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06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美中举行首次政府间人工智能对话,为何外界期望值不高


2023年7月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AI”(人工智能)字样。
2023年7月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AI”(人工智能)字样。

美国和中国政府官员星期二(5月1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美中首次政府间人工智能(AI)对话。两个AI技术头号强国如何应对AI风险受到关注的同时,外界对此次对话取得有意义成果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美中如何为AI会谈定调?

美国总统特别助理兼技术与国家安全高级主任塔伦·查布拉(Tarun Chhabra)、美国国务院关键和新兴技术代理特使塞斯·森特(Seth Center)率领美方跨部门代表团。除白宫、国务院官员外,美国商务部官员也参加了此次美中会谈。

中国外交部在会后发布的新闻稿说,森特、查布拉和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和共同主持了这次会议,中方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国科技部、发改委、国家网信办、工信部、以及中共中央委员会下属的中央外办。

白宫5月15日在一份新闻稿中说,美中双方通过“坦诚和具有建设性的讨论”就各自的人工智能安全和风险管理方法交换了意见。白宫表示,美国对中方重申,利用AI的有益之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很重要;美方强调了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安全、可靠、可信赖的重要性,以实现人工智能的益处,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建立全球共识。

此次会谈也凸显了美中双方在人工智能应用和技术方面的分歧。白宫表示,美国在会议中提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对人工智能的滥用表示担忧”;而中国外交部在声明中表示,中方在会议上就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华限制打压”表明了“严正立场”。

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主张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愿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这是美中两国就人工智能的风险和安全问题首次举行政府间会谈。会谈是对去年11月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旧金山伍德赛德峰会(Woodside Summit)的后续跟进。美中两国元首表示,需要应对先进AI系统的风险问题,提高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美中有哪些共识与可能合作的领域?

美国政府官员在此次会谈前在一次背景说明会上说,华盛顿和北京希望探索是否可以达成可以“被所有国家接受”的规则。

官员表示:“我们在许多AI议题和AI应用上意见不同,但我们相信,就关键的人工智能风险进行沟通可以使世界更安全。”

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技术与国家安全副研究员比尔·德雷克塞尔(Bill Drexel)告诉美国之音,有关AI的安全问题定义尚不明确,相比核控、生物安全风险、太空安全风险等两国存在明显分歧的领域,对于降低AI风险的问题,美中对话有广泛的探索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AU)可能是两国展现善意和意愿的一个‘安全’领域,但不太可能做出任何过于具有约束力的承诺。” 德雷克塞尔说。他说,美中可能讨论的具体AI问题可能包括核安全、生物安全和网络安全。

核安全是美国方面希望取得共识的议题之一。美国希望中国、俄罗斯等拥核国家响应美国的号召,承诺共同保证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由人类作出决定,避免让AI掌握核按钮。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副会长、数据创新中心总监丹尼尔·卡斯特罗(Daniel Castro)指出,这是一个很容易达成共识的问题:“其他国家并不是反对这一呼吁,不过目前还没有双边共识。”

卡斯特罗还认为,美国政府还希望在AI研发方面的彼此保持一定的透明度:“他们(美方)希望确保,如果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任何重大突破(可能是朝着‘超级智能’的走向),(中方)会提前与美国分享,反之亦然。”

他还表示,如何追踪AI事故和漏洞、创建通用的AI测试方法,也是美国感兴趣的合作领域。

为何期望值普遍偏低?

至于美国两国能否通过此次政府间对话在AI安全问题取得共识成果,外界普遍不抱太大希望。

分析认为,两国在安全问题上存在广泛的不信任。一方面,美方希望通过与中国进行对话,化解在AI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遏制中国获取美国AI技术的政策降低了北京与美国合作的意愿。

美国政府官员在此次会谈在一次背景说明会上直言不讳地表明,不会放松针对中国的AI技术出口管制措施。

这名官员说,会议将重点关注风险和安全,重点关注先进的AI系统,但并非旨在取得任何成果。他说,除了就国际治理的作用进行讨论外,美国还将向中方阐述其应对人工智能风险的立场,解释其对人工智能安全规范和原则的态度。

他还表示,美国也将对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人工智能活动表示担忧。

美国担心,中国已将人工智能开发作为主要优先事项,尤其对中国以军民融合方式将AI技术部署在军事领域。美国官员说:“我们认为这会破坏美国和盟国的国家安全”。

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 Group)负责中国与技术政策的副合伙人保罗·特廖洛(Paul Triolo) 对美国之音说:“在美中双边关系中,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上,双方普遍存在相当多的不信任。”

美国商务部牵头,不断扩展对中国获取包括先进图形处理单元(GPU)在内的技术出口管制,旨在阻止中国公司培训先进的AI模型。特廖洛说,除GPU外,美国还正考虑限制云技术提供商为中国客户提供与AI模型训练相关的服务。

“考虑到这些问题,中方将没有动力寻求双方可以围绕与先进模型相关的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进行合作的领域。”他说:“两国政府在人工智能治理和安全等问题上进行任何程度的认真合作似乎都不太可能--进展更有可能来自双方工业界、科学家和学者之间的非政府讨论,这些讨论在过去一年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势头。”

另一方面,尽管美中两国对于如何在核控、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运用AI有达成共识的空间,但新美国安全中心德雷克塞尔认为,中国缺乏合作的意愿。

德雷克塞尔指出:“中国一直非常不愿意就任何与核有关的问题进行谈判,而网络能力在战略上非常重要。这可能会使生物风险成为一个主要领域,但即使如此,自新冠肺炎以来,这也成了一个棘手难题。”

他说,美中AI合作的最大的障碍是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外交失灵”造成的,“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仍然不确定的风险全貌”。

评论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取款需派出所同意 中国成警察国家?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03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6/26【时事大家谈】台独最重判死 赖清德:民主无罪;取款需派出所同意 中国成警察国家? 嘉宾:台湾制宪基金会副执行长宋承恩;法律学者、独立时评人虞平;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