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近日表示,北约的战略中心将向中国转移,这意味着北约对其中国战略的重大反思,拉近了该联盟与美国的立场,扩大了双方对抗中国威胁的合作空间。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本周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北约将大幅扩张目标范围,将对抗中国崛起纳入其中。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中国已经通过其网络能力、新兴技术和武器装备对欧洲的安全造成影响,对抗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将是北约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
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主任琼斯(Bruce Jones)表示,北约公开以这种潜在的对抗方式描述中国不断扩大的战略威胁,意味着北约内部对华策略的重大转变。
他告诉美国之音:“关于北约是否应该聚焦于俄罗斯、欧洲或者是否应该成为美国对中国更广泛的重新定位的一部分,一直存在着辩论。而秘书长的发言为北约指出了未来方向,他得到了一些内部成员的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在采访中表示,北约将在明年夏季的峰会上通过对未来十年的战略构想,保护北约盟国免受中国威胁。目前的版本在2010年通过,没有提及中国。
这个拥有30个成员的联盟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前的关注重点是俄罗斯和恐怖主义。北约在2019年的峰会公报中首次提到来自中国的威胁。
自那以后,随着中国以更具侵略性的方式在全球扩大影响力,北约对中国崛起的担忧迅速增加。在今年6月的峰会联合公报中,北约领导人称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与联盟安全有关的领域构成了系统性挑战。”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汉密尔顿(Dan Hamilton)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正向欧洲走来,作为一种力量出现在欧洲,包括对国防相关供应链的投资,对港口的投资。”
汉密尔顿提到,中国还将军事触角延伸到大西洋、地中海和北极地区,与俄罗斯在北约的后院展开军事演习,这都对北约的安全造成威胁。
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在8月测试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超高音速导弹,这令西方的情报部门感到惊讶,称中国在下一代武器研发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中国予以否认,称只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测试。
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北约对中国看法的转变呼应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拜登政府认为,西方与中国的竞争是民主价值观与专制主义的对抗,中国的军事开支和野心不断增长已对西方民主联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但对美国的欧洲盟友而言,过去几年与美国的合作遇到了阻碍。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质疑北约的价值,一些欧洲国家也提出“战略自治”的概念,要求减少对美国军事能力的依赖。
在拜登就任后,美国逐步恢复了与盟友的联系和合作。自本月初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到访华盛顿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J. Austin III)本周开启欧洲之行,将于周四和周五出席北约部长会议。
琼斯认为,如何应对中国的挑战将是这次北约会谈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和北约内部其他成员都有意愿达成协作。
他说:“人们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努力,使这种一致性发挥作用。尽管欧洲对本届政府有问号,可能对未来的政府也有问号,但这些共同的利益比不确定性更大。”
中国与俄罗斯
在奥斯丁抵达布鲁塞尔出席北约会议之前,他访问了临近俄罗斯的格鲁吉亚、乌克兰和罗马利亚,重申支持这些国家反对俄罗斯的立场,并鼓励他们加入北约。
对于中欧、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而言,俄罗斯是一个更直接的威胁,任何战略资源从俄罗斯转移到中国的提议都可能遭到北约内部来自这些地区的成员国的阻挠。
专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不应该被看作是单独的威胁,这两个国家密切合作,目的都是破坏欧洲和美国的盟友关系,以及影响欧洲内部的团结。
汉密尔顿说:“如果俄罗斯感觉到中国的支持,它可能会在涉及乌克兰、白俄罗斯或军事演习等问题时感到更有胆量。同样,中国可能觉得有俄罗斯的支持,那么可能会比平时更冒险一些。”
不过,分析认为,俄罗斯更擅长利用军事威胁,中国更倾向于利用经济胁迫。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下,中国与波罗的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中欧和东欧国家在2012年建立了“17+1”合作组织,后来立陶宛指责该组织是为了分化欧盟,在今年3月宣布退出,变成“16+1”。
通过该项目,巴尔干半岛国家黑山向北京贷款近十亿美元兴建高速公路,最后却陷入债务危机。如黑山无力还款,中国将有权使用黑山抵押的土地。目前欧盟和美国已经出手,帮助黑山偿还了部分贷款。
美国传统基金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卡拉法诺(James Jay Carafano)表示,中国的胁迫方式比俄罗斯更为巧妙,对欧洲的安全危害可能更大。
他9月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写道:“在欧洲,中国正在与较弱的民主国家打交道。它做生意的方式破坏了与西方的自由市场竞争。然而,这是一种渗透这些市场的方式,比普京使用的欺凌、威胁和不那么微妙的犯罪侵略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