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金融专家表示,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长期缺乏透明性,导致美国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他们督促美国立法者和执法部门尽快落实对这些中国企业的问责制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近日表示,北约的战略中心将向中国转移,这意味着北约对其中国战略的重大反思,拉近了该联盟与美国的立场,扩大了双方对抗中国威胁的合作空间。
继《无依之地》(Nomadland)在中国被禁后,华人导演赵婷(Chloe Zhao)的新片《永恒族》(Eternals)能同样面临无法在中国上映的情况。这一局面的背景是中国官方加强了对海外电影的审查,并且中国国内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愈加高涨。
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长面临下行的压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日渐加强的监管行动、电力短缺、以及疫情“零容忍”政策等对中国的第二、第三产业产生巨大冲击。一些金融机构已经调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全年预期。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一发表的讲话拉开了拜登政府对华贸易策略的序幕,北京尚未对此做出回应。中国学者表示,中国愿意与美国就贸易问题展开洽谈,但双方在多项问题上的认知可能存在差距。
美国和欧盟的高级官员本星期在匹兹堡就贸易和技术合作展开洽谈,达成了多项共识。分析认为,美欧立场日趋一致,意在联合应对中国在新兴技术和其他领域带来的挑战,双方的区别只是欧盟不像美国表达得那么直白。
中国最高领导人连续第二年在联合国大会做出减少碳排放的称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欢呼。但专家指出,中国落实环境承诺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中国面临与环境有关的众多挑战,从保护国内的空气和水源,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在全球气候峰会即将召开之际,环境专家督促中国切实落实就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承诺。
近日,美国投资公司黑石集团宣布放弃对房地产公司SOHO中国的收购,这是在中国官方监管升级后,跨境交易受到挫败的最新例子。分析称,监管打击将继续压制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近日,中国官方对一个加拿大服装品牌进行了围攻,批评其误导中国消费者。分析认为,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加剧之际,中国正在刮起新一轮的民族主义消费浪潮。
在默克尔领导的16年后,德国的下一任总理将面临重新权衡与中国关系的压力。分析认为,无论哪个党派赢得选举组成政府,都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中国不可能指望像默克尔时代那样继续得到德国的迁就了。
近日来,中国当局发出“共同富裕”的号召后,中国主要的科技巨头纷纷公布了慈善和投资承诺。分析认为,此举恐难以减轻政府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打压,这些公司还面临被迫国有化的风险,时隔70年“公私合营”山雨又来。
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监管机构开始了针对该国科技公司为主的大规模打压,以促进所谓的社会公正。分析认为,这些镇压行动正在损害中国私营企业的竞争力,并将长期损害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前景。
新冠疫情后各国生产力的恢复、国内疫情的反复以及对外紧张关系,在这“三座大山”重压之下,中国外贸增长势头趋于放缓。
在塔利班武装掌权后,阿富汗的经济可能会进一步陷入困境。分析指出,美国过去20年为阿富汗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尽管中国有意与塔利班合作,但却难以取代美国对阿富汗的支持。
随着塔利班武装占领阿富汗首都、政府沦陷,中国不断向塔利班释放合作信号。但分析认为,中国当局押注塔利班带来的安全风险多过可能带来的地缘政治机遇。
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Delta)迅速在中国扩散,中国当局采取严防死守的方式要求将病例清零。但这种防疫模式的经济代价高昂,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已经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中国的电信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非洲的网络空间。分析指出,中国正利用在电信方面的主导地位向一些非洲国家施加政治影响力。
中国当局近日对国内私营企业发起新一轮监管风暴,这打击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随着美国监管机构出手加强对中概股的管理,中资的吸引力恐将进一步下降。
美国近日牵头向中国日益加剧的网络攻击做出回应,这有望成为西方民主联盟共同加强网络安全防御的开端。有专家说,随着各国政府更加依赖数字互联,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网络威胁,并且可能正在从有针对性的袭击向“打砸抢式”袭击转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