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当局不仅在新疆和西藏利用所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中心”进行强迫劳动,还通过国家主导的劳工计划,将大规模“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全国各地。中国政府对此报告予以驳斥,称其“毫无根据”和“完全错误”。
对于祖拜拉·沙姆斯丁(Zubayra Shamseden)而言,每年二月的第一周都充满悲痛。这不仅是因为她在近三十年前失去了亲人,还因为她认为中国对维吾尔人的高压政策仍在持续。
华盛顿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建议美国在对华政策中更加重视人权,认为美国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不应以基本自由为代价。报告认为,如果新一届美国政府不与盟友携手应对中共对人权的威胁,那么会带来严重的安全、经济和人权后果。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国坚决拒绝“毫无依据的抹黑”。
联合国人权专家星期二(1月21日)呼吁泰国立即停止可能的将48名维吾尔男性遣返回中国的行动,并警告说,如果这些维吾尔人被强行送回到中国,他们面临酷刑和其他不人道待遇的严重风险。此前,一位美国国会领导人在给泰国驻美大使的信函中也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名的国务卿人选美国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 承诺将向泰国施压,以阻止自2014年以来因逃离新疆而被关押在泰国的48名维吾尔人遭遣返。
中国政府11月底悄然拆除了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热比娅大厦,这座地标性建筑在保密的状态下被夷为平地。
美中两国上星期达成罕见的囚犯交换协议,三名美国人获释,而中国则换回了几名在美国被判犯有间谍罪和其他罪行的中国公民。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人质外交”的全球辩论。
2024年11月27日,大众汽车 (Volkswagen)宣布将退出其在中国新疆的运营,理由是“经济原因”。该公司将位于乌鲁木齐的工厂和位于吐鲁番的测试赛道出售给了中国国有企业上海机动车检验认证中心(SMVIC),标志着其在新疆的全面撤离。人权专家说,这是维吾尔人的重大胜利。
流亡海外的维吾尔人指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实施更强硬的政策,并称其领导下的镇压措施比前任更为严厉。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临近,维吾尔裔美国人敦促美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应对中国的新疆政策,关注新疆地区维吾尔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权遭受严重侵犯的问题,同时关注美中关系的发展。
新疆一座新开放的博物馆展示了拥有1700年历史的墓葬,因其将古代历史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荣获2024年缪斯(MUSE)设计金奖。
中国本周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举办了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主办方表示,来自208家知名媒体组织的500多名与会者参与了此次为期三天的活动,峰会由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和新疆地方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
在美国对与新疆强迫劳动有关的中国公司实施制裁之际,美国鞋业巨头斯凯奇 (Sketchers) 因在该地区开设新店而受到批评。
中国商务部上周宣布对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的母公司PVH集团进行调查,指控其“无端抵制新疆棉花”。这一罕见举动是在有关PVH集团遭到“涉嫌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危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举报之后做出的。
本周标志着维吾尔经济学家和人权倡导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被中国当局判处无期徒刑的十周年纪念。这位曾担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学者,因其倡导维吾尔人与汉人对话、促进民族团结而广受赞誉。然而,2014年9月,他因所谓“分裂国家罪”被判无期徒刑。
她说:“我们不能被沉默。如果我们不发声,谁会呢?看到非维吾尔人站在我们这一边,激励我继续为自由、正义和人权而战。”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8月27日星期二发布了关于新疆人权状况的更新报告。根据报告,联合国人权团队于今年6月访问了中国,并与当局展开了对话,重点关注反恐政策和刑事司法系统。
全球言论自由倡导组织--查禁目录(Index on Censorship)将在下一期出版刊物中重点介绍全球科学家和科学界遭受压制的情形。多年来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不断消失的一个国家就是中国,尤以维吾尔族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失踪最为显著。
42岁的美国维吾尔活动人士塔依尔·伊明(Tahir Imin)告诉美国之音,他最近获悉,他在新疆的六名前商业伙伴因涉嫌企图分裂国家而被判刑。
在过去的三周里,39岁的维吾尔蜂蜜制造商希尔艾力·阿不都热伊木(Shirali Abdurehim)一直被拘留在伊斯坦布尔的移民拘留中心。他在这座城市与他人共同拥有一家蜂蜜企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