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4月28日突访北京并会见中国总理李强后,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软件(FSD)据传已获准落地,带动股价应声大涨。但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面对中国国产电动车快速崛起的挑战,就算顺利引进自驾软件,在中国的市占也恐难维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4月26日在北京进行访华的最后一天行程,并安排多场高层会面,包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外长王毅等人对话。对于这两场美中高层对话,分析人士各有解读,但都同意,两国在特定议题上的分歧难解。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4月25日举行记者会,公布新内阁国安人事。一如外界预期,赖清德以稳定为优先考虑,沿用现任总统蔡英文的国安班底。赖清德也在记者会上呼吁中方要有自信地跟台湾民选的合法政府展开对话。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AI)4月24日全球同步发布《2023年度人权报告》,对155个国家的人权状况进行评估。在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当天在台北召开的记者会上,中国对外扩张集权主义的种种行径格外受到关注。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秘书长邱伊翎表示,中国跨境监控情势严峻,就连该会在台湾举办涉及中国的活动都遇到有可疑人士全程摄像。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华前夕,中国展开舆论战。4月23日,一名中国外交部官员透过官媒放话称,中方将聚焦“五大目标”,并重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红线,而党媒《环球时报》更不客气地要布林肯放低姿态。
近期中国包括郑州、深圳等10多座城市先后推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希望同步刺激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是希望藉由国资入局,不仅挽救房地产市场,也能顺势推动家电等消费品的销售量,但考虑到市场对于中国房价的预期悲观,目标恐怕不易实现。
中国官方4月16日公布第一季的经济增速同比增长5.3%,优于外界预期,官方说这代表中国经济今年开局良好,尤其规模以上工业年增长6%,最为亮眼。不过,尴尬的是,中国股市同日却大跌,超过700支股票跌停,观察人士分析,这是市场对官方经济数据投下的不信任票。
在美国华府的人权组织中国人权捍卫者(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4月15日发布最新调查报告称,中共加大对公民社会的镇压和迫害。受迫害的人说,中共维权人士等政治犯为“新黑五类”,“株连”其子女和家人,人身骚扰,剥夺子女求学或出国,关进精神病院,手段残酷,无所不用。
伊朗4月14日凌晨动用超过300枚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以色列,尽管具体型号仍未公开,但专业人士表示,近期已有许多证据显示,伊朗大规模发展无人机的背后,有中国供应链支持。西方国家应警惕的是,中国利用提供无人机零部件,支持其代理人在区域冲突中四处点火,让民主阵营疲于奔命。
美国签署《台湾关系法》45周年之际,台湾候任副总统萧美琴(Hsiao Bi-khim)星期六(4月13日)在台北重申,台湾将持续强化国防,展现捍卫主权的决心,因为台湾深知“人助,须先自助”的道理。不过,越来越多的台湾学者认为,《台湾关系法》45年来有效维护了台海和平,但随着中共升级的武力威胁,美国应更明确表明协防台海冲突的意愿,才能有效吓阻中国的侵略野心。
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4月10日公布首波内阁人事,将任命前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出任行政政院长并筹组内阁。不过,外界关切的国安等高层人事尚未发布,包括报载现任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将接掌国防部的消息也未获得赖清德证实。分析人士表示,赖清德的新内阁名单趋于保守稳健,也应能延续现任总统蔡英文的国安路线,不让区域内的友盟国家感到意外。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正在北京访问。多家媒体报道,4月10日,他将会晤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此行的重头戏“马习二会”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虽然马英九行前强调此行是“和平暨友谊之旅”,但台湾国安人士分析,中共在面临国际困局和台湾民进党新政府即将就任之际邀约他,恐怕会把他当作“统战工具”,来与西方和民主国家抗衡。
台湾花莲强震三天来,已发生余震500多次,增加了搜救工作的难度。所幸台湾地震测报中心表示,余震已稳定减少。据官方统计,截至当地时间晚上8时,此次地震已造成12死,1133伤,但因部分山区道路尚未完全抢通,仍有681人受困、10人失联。除了灾损,2000多位失去家园的灾民受到安置,部分人住进台湾宗教团体慈济基金会快速搭建的安置隔屏。
台湾花莲发生强烈地震后的搜救工作进入第二天。截至周四(4月4日)晚间9点,已确认有10死,1099伤,尚有705人被困在山区,当地特搜小组正与天气和时间赛跑,希望尽快将所有人救出灾区。虽然救灾工作仍艰难进行中,不过,也有自行脱困的幸运儿。一对在花莲山区失联超过一天的夫妻告诉美国之音,地震发生时,整个山谷尘土弥漫,让他们差点窒息致死。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东时间周二(4月2日)通电话。对此,中国官媒周三(4月3日)多正面报道,展现对两国关系止跌回稳的企求。中国学者分析,此次拜习通话中,中美两国元首都看得出来,希望稳住双边关系,事实上,中美关系也正从谷底反弹回稳中。不过他们强调,两国仍有难解的根本性矛盾,因此,最重要的管控可能的冲突,不要爆发任何“意外”。
台湾4月3日早上约8点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震中在台湾东部的花莲。全台湾都激烈摇晃。在主震过后的数个小时内,还陆续发生超过60次有感余震,包含多起规模达到6.5级的余震。台湾地质专家说,相较于1999年的921强震,此次花莲大地震的震度更明显。
台湾东部花莲4月3日上午近8时许发生里氏7.2级强震,强烈的震撼吓得不少久经地震洗礼的花莲居民仓皇逃出家门。位于市区的天王星大楼倒塌,一度造成数十名住户受困,而住在邻近该大楼的罗宜晃回到家中看见凌乱的场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台湾海军司令唐华据报本周出访美国,备受国际军事圈瞩目。分析人士表示,唐华此行除象征美台军事交流的升级外,时间点也接近旨在强化第一岛链海上军事合作的美日菲三国领导人高峰会。他们说,面对中国的武力威胁,台湾应积极与周边盟国合作,建立“共同作战图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北京会见多名美国工商业界及战略学术界人士,他强调中美关系要靠人民创造,希望两国各界人士多往来、多交流。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在美中战略竞争方兴未艾之际,笑脸迎接美国商界领袖,显示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但在中共同时强化国家安全,让外商动辄得咎的矛盾政策之下,引商效果恐怕有限。
当中国政府宣示加强布局人工智能(AI)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际,中国经济学家王小鲁发表署名文章,警告AI恐加剧年轻人的就业困境,他因此呼吁各地方政府未雨绸缪,重视“摊贩经济”,因为开放摆摊可提高创业机会。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故前总理李克强三年前就曾提倡过地摊经济,但该倡议对整体经济的助益有限,恐治标不治本。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