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卫视《时事大家谈》节目主持人
从“耍脾气外交”到“D&G辱华”,爱国心切还是缺乏自信? 最近中国互联网上多起“爱国”事件引爆舆情,从苏州马拉松赛选手被“递国旗”,到台湾金马奖统独争议,再到意大利服装品牌杜嘉班纳D&G的“辱华事件”
台湾将在星期六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决定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称霸地方拿下多数席位,分析认为,这不仅将改变台湾蓝绿政治版图,也将对2020年总统大选产生影响。因此尽管只是地方选举,还是受到来自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关注和讨论。加上选前金马奖的统独争议,中国是否散播“假新闻”影响选举,以及台湾的正名公投,再次将两岸议题投射到选举中。您如何看待这次的台湾大选?您关注哪些话题?今晚时事大家谈特别开辟“我来自中国,我为何关心台湾大选?”专栏,邀请三位有着不同背景,来自中国的嘉宾谈谈他们的观察与心声。
2018年11月22日《时事大家谈》话题:我来自中国,我为何关心台湾大选? 台湾将在星期六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决定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称霸地方拿下多数席位,分析认为,这不仅将改变台湾蓝绿政治版图,也将对2020年总统大选产生影响。因此尽管只是地方选举,还是受到来自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关注和讨论。加上选前金马奖的统独争议,中国是否散播“假新闻”影响选举,以及台湾的正名公投,再次将两岸议题投射到选举中。您如何看待这次的台湾大选?您关注哪些话题? 今晚时事大家谈特别开辟“我来自中国,我为何关心台湾大选?”专栏,邀请三位有着不同背景,来自中国的嘉宾谈谈他们的观察与心声。 主持:郑裕文
台湾将在星期六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决定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称霸地方拿下多数席位,分析认为,这不仅将改变台湾蓝绿政治版图,也将对2020年总统大选产生影响。因此尽管只是地方选举,还是受到来自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关注和讨论。加上选前金马奖的统独争议,中国是否散播“假新闻”影响选举,以及台湾的正名公投,再次将两岸议题投射到选举中。您如何看待这次的台湾大选?您关注哪些话题?
上周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出现史上第一次在闭幕时无法达成共识,发表领袖宣言的异常现象。
2018年11月20日《时事大家谈》话题:锐实力碰壁?从APEC看中国国际影响力 上周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出现史上第一次在闭幕时无法达成共识,发表领袖宣言的异常现象。有分析认为,这是美中较量所致;也有评论说,中国这次大手笔赞助峰会,却推不动最后的领袖宣言。而巴新在会议前夕撤掉了满街的中国国旗,甚至宣布将与美国、澳大利亚合作,重建军事基地,让中国“买了单却不被买账”,为什么?中国的锐实力是否在这次APEC会议受挫?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国,巴新的态度能否作为一带一路是否还受沿线国家欢迎的指标? 主持:郑裕文 嘉宾:独立时评人吴强;时政评论人横河
上周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出现史上第一次在闭幕时无法达成共识,发表领袖宣言的异常现象。有分析认为,这是美中较量所致;也有评论说,中国这次大手笔赞助峰会,却推不动最后的领袖宣言。而巴新在会议前夕撤掉了满街的中国国旗,甚至宣布将与美国、澳大利亚合作,重建军事基地,让中国“买了单却不被买账”,为什么?中国的锐实力是否在这次APEC会议受挫?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国,巴新的态度能否作为一带一路是否还受沿线国家欢迎的指标?
这个星期中共中央政法委召开大会,纪念55年前毛泽东批示推广的“枫桥经验”,强调要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打造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2018年11月15日《时事大家谈》话题:基层矛盾难解,中共为何重提“枫桥经验”? 这个星期中共中央政法委召开大会,纪念55年前毛泽东批示推广的“枫桥经验”,强调要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打造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这个当年被毛泽东用来打击“地富反坏”四类分子的维稳模式,为何再次受到中共的动员和青睐?这是否显示中共陷入基层矛盾难解的困局?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群众治理群众”真的能化解社会矛盾还是更加激化矛盾?今晚节目为您邀请两位中国时评人来进行分析。 主持: 郑裕文 嘉宾:独立时评人,自媒体《小民之心》主持小民;独立时评人田奇庄
这个星期中共中央政法委召开大会,纪念55年前毛泽东批示推广的“枫桥经验”,强调要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打造矛盾风险防控新模式,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这个当年被毛泽东用来打击“地富反坏”四类分子的维稳模式,为何再次受到中共的动员和青睐?这是否显示中共陷入基层矛盾难解的困局?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群众治理群众”真的能化解社会矛盾还是更加激化矛盾?
