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在新加坡登场的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将与中国新上任的国防部长董军举行首次会晤。外界关注美中两军能否在南中国海、台湾等重点安全议题上借助这一罕见的直接对话降低紧张局势。此外,与解放军东部战区建立沟通热线,也是美方希望借这一会议取得的成果。
中国网信办日前推出一款号称通过习近平思想理论检验的AI聊天机器人,称其智能问答功能保证生成内容的权威、准确。分析指出,这一模型目前虽然只是一款内部宣传和学习工具,但一旦推广可能成为AI时代中国舆论的框架标准;让AI机器人以自然的语言重复陈腔滥调更是反映出中国目前言论环境的荒谬。
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外交部长侯赛因·阿卜杜拉希扬等官员5月19日在一次直升机坠毁事故中丧生后,海内外的中国网民作出不同反应。
美国和中国政府官员星期二(5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美中首次政府间人工智能(AI)对话。两个AI技术头号强国如何应对AI风险受到关注的同时,外界对此次对话取得有意义成果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星期三从上海开始,展开对中国紧锣密鼓的访问行程。美方希望借由这次访问,要求北京停止对俄罗斯军事产业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否则可能考虑制裁中国银行业。预计布林肯还将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向伊朗施压。但分析认为,尽管美中关系已比去年变得更为缓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帮助美国的意愿和能力都十分有限。
在美国政府的斡旋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技巨头G42公司已同意终止与中国的业务合作,从而换取与美国微软公司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技术合作。虽然外界一直担心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有可能被北京以取道第三国的方式突破,微软与G42的合作安排表明,美国正在试图挫败中国的这一努力。
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正在美中两国成为现实。众多造车企业和科技平台都在争先恐后地部署这一业务。不过,尽管美国公司技术领先,中国民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接受度远超美国。专家担心,公众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零容忍”可能阻碍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
美国4月4日开始实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新规定,装载人工智能芯片的电脑出口也将受到限制。与此同时,美国持续展开外交攻势,要求韩国和荷兰的半导体技术企业效仿美国对华“卡脖子”策略,停止向中国提供芯片设备维护服务。习近平扬言,不会对美国的层层封锁“坐视不管”,但中国科技企业目前疲于应对,与西方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随着美国国会众议院一项法案的成功通过,“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美国的运营陷入一场实质危机。分析认为,最新通过的这项法案针对性强,相较美国此前限制或禁止TikTok的政策行动,其合法性更难以撼动。美国议员强调,法案的目的是割裂TikTok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禁令只是下策。不过,随着大选年给美国政坛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法案最终能否被签署成法还有待观察。
白宫上周指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制造的“互联汽车”(connected vehicle)进行国家安全风险调查。美国官员将汽车比作“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若不对来自“对手国家”的互联汽车加以限制,美国将面临更多的间谍活动风险。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是西方国家应对中国汽车全球扩张的一种对策,也是在美中科技交锋中“去风险”行动的一部分。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3月1日在其在新浪微博的官方页面发文说,对在中国的社交媒体账号下“评论内容未能及时显示感到不满。”
美国总统拜登2月28日正式签署了一项针对中国等“对手国家”大规模获取美国公民个人数据的行政命令,目的是堵截这些国家通过合法商业方式获取美国人和美国政府的敏感信息。
美国总统拜登的竞选团队本月进驻“抖音”海外版TikTok,许多呼吁禁用这款应用程序的美国国会议员批评拜登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媒体也发文讽刺拜登在TikTok的使用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美国拜登行政当局即将出台一项针对中国等“对手国家”大规模获取美国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命令。消息人士说,新行政命令主要针对的是“数据经纪商”等成批处理、出售或转让美国个人信息的公司。目前,有关批量出售个人信息的商业行为,美国尚无联邦层面的立法保护。
美国科技实业家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最近透露Neuralink公司脑机接口人体试验成功的消息后,中国科研团队也立刻宣布了让瘫痪患者用意念操作机器的“脑控”技术突破。但脑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道德隐忧,一些人担心,它会演变成“控脑”术。中国“脑计划”研究中将脑机接口的医疗用途和人工智能一起研究的做法更令人担忧。
在美中两国相继斥巨资在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展开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将目光投向拉丁美洲,寻求合作发展芯片产业,试图降低包括台海危机在内的国际紧张局势对芯片供应链构成的潜在冲击。
美国情报部门官员表示,中国政府支持的网络黑客正在瞄准美国基础设施,伺机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民造成严重伤害。此前,联邦调查局(FBI)协同多部门挫败了中国“伏特台风”黑客组织在美国网络中的潜伏行动。
台湾新一届总统当选人赖清德胜选后表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是“世界共同的资产”,希望中国与国际社会一同珍惜。被北京视为“麻烦制造者”的赖清德的这番表态,被一些观察人士解读为“柔中带刚”。赖清德的讲话,再次引发外界对台湾半导体产业是否能在中国武力犯台威胁下发挥“硅盾”作用的讨论。
中国总理李强日前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呼吁在人工智能(AI)治理上进行国际合作,反对世界分裂成不同科技阵营。但美国技术事务官员星期三表示,在国家安全和军事应用问题上,不会允许对手国家获取美国技术。欧盟官员则说,中欧在AI治理问题上“没有共同语言”。
覆盖全球的美国卫星互联网系统“星链”(Starlink)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让中国军界和学界再现焦虑。中国国企将从今年发射成千上万颗低轨卫星与之抗衡。但专家认为,在火箭发射技术上,中国与美国商业卫星发射巨头SpaceX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