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46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中国智囊称中国经济已成功转型


图为中国上海一个港口附近的叉车正在搬运集装箱资料照
图为中国上海一个港口附近的叉车正在搬运集装箱资料照

由北京经济智囊机构国际金融论坛(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简称IFF)发布的《2015IFF中国报告》试图反击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负面看法,宣称中国在维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已经成功地从计划性经济转为更为市场化的经济,从接近出口导向型和农业型经济转向制造业和当前的服务业导向型经济。报告说,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门类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制造业门类。

中国智囊称中国经济已成功转型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4:13 0:00

报告作者更认为,中国当前领导层有信心能让中国经济从以不平等、污染和腐败为代价的增长中再度蜕变,在对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和地方债务等加以管控的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过,报告承认,全球经济疲弱将会使转型更为艰难。

同时,这份汇集了20余名高层决策者意见的报告在谈及政府债务这样的内部问题时,引述中国财长楼继伟的话说,中国累积如山的地方政府债务尽管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仍然“可以管控。”

中国当前的经济数据并不好看,不少分析意见认为,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动能。

彭博社星期二(6月9日)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写道,中国持续数月的进出口跌势已经呈现出外需疲弱,内需不振的腹背遇袭的境况,更不要说空前的股市泡沫正在掏空其金融系统。

这或许只是一家之言,但有关增长放缓可能导致转型受挫的担忧却是普遍的。

中国金融论坛研究院院长萧耿在《2015IFF中国报告》发布会上说,有关中国经济的评论大多低估了其改革和韧性。(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中国金融论坛研究院院长萧耿在《2015IFF中国报告》发布会上说,有关中国经济的评论大多低估了其改革和韧性。(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院长萧耿星期二(6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说,纵观过去35年有关中国经济的评论,大多低估了中国在经济上所作的改革,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他说,IFF希望借其年度报告,使外界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的改革能力和韧性。

萧耿说:“我认为评估中国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国家政府系统如何创造出有利于可持续性、包容性,以及有创新能力的增长的基础设施。这正是习近平主席在过去几年间所做的,即在公共领域推出了众多举措。”

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一些美国中国问题学者对该报告做了简短评论。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学者尼古拉斯•拉迪批评IFF报告未能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型的阻力所在。(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学者尼古拉斯•拉迪批评IFF报告未能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型的阻力所在。(美国之音萧洵拍摄)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对该报告在增长模式转型和国企改革等方面的评估做了直言不讳的批评。他指出,有关中国增长倚重于出口驱动的判断早在8年前温家宝主管经济时期已提出,而该报告则未能指出导致转型缓慢的症结所在。他说,人们普遍认为转型缓慢,而有关裙带利益的谈论也很多,但这些在报告中都未深入涉及。

有关国企改革,拉迪指出报告基本未涉及国有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缺乏有效性。

拉迪说:“如果不能明确指出问题根源及效率的退化,很难实施结构改革。因此,报告大谈结构改革,却疏于点明都做了何种改革。”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中国经济问题学者鲍泰利教授(Pieter Bottlier)对萧耿一方面言及市场经济,一方面维护中共政权对于国企进行管控的逻辑提出质疑。

萧耿则对习近平在国企管治方面的举措进行了辩护。他说,习近平的态度是,为国企工作不能拿高薪,不能腐败。至于鲍泰利所指的潜在逻辑上的矛盾,萧耿称,未来除少数国企由国家掌控,多数最终转为私营控制后,便不再有这方面的矛盾。

美国之音就中国决策者是否已经在国企改革,以及对付裙带利益方面有具体切实的政策举措提问,萧耿说,举措即为“问责”,就是党对国有企业的主管进行管控,其主管实为官员,因而应循与官员相同的约束,即低薪资,同时受纪检部门的监管。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