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即将就任的新国防部长星期三(6月29日)说,对新政府来说,打击激进分子要优先于解决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他说,军方将投资购买快艇和直升机就体现这点。菲律宾新内阁将于星期四(6月30日)宣誓就任。
海牙国际仲裁庭星期二(2016年6月29日)宣布,将于 7 月 12 日在海牙对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发布最后的裁决。很多观察人士预测,裁决将有利于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国会星期二(6月28日)批准增加2016年度的国防开支预算。新增拨款项目包括位于南中国海的纳土纳(Natuna)群岛的军事设施的升级和扩建。纳土纳群岛周边海域与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图上所划的“九段线”海域有重叠部分。
美国一名检察官星期一(6月28日)说,中国官员卷入了前联合国大会主席约翰·阿什(John W. Ashe)的受贿案。去年10月,阿什被纽约联邦地区检察官起诉接受包括中国政协委员、澳门地产大亨吴立胜(Ng Lap Seng)在内的中国商人120多万美元贿赂,以方便后者建立联合国澳门会议中心。
菲律宾候任总统杜特尔特( Rodrigo Duterte) 星期一表示,在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就中菲在南中国海的海事争端做出裁决之前,他不会评论。 预计,仲裁法庭将于7月初做出裁决。 2013年1月,菲律宾就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单方面提请国际仲裁,指控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九段线”不合法。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星期天(6月26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追缉外逃腐败分子的行动中,要“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分歧”,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因为腐败分子主要是逃往西方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中大多数还没有与中国签署引渡条约。
孟加拉国就孟加拉湾海域与印度划界问题提出国际仲裁,后来仲裁庭作出有利孟加拉国的裁决,印度表示接受裁决,两国成功划界。这个案子通常被国际社会当作“两国和平解决领海争端的一个范例”。
菲律宾诉中国南中国海仲裁案的裁决即将到来, 中国前外长李肇星星期四(6月23日)在美国纽约发表公开演讲,批评美国借口安全和自由航行介入南中国海,想“当领导,想当头”。
美国副总统乔·拜登星期一(6月20日)告诫美国下一任总统不要忽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他说,“如果我们不在,中国就会填补这个真空”。他说,美中之间竞争与合作共存。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在同一个场合说,中国是美国面临的五大挑战之一。
中、菲南中国海仲裁案的最后裁决即将到来。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常常被拿来与中、菲仲裁案相比,不仅是因为美国撤出听审,而且美国也坚决表示不承认国际法院的裁决。有分析人士说,尼加拉瓜诉美国案的影响至今存在,因为中国人可以问,既然美国可以不参与、不承认国际裁决,为什么中国不可以?
海牙常设仲裁法庭很快将对中、菲南中国海仲裁案做出裁决,而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将不接受裁决。仲裁庭有多大权威?当事国如何处理? 美国之音将为您分析仲裁经典案例,看其他国家如何对待国际法庭或是国际仲裁的裁决的。
越南军方领导人日前再次邀请中国军舰访问越南的重要国际港口金兰湾,而美军能否进入金兰湾也是美越关系的关键话题。有分析称,金兰湾是越南用来制衡中国的重要筹码,但也有人说,这显示越南并不想激怒中国。
美国国会一个跨党派的委员会在中国“六四”事件27周年之际,致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敦促他解除针对“六四”事件的相关禁令,允许民众公开讨论“天安门”事件,并结束针对“六四”运动前学生领袖的以及那些调查“六四”真相的人员的报复行动。
曾被中国誉为“知华派”第一名的美国教授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日前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过早地抛弃了邓小平的政策。他说,美中关系目前很不好,他还强调中国并不是美国的第一威胁。
随着中国菲律宾南中国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即将出台,美国官员多次敦促中国遵从南中国海问题的国际仲裁。 但是,有美国专家指出,美国自己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让美国很难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敦促中国按《公约》行事。
随着中、菲南中国海仲裁案最后裁决的一步步临近,有关中国如何应对不利裁决的讨论一直不断。有人甚至提议,如果裁决不利于中国,中国应该索性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是也有学者指出,退出《公约》不仅会令中国国际形象受损,也会让中国丧失根据《公约》获得的许多利益。
在最初的仲裁诉求中,菲律宾并没有要求仲裁庭就台湾实际控制的太平岛(Itu Aba)是岩礁还是岛做出裁决。但是,随着案子的推进,也因为台湾的努力,太平岛越来越进入公众的视野。有分析人士指出,太平岛的地位可能会使局势发生逆转。
奥巴马总统将于本月出访越南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与美国之间曾有过沉重的历史。美国总统助理本·罗兹星期二( 5月17日)说,奥巴马总统的这次访问具有象征意义,展示了美国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能力。
中国在南中国海凭借“九段线”提出的“历史性权利”是否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菲律宾对中国提起强制仲裁一案的主要目标,也是国际仲裁法庭在第二阶段的审理(实体审理)过程中需要弄清楚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主要是关于仲裁庭是否有权就此案作出裁决。
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 Joseph Nye)星期三(5 月11日)在华盛顿说,如果中国不接受、不执行南中国海仲裁的结果,将有损中国的“软实力”。他还说,中国在南中国海展示肌肉的做法也在损害其“软实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