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花莲发生强烈地震后的搜救工作进入第二天。截至周四(4月4日)晚间9点,已确认有10死,1099伤,尚有705人被困在山区,当地特搜小组正与天气和时间赛跑,希望尽快将所有人救出灾区。虽然救灾工作仍艰难进行中,不过,也有自行脱困的幸运儿。一对在花莲山区失联超过一天的夫妻告诉美国之音,地震发生时,整个山谷尘土弥漫,让他们差点窒息致死。
花莲男子幸运自行脱困,货车载外国游客出逃
家住花莲的江荣豪4月3日一早和妻子开车帮花莲山地景区“山月村”送水,恰巧遇上地震,被困在山区,并与外界失联超过24小时。
江荣豪告诉美国之音:“我下货下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晃了,然后就听到山崩地裂的声音,很恐怖。”
江荣豪夫妇于4月4日下午幸运自行脱困后,向美国之音谈起遇险和脱困的过程,也是让他这一生难忘的惊魂记。
他说,地震当下,整个山谷尘土弥漫,他们俩夫妻不仅全身都布满土尘,连呼吸都异常困难,这几乎是濒死的经验,让他非常难受,后来发现移动电话跟饭店的卫星电话都全数中断,也让他非常害怕,因为他们完全与山下失联,身陷孤岛的困境。
所幸山月村内还有物资,够他们撑一阵子。受困一整天后,夫妻俩人在隔天上午得知部分道路已顺利抢通,决定冒险挺进下山,顺便让8名同样受困的外籍游客搭了趟“顺风车”,一起脱困。
江荣豪说:“他们(国家公园人员)就上来说,路其实可以走了,只是要下去的话要很小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落石。我们想说,那就是赶快把需要帮忙的人或者想要下去的人,一起把他们送下山。”
然而,并非所有受困山区的灾民都和江荣豪一行人一样幸运。
根据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的最新通报,搜救人员4月4日下午透过无人机空拍画面,在花莲的小锥麓步道寻获一名失联男子,虽然随即挺进抢救,但只见他已被落石击中致死,并将他的遗体移出,使得此次花莲地震的全台罹难者再增1人。
无人机侦查太鲁阁峡谷 成救灾利器
根据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截至4月4日晚间9点的统计,尚有11人失联,705人受困,其中611人是因为山区道路中断而被困在花莲知名景区天祥一带的酒店和活动中心,直到台湾消防署特搜队员搭直升机垂降到当地,才确认具体人数,这些受困者所幸目前安全无虞,当地已经开辟直升机起降场,以便展开运补和人员后送。当地政府也同步抢通道路,以便让这些人脱困。
在台湾地震搜救团队在山区连续两天的救援中,无人机成为救灾利器。在花莲太鲁阁以险要峭壁闻名的“九曲洞”景区,有24名游客在地震发生时紧急躲进隧道避难,搜救人员后来就是靠着无人机发现他们,传回他们的影像,确认他们的位置及人数,然后展开精准的救援行动。
台湾内政部长林右昌4日下午以中央灾害应变中心指挥官身分飞往花莲勘灾,他在简报中表示,空中作业的难度主要基于太鲁阁峡谷的地形恶劣,就算用无人机,讯号传递仍有困难,这也会影响侦查进度。此外,未来几天的气候和雨势也会影响直升机的空运。
林右昌说:“我刚刚搭乘直升机来的时候,在空中我们其实盘旋了非常多圈,(因气候因素)下不来,最后是另外找降落地点,如果天候允许我们就会进行相关作业。”
根据台湾气象署的最新简报,未来几天花莲山区的降雨机率升高,局部地区将出现较大雨势。另外,由于余震不断造成土石松动,搜救人员也必须严防降雨可能造成进一步的落石坍方。
台湾灾害防救体系见成效
虽然此次花莲地震规模之大、震度之强,直逼1999年的“921大地震”,但所幸目前造成的灾损和伤亡相对有限。截至4日晚间,北台湾的新北市灾害应变中心已经由一级开设降为二级,基隆市也已解除三级开设,灾区救援的工作目前仅集中在花莲重灾区。
在台北市的台湾大学地质系特聘教授吴逸民表示,这次震灾伤亡相对较轻的主原是,此次震中位于东台湾的“海岸山脉断层系统”,人口密度远低于921大地震时、“车笼埔断层带”所在的中台湾地区。
另一方面,921大地震夺走台湾2000多条宝贵生命后,台湾接受了惨痛教训,20多年来持续精进的灾害防救体系,也被视为在此次地震中展现成果。
美联社4日分析指出,台湾有出色的防震准备,让地震对于这座高科技岛所造成的损失相对有限。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也指出,台湾对地震的准备优于美国西岸一些地震多发地区。
国际更关切的还有台湾享誉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如何防震。
在北台湾新竹的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其所生产的高端芯片在全球的市占率高达9成。台积电在地震发生时曾经一度紧急停产并疏散人员。不过根据台积电3日半夜发布的新闻稿,主震发生后的10小时内,设备复原率已超过70%,新厂复原率更高达80%。
对此,在北台湾新竹的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研究总监杨瑞临表示,台湾半导体厂商很早就针对潜在自然灾害做好完整的因应措施,标准作业程序也非常到位,因此有办法确保员工安全,并在12小时内恢复生产。
杨瑞临告诉美国之音:“现在台积电非常多的厂房耐震性都达到7级,昨天(4月3日)整个台湾地区从北到南大概(震度)都是5的上下,对于台积电的半导体厂房来讲,耐震性是非常足够的。”
防灾专家:地震防范“没有准备好的一天”
然而,面对难测的天灾,台湾的防灾工作永无止境。
在花莲的东华大学理工一馆在地震发生时发生火警,火势延烧超过20小时,初估损失逾4亿台币(5600万美元)。
东华大学校长徐辉明4月4日在接受媒体访问坦言,校内虽有火灾标准作业程序,却不足以应对此次包含地震、化学物质及火警的“复合型灾害”。
此外,当地花莲县消防局配属的化学消防车数量不足,邻近县市也因道路中断而无法及时派车支援,因此迫于安全考虑,校方最后只能在安全监控下,让实验室里的化学物质持续烧完。
一位因职务因素不愿透露姓名的灾害防救专家告诉美国之音,此次地震后,台湾仍有许多防灾工作值得检讨改进,例如,花莲女中在震后发生校舍塌陷,钢筋外露,代表台湾政府推动已久的校园耐震补强工作仍有改善空间。
他说,这次震后,台湾各地出现的移动电话断网现象也暴露出台湾的通信韧性有待加强,而且不仅是民间通讯,台湾消防体系现有的卫星电话及微波通信设备曾在国际间居于领先地位,但日本在1月初能登半岛地震的救灾中已经用上更先进的“星链”系统,但台湾在这方面却还未跟上最新的科技,因此,他说,从灾害管理的角度来看,不仅台湾,全世界的防灾准备“永远没有做完的一天”。
(美国之音特约记者林乃绢对此文亦有贡献)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