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传出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官员和财政及商贸官员对于是否要进一步扩大限制美国对华投资意见不统一,导致相关法案被推迟。拜登政府自掌权以来,对华政策基本延续特朗普时代的做法,各项抗华法令有增无减。
江苏徐州“铁链女”事件持续引起大众关注。中国正在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提议修改刑法,实现买卖同罪,公安部也在3月初宣布开展为期十个月的新一轮“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行动”。然而,江苏政府发布的最后一则关于“铁链女”的通告,几乎无人信服。中国人口拐卖问题由来已久,广泛存在的迫害妇女现象和政府渎职问题难以解决,运动式的打拐并不能增强民众对于政府执法的信心。
近日,中国国家发改委联合14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43项具体政策,以期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其中关于餐饮外卖平台降低费用的要求,立刻引起关注和市场反应,平台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以及应用商店今后要担起责任,确保使用者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且不违法。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为政府进一步监管互联网尤其避免领导人遭恶搞而提供法理依据,但是实施起来恐非易事。
2022年1月30日,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作家夏伟(Orville Schell),在《连线中国》(THE WIRE CHINA)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变的中国?》(Changeless China?)的文章,记叙了1991年他如何协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中国异议人士吴弘达潜入中国劳改所拍摄记录并制作专题片的过程。夏伟指出,三十年过去,中国的劳教制度虽然已名义上被废除,却依然在新疆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形式存在。美国之音就此话题采访夏伟,探讨他对劳教制度以及中西关系未来的看法。
中共建国七十多年以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当局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不懈努力,中国有些地区的方言逐渐变得失去实用性,慢慢不再为民众所需要。近年来出于政治需要,中国政府更是加强了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语言教育,并且再次提出要在2025年达到普通话85%普及率的目标。不少民众觉得方言的衰落将会造成身份缺失,失去民族或区域认同,令人感到莫大遗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必然后果。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1月31日发布报告,对2021年的中国新闻报道环境做出年终总结。报告称,去年驻华外国记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关于新疆和香港等主题的新闻报道。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以防疫为理由不批发新记者签证,使得很多媒体面临人手短缺问题。记者和他们的消息提供人频繁遭遇来自官方或警方的骚扰、盘问,以及网络攻击。尤其让记者感到不安的是,除了普遍的敌对情绪,他们还面临可能的法律纠纷。
2022年1月7日,著名企业家顾雏军在7年牢狱之灾之后,终于大部分罪名被撤,并且获得国家赔偿43万元。中国政府近几年对民营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对蚂蚁金服、滴滴出行,以及教培、电竞等行业的重拳出击令不少互联网企业人心惶惶。
《中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初开始正式实施。教育促进法倡导“依法带娃”,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负起“亲自养育”的责任,呼吁学校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指导家庭教育机构在必要的时候对不合格家长进行训诫和批评教育。
过去一周,王力宏婚变事件成为整个华语世界最火爆的新闻。前妻李靓蕾长篇檄文发布种种细节,令曾经的优质偶像王力宏颜面扫地,人设崩塌。李靓蕾尤其谈到作为女性,在选择做全职太太和生育孩子方面要仔细考量,因为社会往往不承认家庭主妇的劳动付出,令她们在婚变之时陷入无助境地。王李婚变引发网络世界大讨论,而对视婚姻“可有可无”的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或许又增添“无所谓”态度的一项实例支持。
12月初,位于深圳的两所国际学校分别宣布将暂停他们面向中国籍学生的办学计划。学校给出的原因是办学资质受到了国家的严格监管,从而导致办学发生困难。在中国近期的严格监管以及“双减”政策高压下,不光国际学校运营受阻,不少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外籍教师也纷纷离开,包括他们的线上授课也大量被取消。尽管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只是政策上的调整,海外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加强意识形态监管和加强对未成年人洗脑的最新举措。
12月9日至10日,美国总统拜登召集全球110个国家的政府、公民社会以及私营部门领导人举办为期两天的线上“民主峰会”。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均未受邀参加。峰会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中国,但是邀请台湾和香港异见人士罗冠聪的做法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于明确挑战。中国政府在峰会召开前后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系列“反制”行动,包括召开大规模的线上国际会议,发布赞美中式民主和批评美式民主的白皮书等,并且发动官媒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
中国政府近年大力发展一带一路项目,在巴尔干国家投建项目成为挺进欧洲重地。然而,近期山东玲珑轮胎在塞尔维亚的工厂因为生活和劳动条件苛刻恶劣,引来雇佣的大批越南工人不满和抗议。尽管欢迎中国投资的塞尔维亚官方极力维护,塞尔维亚人权组织以及欧洲议会均表示,非人道的劳动和生活待遇完全不应该是一个欧盟候选国所应有的作为,而雇佣工人过程中出现的欺诈和人身自由限制更是几近恶劣到人口贩卖的程度。
2021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条例规定,个人和组织不得提供翻墙工具。虽然此前因翻墙和协助翻墙已有不少处罚和入罪案例,但是条例的通过无疑会给中国网民带来更加严重的威慑力和打压。分析人士和大陆网民指出,在中国官媒和政府机构毫无障碍的使用海外网站的现状下,这不仅是非常明显的双重标准,也标志着中国的信息封锁进一步恶化,加快与自由世界的脱钩脚步。
今年10月21日,德国两位前驻华记者佳杰思和奥斯特,联手撰写的德文版《习近平 – 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一书原计划在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和杜伊斯堡孔子学院的新书朗诵会,但遭到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而取消。朗诵会后来改至其他地方举行,并且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加。这本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传记作品。美国之音近期采访了作者之一,前德国《明星》杂志驻华记者佳杰思(Adrian Geiges)。
2021年10月,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被北京市朝阳区警方因嫖娼行政拘留。朝阳警方称,此案的线索由“群众举报”而来。自2013-2014年以来,所谓“朝阳群众”已经向警方举报吸毒嫖娼明星无数,被网友戏称为世界第五大情报机构。“朝阳群众”也成为无所不在并且所向披靡的神秘举报人的代称。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以群众斗群众”路线的延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基本人权。
剧本杀,也称谋杀之谜,是最近流行于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圈,由玩家扮演剧本中的角色,通过探索和讨论来找到剧本中谋杀案凶手的真人游戏。过去几年,剧本杀的玩家,作者和实体门店在中国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剧本杀不断变换的新鲜内容给年轻人带来刺激感和智力满足感,同时还提供了无可代替的线下社交功能。但是,10月27日,行业内人士接到政府通知,要求开展自我检查,坚决抵制违规违纪的剧本。业内人士对中国政府近期对娱乐和游戏产业的大力整顿感到忧心忡忡,担心剧本杀行业也会步其后尘。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0月23日三审之后,通过《中华人们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号召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规范家庭教育机构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细节比较模糊,很多地方有待进一步解读和实施。分析人士指出,法律体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改造社会和推行道德运动的企图。家庭教育在世界各地都非易事,接下来很可能是个长期试错的过程。
中国当局日前发布“禁止非公有资本违规开展新闻传媒相关业务”的规定。观察人士认为,尽管这实属老生常谈,但是更多细节的加入,标志着中国政府在对言论打压的力度上决心愈强,而且中共无法容忍任何不受控制的大众传媒方式,也可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提前做好堵住一切反对意见出口的准备。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