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24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中国出生率跌至43年来最低 人口负增长迫在眉睫


北京市民带着孩子在一处商业大楼广场上游玩。(2021年5月10日)
北京市民带着孩子在一处商业大楼广场上游玩。(2021年5月10日)

近年中国连续开放生育政策,但未能扭转出生率偏低的状况,2020年的出生率更首次跌破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两个数字都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外界认为,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正在步入尾声。就连体制内的学者也认为,实际上中国已经踏入人口零增长。

中国出生率跌至43年来最低 人口负增长迫在眉睫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2:49 0:00

中国统计局11月中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创下自1978年来新低。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同样是1978年以来历史新低。

中国一名基于安全考量要求匿名的人口问题专家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对于中国出生率近年来首次跌破10%并不感到意外。

这位人口问题专家说:“中国在1991年的总生育率(每名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就已经降到了更替水平(生育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总人口保持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态势)。从那以后已经持续了30年在更替水平以下。现在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已经基本上到了26岁27岁了,生孩子肯定就会再晚一点了吧。15到59岁的育龄妇女现在只有3.4亿人左右,最高的时候,在2009年大概是3.8亿。低生育率时代出生的人现在正好成了生育的主体,也就是20到34岁的人。20到34岁的育龄妇女大概现在只有1.5亿左右。”

近年来,中国连续开放生育政策,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旅居美国纽约的创办人陆军向美国之音表示,这并不能改变很多中国老百姓的固有观念。

陆军说:“国人经常都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少生优生,这种洗脑的效果明显而根深蒂固。今天当局突然又说要鼓励生育,很难改变人们心目中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年轻人考虑生孩子,他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可能就是共产党过去几十年这种少子化宣传带来的一些影响。”

成本高昂老百姓对生小孩却步

房价高企、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使不少中国人对生小孩却步。

“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陆军. (陆军提供)
“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陆军. (陆军提供)

陆军说:“住房房价涨得特别离谱,对年轻夫妇来讲,要添加一个孩子生二胎三胎,房子会不够住,不管买房也好租房也好,负担非常重,到孩子上学,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去到好的学校,那你就得买学区房。幼儿托养的机构远远的供不应求,原因之一就是托幼机构的开设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即便是民间资本想要开设幼儿园托儿所,势必要通过行政审批。开设幼儿园的成本很高,最后都转嫁到了这些孩子的父母身上。中国大陆医疗成本也是不堪负担的一个状况。”

人口学专业期刊《人口研究》指出,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严重抑制民众的生育规划,11月及12月出生人口比开放二胎政策的2015年同期减少45%以上,说明相当规模的人群从疫情爆发后,有意识地减少了怀孕。

陆军说:“要生孩子的话, 怀孕期间要多次去医院进行孕检,在生产之前还有产检,还要去医院住院。这样的一个频繁去医院的状况使得很多年轻的夫妇有所顾虑,就是会否在这个过程当中感染新冠病毒,不排除就有一些年轻夫妇会推迟自己的生育计划。”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说,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育活动,包括年轻人经济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疫情带来的社会活动限制措施影响了社交以至婚恋。外界相信,疫情对出生率的影响会反映在2021年的人口相关数字。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国国家卫健委曾解释,三孩政策不是简单从二孩到三孩的数量调整,更重要是全面部署配套支持政策。有关措施聚焦群众关切,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

根据有关决定,相关措施包括取消社会抚养费即是以往的“超生罚款”、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并实施有利女性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等。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人口问题专家相信,目前当局还在摸索如何完善三孩政策。他说:“你比方说延长产假,给丈夫照顾假,这在我们过去的法律里面已经适当的做了一些规定了,但是现在够不够可能还是要进一步研究。同样的,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要给年轻人照顾小的和照顾老的照顾假,怎么去建立给生育者现金补贴。我们还得不断完善、建立。可能我们更需要创建新的适应于年轻人生育孩子的政策与措施。”

“北京益仁平中心”的陆军估计,鼓励生育涉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学童义务教育、免费餐食、大幅免税,都与政府的财政开支挂钩,实施起来面临很多阻力。他说,曾有测算,在中国要养育一个孩子成人需要投入100万成本,认为除非当局愿意把这笔钱拨给父母,否则老百姓很难有动力生更多孩子。

