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03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不变的中国?”–美国之音专访学者夏伟(1)


资料照: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
资料照: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

2022年1月30日,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作家夏伟(Orville Schell),在《连线中国》(The Wire China)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变的中国?》(Changeless China?)的文章,记叙了1991年他如何协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中国异议人士吴弘达潜入中国劳改所拍摄记录并制作专题片的过程。

夏伟指出,三十年过去,中国的劳教制度虽然已名义上被废除,却依然在新疆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形式存在。美国之音就此话题采访夏伟,探讨他对劳教制度以及中西关系未来的看法。

“不变的中国?” – 美国之音专访学者夏伟(1)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0:13 0:00

人权问题阴影下的冬奥会

2022年1月30日,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作家夏伟(Orville Schell),在《连线中国》(The Wire China)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变的中国?》(Changeless China?)的文章,记叙了1991年他如何协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栏目组和中国异议人士吴弘达潜入中国劳改所拍摄记录并制作专题片的过程。专题片揭露了一些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实际上是由被拘禁在中国劳教中心的犯人所生产,而这些犯人有不少是未经司法程序被送往劳教所的“法外”之犯,更不乏政治犯。这有悖于美国不得使用强迫劳动力制造产品的原则,专题片在CBS播出之后引起强烈反响。

三十年后的今天,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关于禁止进口由新疆强迫劳动力所制造产品的决议,再次引起世界对此话题的关注。夏伟找到三十年前他未曾发表的日记,写下《不变的中国?》一文。

文章的开头写道:“我总以为历史是不断向前的,直到我们认为的那个终点。然而,历史有时候会让我们惊讶。历史会重复自己的轨迹,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重力,使之无法挣脱。”

本届北京冬季奥运会,除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还面临了来自西方各国的外交抵制。欧美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派出领导人或者外交人员参加,可谓创纪录之举。西方各国尤其谴责国际奥委会没有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夏伟的文章说,尽管中国把在新疆的拘禁营美化成“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本质仍然是早在2013年就遭废除的劳教制度的再现。夏伟翻出尘封几十年的长达4万5千字的日记,精简成这篇1万2千字的文章。

1991年,CBS最具影响力的“60分钟”栏目组,提出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设想:派人前往中国的劳教所,拍摄下那里囚犯是如何被迫劳动,生产出大量产品并且最终出口到美国的过程。夏伟帮助栏目组找到了在美国的异议人士吴弘达(吴于2016年去世),一位曾经因言获罪被劳教19年的政治犯,请他协助此事。吴弘达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虽然明知危险重重,决定亲自从美国返回中国,并且再次前往当年被关押的劳改营进行拍摄记录。

2011年3月7日,吴弘达在美国国会大厦前发表讲话,身后是美国议员克里斯·史密斯。
2011年3月7日,吴弘达在美国国会大厦前发表讲话,身后是美国议员克里斯·史密斯。

夏伟写道:“三十年过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弘达已经去世,我自己的人生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是,翻看那些发黄的旧日记,我意识到,中国的列宁主义体制,尤其是刑罚体制,却几乎原样未变。” “2022年的今天再回看发生在30年前的那些令CBS制作此片的旧事,像法外拘禁,政治犯,强迫劳动,侵犯人权,如今依然在发生。” “中国的贸易伙伴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事情:一个国家把靠强迫劳动生产出的产品,销往国内国外。”

“这不是我和我同时代的中国观察者所期望的今天的中国”,夏伟在文中说。“如今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敌意越来越深,我决定发表我的旧日记。”“我希望通过这个让人们认识到,自从1949年毛泽东掌权以来,中国是如何运用了一成不变的黑暗的强迫劳动制度,制造了深深的社会压迫。”

重返古拉格

1991年,在华盛顿的政治层激烈讨论要不要给中国以贸易最惠国待遇之时,CBS的“60分钟”栏目组制片人大卫·格博(David Gelber)和记者艾德·布莱德利(Ed Bradley)找到夏伟,请他协助做一期关于中国政治犯的专题片。夏伟的第一反应是“这没可能”。美国的媒体记者,如何才能进入中国大陆,还要进入劳改营去拍摄采访?

