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55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BNO签证两周年调查: 港人属“政治难民” 三成人未适应新生活 三分之二人不清楚支援措施


英国港人教育组织“时代公民教育平台”成员钟剑华(左)与黄伟国(右) (网上截图)
英国港人教育组织“时代公民教育平台”成员钟剑华(左)与黄伟国(右) (网上截图)

一群学者受委托就BNO签证移英港人作调查,发现仍有不少人未适应新生活,需要在融入方面多加协助,甚至有约两成受访者表示,在生活开支上极度或高度需要帮助,但知道支援措施的人却不多。

英国给予香港人的BNO签证开放申请两周年,已经有超过14万人的签证获批。有调查发现,近七成的BNO签证人士受访者因为香港政治环境、自由或人身安全考虑移居英国。有三成受访者仍未适应英国生活,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不知道英国政府或市议会提供的支援措施。

调查由英国港人媒体《追新闻》连同英国港人教育组织“时代公民教育平台”(Citizens of Our Time Learning Hub,COOTL)合作进行,在去年11月邀请BNO签证移英港人填写问卷,共收回822有效回应。他们在星期二发布“政治难民自强不息:BNO签证2周年调查”报告。

“政治难民”身份

在结果中,接近一半受访者表示因为香港政治环境移居英国,超过两成指是因为自由或人身安全考虑。此外,超过四份一受访者就表示,移居是因为教育或子女发展需要。因为香港经济环境或防疫措施而移居则不足百分之三。

时代公民教育平台成员、学者黄伟国表示,16岁到70岁以上的受访者都认为政治环境是主要因素,因此在调查结果以“政治难民”作主题。

受访者认为,2019年“7月21日元朗袭击事件”、“8月31日太子站袭击事件”以及“6月12日警方镇压立法会外大型反修例抗议”是最值得香港人纪念或承传的日子。

另一名时代公民教育平台成员、学者钟剑华表示:“香港过去来到英国的十多万人,十多万个签证(申请者),主流都是因为政治原因而要离开香港,这个说法应该没错。当然,是否难民就视乎大家如何适应。”

钟剑华又指,不少港人担心子女在香港接受爱国教育,他认为在未来一两年移居英国的趋势会持续。

不清楚支援措施

在调查中,有三成受访者表示仍未适应英国生活。大约一半受访者表示有四项主要的需求,包括了解英国社会习惯及融入社区、医疗服务、英语会话、工作机会及求职技巧。调查亦发现,有约两成受访者表示,在生活开支上极度或高度需要帮助。BNO签证申请者无法取回强积金,亦影响他们的财政状况。

即使英国政府投入数以千万英镑的资源欢迎香港人,调查发现知道有相关计划、以及有参与的人并不多。接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不知道英国政府或市议会提供的资助,而六成受访者不知道或没参加过融入活动。少于两成受访者曾经报读英国政府提供,针对⺟语并非是英语的人的英语课程。

少于六成的受访者听说过主要由香港人设立的互助团体的计划,而只有约四成受访者知道有教会或宗教团体向香港人提供支援。

钟剑华说:“很多人不知道有一些其他的途径可以求助,我知道来到英国的朋友都互相支援,特别是留意一下这类的香港人,尽量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援。”

不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香港人都对英国政府提供的支援感到满意,有超过八成受访者在五分为最高的满意度中,给予三分或以上。

大学学费受关注

受访者中中有多于一半是育有正在就学子女的家长或本身是学生,受访者最关注的头三个教育议题包括“如何承传香港的文化/历史”、“子女对新学习环境的适应”以及“大学学费”。学者指,BNO港人子女升读大学,需要缴付国际学生学费,担忧负担沉重。

学者黄伟国说:“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我调查中,很强调承传香港文化、语言各方面都是一个很重要关注的课题,担心小时候跟家人搬来英国、读了几年书后已经不太记得如何说广东话,或者宁愿说英语也不说广东话这种情况。”

调查亦邀请受访者以文字写下来英生活后的感受,在460位愿意留言的受访者中,171位留言属正面,回应包括享受英国有自由、人权及开心的生活,以及融入本地社会。181位留言属负面,多为描述感到孤独、不习惯英国生活、担心个人财政与生活开销、不适应冬天寒冷多雨及昼短的日子、语言障碍等问题。

黄伟国说:“这次我们的研究证明了一点,香港人来到英国是很积极地希望投入英国社会,虽然他们很挂念香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想找工作,想改善自己英语,想多了解英国的历史文化,我觉得英国政府在这方面花的钱是没有浪费的。任何地方,当你有很多新移民来到,帮助新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对接收国家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我希望调查能令英国政府在明年或后年有否需要继续提供资源上,能够有一个参考的意义。”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