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32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孙韵:北约峰会与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和夫人在白宫欢迎前来华盛顿出席北约峰会的欧洲与各成员国领导人。(2024年7月10日)
美国总统拜登和夫人在白宫欢迎前来华盛顿出席北约峰会的欧洲与各成员国领导人。(2024年7月10日)

编者按:这是孙韵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人峰会本周在华盛顿举行,北约32名成员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并发表《华盛顿峰会宣言》,称中国是俄乌战争的“决定性助推者”(decisive enabler),继续对欧洲和对跨大西洋安全造成系统性挑战。中国当局则抨击北约宣言“充斥好战言论”,对中国“充满挑衅、谎言、煽动和抹黑”。

本次峰会有五大议题:支持乌克兰;强化威慑和防御能力;提高(国防)工业生产和能力;扩大北约伙伴关系;确保成员国履行关于防御能力和共同防御的承诺。乌克兰战争久拖不决,中国在印太地区对北约带来的挑战不断,北约的内忧外患似乎有增无减。

中国对北约存有敌意

中国对北约一直以来存在强烈的不信任感以及敌意。这首先是因为北约作为军事集团被北京认为是冷战的产物,也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军事工具。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30多年以来,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在美国主导下“不断东扩”,把俄罗斯“逼到墙角”。 在乌克兰战争的起源问题上,中国始终认为北约东扩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利益,违背了“共同、综合、可持续安全”的原则。中俄目前在国际关系中“结伴不结盟”,对于俄罗斯的安全困境,中国感同身受。

由此及彼,“亚太地区北约”或者“东北亚地区小北约”是中国外部安全的梦魇。如果美国将北约的经历复制到中国周边,在中国周围形成类似北约的包围圈,通过条约和同盟义务将中国周边国家整合进入新的地区集体安全架构,那么中国将落入类似俄罗斯所面临的安全困境,孤掌难鸣、众寡悬殊。

再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并没有对北约的外部干涉产生任何积极印象, 反而认为北约“把军事干涉的黑手伸向中东、非洲等地区,让多国陷入战乱”。2003年到2014年,北约在联合国授权下主持了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帮助阿富汗政府维持国内安全。2011年,北约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授权下开始执行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从北约的角度来说, 北约的军事干预是这些国家内部战乱的结果而非原因,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北约的军事干预以及后来的西方政治介入并没有使得这些国家恢复安全和稳定,反而造成内部的分裂与混乱。

同时,中国同北约有非常现实的历史恩怨。1999年5月初炸馆事件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导弹轰炸,虽然导弹是美国的,但是中国一直把账算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头上。在互联网上,1993年银河号事件、1999年南联盟炸馆事件和2001年的南中国海撞机事件被认为是新中国三大屈辱历史。自此以后,中国对北约的敌意就没有消除。

北约加强印太合作,聚焦中国挑战

近年来,北约在印太方向的发展更加使得中国同北约的关系雪上加霜。在中国的语境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地理上本不同中国接壤,在现实中也不应与中国发生安全上的矛盾或者联系。但是这一趋势在近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2022年北约马德里峰会宣布了北约新的战略概念文件,将印太定义为会直接影响欧洲-大西洋安全的地区,从而提出需要加强与印太地区伙伴的对话与合作。北约目前在印太地区拥有四个伙伴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 从2022年开始,四国的领导受邀参加北约首脑峰会。

北约存在向印太地区发展的多重动因。考虑到美中大国竞争的背景,印太地区对北约成员国的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北大西洋公约》的核心条款是其第五条共同防御条款,既针对某一成员国的武装攻击等同于针对所有成员国的武装攻击,在美中大国冲突日渐清晰的条件下,北约成员国自然要考虑如果美中发生冲突,那么是否会延伸为所有北约成员国同中国的冲突。

就北约的最基本概念而言,北约对中国、乃至美中主要竞技场印太地区的关注是势在必行的。即便是在美中没有冲突的条件下,印太地区的北约伙伴国是同北约成员国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民主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对传统国际秩序的挑战忧心忡忡,因此主动寻求同北约的沟通、对话、交流从而加强对共同价值观的确认、理解以及相互支持,也是应有之意。鉴于此,北约印太政策逻辑是清晰的,理由是充分的。

此次北约峰会中,分析人士最为关注的中国方向有至少三个要点。首先,在北约峰会召开的同时,中国同白俄罗斯在邻近波兰边境地区进行了 “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虽然此次联训以执行反恐行动任务为背景,且被中国外交部澄清为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但是其时间、地点和政治意味都异常明显。“中俄白三国轴心“因此吸引了相当的注意力。

第二,鉴于乌克兰战争仍然是此次北约峰会的重中之重,中国在援助俄罗斯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北约成员国和伙伴国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从今年初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核心关注在于中国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以及生产能力的支持,欧洲国家对于中国“两边通吃“的立场日渐不满。此次峰会之前,就有若干欧洲高级外交官表示中国不可能在援助俄罗斯的同时还指望继续获得来自欧洲的善意。进一步说,如何有效阻止以及削弱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是北约盟国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制裁是不可避免的选项。

第三,去年8月拜登总统在戴维营举行的美日韩三边峰会音犹在耳,此次日韩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北约峰会。考虑到峰会日程以及美国总统选举的进展,新的美日韩三边峰会此次可能性不大。但是日韩作为印太地区国家对北约的参与日渐深远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中国的偏好如何,北约都将是印太地区不可消除的现实存在。中国的对美政策、对俄政策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切实影响北约与中国的关系。

  • 16x9 Image

    孙韵

    孙韵是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中国项目主任,布鲁金斯客座研究员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