力。
据路透社周四(6月29日)报道,美国和荷兰将于今夏进一步限制芯片制造设备的销售,对中国芯片制造业进行“连续打击”,这是两国持续努力以防止其技术被用于增强中国军事力量的一部分。
据台湾国防部周四(6月29日)所公布的采购决标公告,美台完成签署陆上机动布雷系统军售项目,金额新台币45亿4054万元(约1.46亿美元),已于6月21日生效,并将在2029年底前完成交运。
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办公室表示,在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之间在南太平洋日益激烈的战略竞争之际,索加瓦雷周三(6月28日)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会谈,并要求审视与澳大利亚的安全条约。
据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周三(6月2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承认美中两国之间存在分歧,希望前往中国与北京重新建立联系。耶伦访中一旦成行,她将是继布林肯之后第二位访问北京的美国高层官员。
危地马拉总统候选人之一贝尔纳多·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周二(6月27日)表示,如果当选,他将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阿雷瓦洛在周日的第一轮总统选举中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意味着他将参加今年八月份的总统决选。
越南总理范明政周二(6月27日)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谈论稳定中越关系。范明政访中期间,美国罗纳德·里根号(USS Ronald Reagan)航母正停靠越南中部岘港访问。
据《华尔街日报》周二(6月27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对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实施新的限制。报道称,此举将是对去年10月宣布的出口管制措施进行编纂和扩大的终版规定的一部分,可能进一步削弱中国打造AI实力的能力。
前加拿大国会议员邹至蕙(Olivia Chow)周一(6月26日)当选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的首位华裔市长。她不仅将是多伦多第一位有色人种市长,也是多伦多史上第三位女性市长。邹至蕙承诺支持租房者、倡导社会事业并削弱市长办公室的广泛权力。
荷兰人权监管机构裁定,荷兰计算机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可以根据美国出口管制规则的要求,以国籍为由拒绝求职者。
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迈克尔·吉尔代(Michael Gilday)周一(6月26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场会议上表示,美国并没有低估实现为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所面临的困难,并且仍不清楚首批交付潜艇的确切来源情况,不过美国仍对奥库斯集团(AUKUS)项目具有高度信心。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6月26日)表示,俄罗斯决定将9月3日改为“反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胜利纪念日”,日本对此提出抗议,并称此举将煽动彼此相互对抗。
据朝鲜官媒周一(6月26日)报道,在纪念朝鲜战争爆发73周年之际,朝鲜周日(6月25日)在平壤举行大规模集会,人们高喊口号,誓言发动“复仇战争”摧毁美国;朝鲜外务省周日发表一份报告也称,今年来美国侵害朝鲜自主权与安全利益已濒临“再也不可容许的临界点”。
中国早些时候没有对普京称威胁到俄罗斯生存的这场叛乱发表评论,而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在内的西方领导人表示,他们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中国首都北京周五(6月23日)将炎热天气预警升级为“红色”,此为天气预警级别中的最高级别。北京许多地区的气温皆高达40摄氏度(104华氏度)。
寻求彻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al Pact),在采取一些小幅步骤来减轻发展中国家受气候和经济危机拖累的债务负担后,周五(6月23日)于巴黎落幕。法国总统周五表示,富裕国家已敲定了向发展中国家做出的逾期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承诺,并设立了生物多样性和森林保护基金。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