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1 恐怖袭击”17周年之际,美国国会一个专案小组的一份最新报告说,美国需要制定新的国家战略来打击在中东以及其他地区“脆弱国家”四处蔓延的极端主义。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新疆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新疆的稳定也因此对中国政府非常关键。与此同时,观察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在新疆的高压维稳政策已经引发维吾尔人的人权危机。另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府在新疆的反恐其实是中国政府的一个“自我应验的预言”。美国之音记者斯洋与我们探讨了这一问题。
“我的公公婆婆, 他们今年分别69岁和71岁。 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家庭主妇,他们的三个女儿、儿媳、以及女儿的丈夫们,他们都是农民,还有他们的孩子,从2017年4月以来,一直杳无音信。我丈夫和我到现在为止也无法找到我的公婆以及整个家庭的下落。”维族人罗珊·阿巴斯(Rushan Abbas)在华盛顿的一个智库说。
美国学者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说,中国目前学术自由的打压已经影响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 Dan Coats)星期二(9月4日)在华盛顿的一个情报与国家安全会议上说,美国“越来越了解中国的企图了”。
在进行了三年的可行性研究和准备之后,上海股票交易所(上交所)和伦敦股票交易所(伦交所)的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沪伦通”)终于有望开通。中国媒体说,沪伦通是深化中英金融合作,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
美国国会星期一(7月23日)就《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草案达成一致。草案中有多项内容涉及中国,包括强化美国和台湾的防卫关系,以及密切关注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强硬行为”。国防授权法还禁止中国参与“环太”军演等。 中国官方回应称,相关条文一旦成为法律,将严重损害中美互信并危及台海的稳定。
英国星期二也加入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行列,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强审查所有可能对英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外企并购交易。虽然英国政府表示这项提案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但是,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中国在英国的投资规模以及中国对英国高科技领域的并购兴趣,这个决定将会影响到中国的投资者。
中国解放军7月18日起正在东中国海海域进行为期6天的大规模实弹演习。有中国媒体说,这是针对“台独”分裂分子“量身定制”的一次演习。
美国国会众议员乔·考特尼(Joe Courtney)星期三(7月18日)在华盛顿的一个智库说,中国正在试图挑战70年来让世界得以繁荣和增长的自由航行秩序。他还说,美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自由航行行动是美国向中国发出的重要信号。如果美国及其盟友能够让这个行动真正做到常态化,中国最后会改变其态度的。
美国国会众议员乔·考特尼星期三在美国智库表示,中国正在试图挑战70年来让世界得以繁荣和增长的自由航行秩序。他还说,美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自由航行行动是美国向中国发出的重要信号。如果美国及其盟友能够让这个行动真正做到常态化,那么这会让中国改变其态度的。记者斯洋介绍了详细情况。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星期二(7月17日)说,他相信中国会公平解决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他还乐观地表示,“未来的日子里,菲律宾人民会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好邻居。”
美中贸易战持续升级之际,欧盟和中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抵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鉴于美国与中国和欧洲都有贸易摩擦,中欧这一举措看似结成了统一战线,联手抗美。
美中贸易战继续升级。中国官员星期四(7月12日)说,美国的行为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但是,美国国会议员说,美中贸易战其实早就开始了,川普总统所做的只是反击而已。在国会最近举行的有关美中贸易的相关听证中,专家们建议,要赢得中国,不仅要“拖住中国,更要超越它。”
川普金正恩新加坡会晤后,美朝随后就落实川金会内容而举行的谈判可谓一波三折。星期四(7月12日)在朝鲜缺席美军遗骸谈判的后不久,川普总统在推特上晒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给自己的亲笔信,强调美朝谈判正在取得“伟大进展”。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川金新加坡会晤“蜜月期”已经结束。
美国五角大楼新任首席信息官戴纳·迪希(Dana Deasy)星期三(7月11日)说,为了全面支持美国国防战略,在信息科技方面,国防部未来将重点发展四个关键领域:云计算、人工智能、C3(指挥、控制和通讯)以及网络安全。
美中贸易战正式打响,美中关系似乎越来越走向敌对。美国学者哈尔·布兰兹认为,中国其实有一个大战略,那就是取代美国,成为主导世界的地缘政治力量。而且,中国现在正在为之努力。美国之音记者斯洋探讨了具体情况。
记者:你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有关西方应该如何反击中国的。 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中都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者, 这可以被看作是美国反击中国的第一步吗? 布兰兹:是的,理解问题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一步。在这里我们要点赞一下川普政府。与前一届政府相比,在谈到中国对美国的威胁时,他们更能直面问题。虽然如此,从制定全面竞争战略,应对崛起的中国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有很远的路要走。这届政府只是制定经济手段来应对中国扩大影响力的努力,而不是强调两国价值观的对比,在这方面,这届政府也没有做好。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是美国是自由的民主国家,而中国是压迫性的一党独裁统治国家。
记者:考虑到中国长期以来从这些机构中获益,不管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布兰兹: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些国际机构秩序更新的步伐不如中国人希望的那么快,不能对中国的崛起做出回应。很多年来,中国基本上一直在等待,希望能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中获得更大的投票份额,但是因为美国国会拒绝支持那个协议,被耽误了几年。所以,我想,中国人越来越觉得,如果现行国际机构无法感受到我们的影响力,我们最好创建自己的机构。第二,我想中国也从美国的治国之道中学习到,如果你是某个国际机构的领导国家,这个国际机构其实可以帮助将你的影响力扩大到几倍。
记者: 你说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也有一个大战略。你是什么时候注意到这点的?而且也提到,在现在这个年代谈意识形态似乎有点过时, 被认为是“冷战思维”,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要谈这个问题呢? 布兰兹:中国人自己觉得他们与美国是在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我们这么说不仅在于他们觉得像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本质上是对中共怀有敌意,还在于美国很担心中国在努力推广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的成功,并将其作为替代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一种模式。中国现在做的是推销他们的成就,这是中共的政策,是中国梦的理念的一部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2017年的中共19大会议上说,中国现在为那些寻求发展同时希望保持独立的国家提供了另一种模式。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