重庆市日前宣布要对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政治审查,引发强烈反弹,当局在压力下一再改口,先是称“记者理解错误”,后来又说是“思想政治考核”,不是“政审”。
2018年11月13日《时事大家谈》话题:重返文革?高考政审为何惹众怒 重庆市日前宣布要对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政治审查,引发强烈反弹,当局在压力下一再改口,先是称“记者理解错误”,后来又说是“思想政治考核”,不是“政审”。不同于重庆当局的闪闪躲躲,福建教育考试院11月9日直接发布公告,明令“反对宪法言行者不得参加高考”。但什么是“反对宪法言行”?谁有资格判定考生“思想政治有问题”?政审不过关就不让考大学,公平吗?有评论说,高考政审是回到了文革时期的阶级斗争,但也有分析说,中共执政以来,政审从来就没有停过。 主持:郑裕文 嘉宾:资深媒体人长平;独立时评人吴戈
重庆市日前宣布要对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政治审查,引发强烈反弹,当局在压力下一再改口,先是称“记者理解错误”,后来又说是“思想政治考核”,不是“政审”。不同于重庆当局的闪闪躲躲,福建教育考试院11月9日直接发布公告,明令“反对宪法言行者不得参加高考”。但什么是“反对宪法言行”?谁有资格判定考生“思想政治有问题”?政审不过关就不让考大学,公平吗?有评论说,高考政审是回到了文革时期的阶级斗争,但也有分析说,中共执政以来,政审从来就没有停过。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这个星期展开对中国人权状况的第三次定期审议。面对审议,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份国家人权报告,称中国的人权事业始终“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
2018年11月8日《时事大家谈》话题:以“习思想”为指导,中国人权好不好?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这个星期展开对中国人权状况的第三次定期审议。面对审议,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份国家人权报告,称中国的人权事业始终“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报告还指出“中国建立了最大规模的民主体系,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获得保障”。这份被部分媒体批评是“自说自话”的报告,是否真实反应了中国的人权现状?把“习思想”与饱受批评的中国人权绑在一起,北京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主持:郑裕文 嘉宾:人权组织《人道中国》创办人周锋锁;人权组织《中国人权》前主席刘青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这个星期展开对中国人权状况的第三次定期审议。面对审议,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份国家人权报告,称中国的人权事业始终“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报告还指出“中国建立了最大规模的民主体系,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获得保障”。这份被部分媒体批评是“自说自话”的报告,是否真实反应了中国的人权现状?把“习思想”与饱受批评的中国人权绑在一起,北京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另外,审议前,新疆大批维吾尔人被送进再教育营的报道不断传出,人权理事会有没有办法遏制中共对人权的打压?
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同盟国日本是如何看待的?这对于未来美日关系,乃至日中关系会产生何种影响?美国之音驻东京特约记者小玉带来相关报道。
今天是美国的中期选举投票日,全国选民将就参众两院的部分和全部议席,以及36州州长改选,投下神圣而关键的一票。这场选举规模巨大,被认为将左右美国政局,牵动世界动向。
2018年11月6日《时事大家谈》话题:中期选举到来,美中贸易战能有新拐点? 今天是美国的中期选举投票日,全国选民将就参众两院的部分和全部议席,以及36州州长改选,投下神圣而关键的一票。这场选举规模巨大,被认为将左右美国政局,牵动世界动向。有报道指出,北京也在密切关注这场选举,期盼美国政局出现变化,缓解贸易战带来的压力。北京的关注重点在哪里?选举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出现哪些不同走向?美中贸易战形势是否会转向有利于北京? 主持:郑裕文 嘉宾:中国独立时评人吴强;旅美经济学者秦伟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