尽管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夏伟还是动手做了前期研究。他发现,师承于斯大林式的古拉格制度,中国关押了百万计的政治犯,他们不少人的罪名是“反革命”,或者“危害国家安全”,很多人甚至没有经过法院审理或者任何法律程序就被直接送进劳改所。关押他们的地方名目众多:看守所,拘留所,劳动改造队,劳动教育队。很多人在服刑完毕后,就直接分配到他们曾经的劳动场所,继续充当廉价劳动力。

资料照:劳改基金会执行主任吴弘达生前照片
资料照:劳改基金会执行主任吴弘达生前照片

吴弘达就是这百万计政治犯中的一位。吴193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银行家。1949年中共建政之后,吴家产被没收。吴弘达于1956年在共产党“百花齐放”的时期因为批评当局被判入狱,1960年被正式打为“反革命分子”,获刑19年。吴入狱后,继母自杀,弟弟遇害。1985年,吴拿到护照前往美国,开始撰写自己的经历,并且研究中国劳改制度。

经过和夏伟的讨论以及开始的疑虑,饱受劳教之苦的吴弘达主动请缨,决定带着摄像机重返大陆,秘密拍摄劳教所。虽然所有人都觉得此举太过危险,吴坚持认为,他才是完成这个任务的最佳人选,因为他对中国的劳教体系再熟悉不过。他告诉夏伟:“每个人都知道纳粹的集中营和斯大林的古拉格,但是没人知道中国的劳改所关押了像我这样成百万的政治犯。”

1991年6月,吴弘达带着两台小型摄像机,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大陆。他去的第一站是位于天津的清河劳改农场,吴曾在在那里被关押两次。1959-1962大饥荒时期,吴的体重在清河农场掉到33公斤,他形容周围的人都饿得眼窝深陷,看起来像鬼一样。吴的第二站是位于北京大兴的团河农场,他曾在那里被单独关押被殴打。

吴弘达重返劳改营的旅程出人意料的顺利。一方面是农场地域广大,难以有人处处把守,一方面吴因为在那里多年,对地形非常熟悉,还有熟人相助。拍摄完毕之后,吴弘达把录像带交给夏伟带回美国,自己于1991年6月23日返回美国加州。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个致命问题:因为经验不足,吴拍到的素材,要不影像不清,要不没有声音,几乎无法使用。

CBS记者乔装商人,60分钟最终成片

吴弘达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惊的决定:重来一次。大卫·格博难以置信,追问吴为何要再度铤而走险。吴回答说:“为了那些还在劳改营里的人。我希望世界看到他们。第二次我会没那么紧张,更有经验。” 更重要的是,除了北方的两个劳改农场,吴弘达甚至假扮美国商人,联系了上海一家名为“劳动钢管厂”的单位,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有了吴弘达的自信,CBS甚至提出一个更大胆的建议:由记者艾德·布莱德利亲自出马,假扮对进口劳改产品感兴趣的美国商人。除了计划中的这几个地方,吴弘达还大胆做了一个去青海劳改农场探访的计划。吴已经和这家生产牦牛皮和羊皮的农场接触过,得到了对方的许可。

接下来的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吴弘达拍摄到了青海农场囚犯制作兽皮的素材。CBS节目组的记者不但进入了中国,假扮美国商人见到了从事囚犯产品出口的中间人,记录了和中间人的“交易过程”,其中一位女士甚至保证“如果质量不过关,犯人会受到惩罚,被打”。

1991年9月15日,“60分钟”名为“中国制造”的专题片播出,引起强烈反响,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1994年,吴弘达又协助BBC制作了中国贩卖死囚器官的纪录片。1995年6月,吴弘达在从哈萨克斯坦进入新疆时被捕。66天后,在当时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基辛格的斡旋下,吴得以释放,再度回到美国。

吴弘达于2016年去世。他在生前的一本书里写道,西方和中国的交流互动最终惨败:“我认为,美国以为中国式资本主义最终会引向民主,但其实是引向了新式的极权主义,超级民族主义的军事政权。”

夏伟在《不变的中国?》一文结尾写道,在冬奥会来临之际,尽管习近平希望通过冬奥向世界展现中国“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全世界不得不看到一个苦涩的现实:在CBS节目播放后30年的今天,中国的劳教和强迫劳动不但没有结束,反而升级了,现代化了,并且给全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劳动产品。这些劳改营,就集中在三十多年吴弘达被捕的地方:新疆。

(夏伟所表达的为其个人看法,不代表美国之音。)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