陆军说:“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生育一个或两个子女的负担已非常重,能够负担三个子女的养育和教育的家庭已非常少了。也有些人会说,可能在农村地区养育教育成本相对低一些,可是现在中国的户籍制度以及对于来自农村的人口这种歧视,使得农村孩子要到城市去读书几乎是不可能。农村进城的务工者没法带子女到城市去,造成了很多留守儿童的问题。那他们会有很强的动力吗?我觉得不会有。”

中国或已踏入人口负增长

2021年还没有结束,但有评论根据各地媒体对今年出生人口的报道分析,认为2021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可能比2020年更低,可能只有1000万左右。

资料照:北京天坛公园里的老年人和他们的独生子女的孙辈在锻炼身体。(2011年10月25日)
资料照:北京天坛公园里的老年人和他们的独生子女的孙辈在锻炼身体。(2011年10月25日)

2019年中国死亡人口为998万,2020年的死亡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由于老龄化趋势持续,有理由相信,2020年死亡人口已超过1000万, 因此未来一两年,中国有可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比原先部分专家所预测,2027到2030年会迎来人口负增长,大大提前。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则表示,随着医疗水平进步及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死亡率往往也会维持在低位,单凭2021年的出生数据,很难说中国人口负增长已提前来临。

陆军则认为,官方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陆军说:“当局的这些统计和调查数字其实完全不可信。生育率数字给人动手脚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在人口普查过程当中,有些地方当局它为了挣官员的职位或者国家提供的补贴,有可能会虚报出生人口和实际人口,真正的出生人口可能更低,而且这种情况肯定不是2020年才有,而是过去不知道多少年已经存在了,人口现在是否已经进入了负增长,已经进入了多少年,这是很难讲的。”

长期关注中国人口政策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曾出版专著,质疑官方统计数字的真实性。

中国统计局曾公布,2000年到2019年,中国总人口增加了1亿3千多万,但易富贤对美国之音表示,按照他的推算,这段期间中国的真实人口增长约为4000万。他又以2018年为例。官方声称当年有1520多万人出生,但他认为实际出生人数只有1000万。

人口学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
人口学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

易富贤说:“中国人口在2018年已经在负增长了,已经在减少了。中国政府不承认。实际上,中国的人口危机比官方公布的要严重得多。”

要求匿名的中国人口问题专家承认,基本上中国已踏入人口零增长。

基于安全考量要求匿名的中国人口问题专家说:“2020年中国的出生人数,不按人口普查,按照年终统计来说,1202万人,(2019年)死亡人数998万人,净增长也就是204万人,204万人相对于14亿人来说基本上可以认为它已经进入了零增长阶段了,所以真正的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也就在未来一两年的事了。我自己还有个看法,不要把人口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看成是一个点。2021年零增长了,以后就出生(人数)永远少于死亡了。如果说三孩政策能产生比较好一点的效果,明年的出生人数能增加一点的话,我觉得可能不一定。”

在这名学者眼中,人口负增长是一把“双刃剑”。他说:“负增长肯定会加剧老龄化。负增长也会减少劳动力人口。这是肯定的。如果中国总人口数量能适当减少一些,可能它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对整个资源环境的压力,可能也会有正面的影响。”

中国人口负增长既是社会发展重要转折点,也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由于劳动力规模和生产力等存在变数,有分析认为,人口减少过快可能严重影响中国GDP增速。

陆军:中国必须开放更多“禁区”

“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陆军认为,中国当局就鼓励生育有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开放更多禁区。

陆军说:“生殖辅助技术像‘冻卵’,现在中国的政策还是非常严,还有‘单身生育’。越来越多的独身的男性或者女性希望有孩子,但是在中国,‘单身生育’仍然是一个禁区。如果这个能放开的话,那么女性就会有更多选择。譬如说,她不一定需要结婚才能有孩子。她可以保留自己独身的生活方式,同时又可以有自己的子女。同性恋在法律上来讲,如果他或她没有婚姻配偶的话就是单身。这些同性恋人士有些也希望能有子女,但是在中国法律是不允许的。如果这部分能放开的话,可能会有更多单身男性或女性能得到自己的子女。”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