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13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徘徊于毛邓路径之间,今日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共建政以来的高光时刻,也是红色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夸耀的时期。尽管习近平仍不时表示会继续改革开放事业,但从他的第二个任期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已经进入历史了。

令人困扰的是,中国为什么要告别改革开放这样一个看似成功的发展路径?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中国社科院马列研究所前研究员丁学良认为,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自由世界交恶,是习近平既对邓时代恋恋不舍,又不得不大踏步回归毛时代的根本原因。只有充分认识习领导的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对决的决心,才能充分理解习时代恢复供销社、人武部,力推国进民退和统制经济,强调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真正用意。

邓小平把毛泽东的战备打仗极变成和平发展极

毛泽东逝世后的1970年代末,重新出山的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一次非常重要的的工作会议上发表内部讲话,其大意是,目前看来,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因此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面。邓小平强调,未来中共的发展主调有两个:一是和平,二是发展。即使发生战争,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经济发展。

丁学良说:“这个判断太重要了,它彻底颠覆了毛泽东时代‘要准备打仗’,‘要准备大打、早打’,‘打完了再建设’的论断,把战备打仗极变成了和平发展极。”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主调,1978年12月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路径,当时的官方说法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邓小平时代的开始。

近十年后的198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总结出所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后不久的中共十三大将其确立为“党的基本路线”。即便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之后,邓小平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

习近平以“安全与发展”取代了邓小平的和平发展极

邓小平不会想到,“一百年不动摇”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在他身后20多年就出现了变化。丁学良认为,逐渐告别改革开放为特征的邓小平时代的习近平新时代出现了以下三个明显变化:

“第一,继早期毛泽东时代之后,美国又成为中国的头号敌人,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成为美国的帮凶。第二,中国的主旋律不再是和平发展,而是再次回到毛时代的准备打仗。第三,在中国面临的明显或潜在的危险中,台湾问题被看作是最迫切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从未正式官宣结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甚至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还重复了一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说法,正如他偶然也重提“改革开放”一样。但是习的报告通篇突出“安全”,强调“斗争”,要求“统筹安全和发展”。

斯坦福大学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国光指出,这就意味着“安全”至少与“发展”并列为中心,而“斗争”则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手段。

过去10年来,中国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之所以令人眼花缭乱,主要是政策的不连贯,一直在毛邓两种路径之间摇摆不定。观察人士大都同意,至少从习近平第二个任期开始,中国社会急剧左转,力图跳过邓时代,直接实现与毛时代的对接。

丁学良对此的解释是,只要中共最高决策层把斗争和战备作为头号关心的大局问题,那么很自然的,他们能够获得启发、灵感、智慧、或者战略方面的参考以及灵魂深处找到共鸣的来源首先是毛泽东,而不是邓小平。

他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要素实际上都是毛泽东生前反复强调,经常提醒, 并在实践层面上做过多次的事情,比如重新探讨统购统销,恢复中央社会工作部,通过战争国防动员法,以及强调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等。”

中国正在稳步走向战备体制

尽管习的新时代尚未完全回到毛时代的准备打仗,但丁学良认为,中国正在稳步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他提醒人们注意下面的事实:

“为什么这些年来北京反复让各个领域尝试,如果台湾海峡、钓鱼岛或者朝鲜半岛局势生变,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中国会在哪些方面被它的对手卡脖子,会有哪些反制手段。这些都来自于毛泽东的一个最基本的战略思想:要准备打仗,要准备大打。”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十年前提出的中国向“向何处去”的问题近来在网上热传。他说有两种可能的路径摆在中国决策人面前: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半统制经济的穷途。

丁学良认为,中国走什么路不是领导人头脑发热的选择,而是中国基本国策的主旋律所决定的必然归宿。只要北京把中美交恶视为不可避免,把战备提到议事日程,就必然要抛弃邓小平交好美国和西方,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改革开放战略。

他说:“当民营经济占据了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时候,当形势紧张时,你不能下一道命令,让民营经济马上转入战时体制。
但是在国营旧体制下,开个会下个命令就行了。这就是为什么
现在大的国企又恢复了人武部体制,这就是备战用的。”

无所不包的国家安全目标

按照中共官方的解释,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015年设立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习近平告诫全党: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丁学良指出,中共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两大目标,把安全放在发展之上,国家安全就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

他说:“一旦国家安全与民间自由发生冲突,国家或政府就要剥夺民间包括个人和民营企业的一部分权利,暂时剥夺他们的一部分自由,以维护至高无上的国家安全。”

根据丁学良的观察,每年4月份,全中国大陆至少在大中城市里面,都要进行长达一周或一个月的国家安全教育。其中不仅包括其他国家所说的核心国家安全,还有一些在其他体制下绝对不会触及的所谓安全,比如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等。

总之在国家安全的旗号下,中共不能把任何一个领域让民间自作主张,避免一旦发生战争时,内部与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颠覆中共政权。

丁学良说:“现在北京对国家安全的定义是无所不包的国家安全,逐渐呈现战争动员体制的特征。未来几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仇视、敌视、藐视美国的氛围,准备同美国及其盟友进行经济、技术、意识形态、及交通能源方面的对决,准备打仗。”

评论区

相关内容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全球驾车撞人恶性事件频发 折射出哪些问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1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