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8:00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东盟外长会对南中国海冲突及美中对立感到棘手?


资料照片: 2024年7月24日万象第57届东盟外长会议期间装甲车旁的老挝军人
资料照片: 2024年7月24日万象第57届东盟外长会议期间装甲车旁的老挝军人

第57届东盟外长会议即将召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国外长王毅将出席。观察人士认为,随着美中对立加剧,东盟可能会重申其中心性以维护区域利益。

另外,观察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在俄乌及加沙战争中的影响力增强,美国或许会避免在会议中对南中国海议题采取强硬立场。

根据东盟官网最新消息,东盟资深官员会议(SOM)已于星期三(7月23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就包含老挝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优先事项、东盟对外关系,以及即将展开的第57届东盟外长会议(AMM)、部长级会议(PMC),和相关会议的筹备工作进行磋商。

所有东盟成员国、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副秘书长均出席这场会议,东帝汶作为观察员参加。

此外,东盟外长也于周三陆续抵达万象,准备召开于周四开始为期三日的第57届东盟外长及相关会议。

在东南亚各国准备召开年度会议之际,缅甸内战已进入第四年,但依旧无歇止迹象,中国和菲律宾也于今年在海上爆发数次激烈冲突,直到最近就南中国海争议岛礁运送补给等问题达成“临时安排”的协议,对峙才稍稍降温。

然而,观察人士不约而同地认为,虽然南中国海局势紧张引发全球关注、这项议题必定也将列入会议程里,但因并非所有东盟国家都宣称在这片海域上拥有主权、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又与中国有紧密关系,因此各国恐怕仍难就此议题,一致对北京发出强而有力的声明、或是在这场会议中取得新的共识。

南中国海争议: 东盟难以团结抗中 透过小多边强化合作

专注东南亚研究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杭特·马斯顿(Hunter Marston)告诉美国之音:“实际上在东盟峰会后所发布的声明中,南中国海争端通常会被放在各国共同关心的议题之后,像是经济、互联互通、贸易、能源供应链韧性等议题,而这些议题对所有相关各方都非常重要。我认为,南中国海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比预期要来得小,即使一些成员国确实认为,这会危及自身安全而严重关切此议题。”

南中国海的邻近国家就这块海域的领土争议已经持续了很久,涉及国家包含中国、台湾,及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虽然近十几年来在中国积极进行海权扩张之下,中菲及中越在此的对峙有所升温,但东盟像是老挝、泰国等国家并未涉及此地的主权冲突,因此在南中国海争议上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反应不同,大多也不愿过多介入纷争。

尽管马斯顿不期待东盟外长及相关会议,会就南中国海争议做出更具体的倡议或方针,但马斯顿认为,东南亚部分国家官员可能藉由这次面对面的会谈,加强小多边(minilateral)机制,扩大海事合作与防卫。

马斯顿说:“由于印尼代表团也准备讨论南中国海争端及缅甸危机,我想他们的外交核心是积极主动地提出新的外交理念,以推动这些议题的发展。另外,我认为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将继续进行双边对话。”

就在菲律宾及其他东盟官员在老挝举办会议之际,美联社7月24日报道,菲律宾将与新加坡签署一项国防协议,允许两国军队扩大举办包含联合演习等合作,以为人道主义紧急情况和其他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RSIS)国防与战略研究所中国计画助理教授甘丽宜(Stefanie Kam Li Yee)则说,虽然目前南中国海情势没有重大突破,但至少在管理冲突和化解紧张局势下“取得一些进展”,像是本月初中国与菲律宾的会谈就是其中一例。因此,甘丽宜认为,东盟国家可能仍会设法在这次的东盟外长及相关会议上,与中国磋商有关水道的国际行为准则。

甘丽宜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和菲律宾透过第九次南中国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达成临时协议,允许向南中国海搁浅船只上的菲律宾人员提供人道主义补给,以缓和紧张局势。因此,南中国海议题将在区域安全的背景下进行讨论,旨在与中国建立‘(南中国海)行为准则’(COC)。”

中国对俄乌及中东影响力增大 美或先促南中国海降温

但问题是,东盟和中国早在2017年启动“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的文本内容磋商,直到如今仍进展牛步,至今尚在二读阶段。

然而,北京却未因相关谈判进程取得重大进展而停止海上扩张脚步。今年5月中,中国政府公布《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给予中国海警能拘留被其认定“非法进入”其领海的外国人。

北京在海上更加专断与强势的执法引起了华盛顿的关注。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稍早已表示,他将于本周在老挝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布林肯上周五(7月19日)在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上对观众表示,希望能就与中国的分歧点“进行非常清晰的沟通....就像我们知道他们的立场一样。我们在南中国海议题上是这样的。我们在台湾议题上是这样的,我们在产能过剩问题上也是这样的。”

不过,台湾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宗岩说,有鉴于近期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冲突稍有趋缓、但北京对俄乌及加沙战争的影响力似乎愈来愈显著的情况下,布林肯与王毅的双边会谈,较有可能聚焦在这两场影响世界甚巨的战争上,预料华盛顿不太可能就南中国海议题,对中国发表强硬措词。

陈宗岩告诉美国之音:“美国虽然跟菲律宾有签《(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是其实美国到底要帮菲律宾到什么程度,在条约里面也并没有很明确地说。所以某种程度上美国在扮演菲律宾跟中国的角色上,跟台湾(与中国冲突上)有一点类似,它在选择要怎么去回应菲律宾跟中国的问题会有一点保留,我不觉得它会有很强硬地一个说法来抨击中国。”

美国国务院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J. Kritenbrink)则于7月24日在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包含海洋等所有领域,都在继续使用“强制措施”来推进其国家利益,现在对菲律宾的骚扰也的确是史无前例的。不过,康达也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义务是“铁打的”,美国将继续致力菲律宾能够维持自1999年以来的现状。

康达在会议上说:“我们确实欢迎马尼拉和北京之间的外交(沟通),你们也都已经看到这些公告了。这是菲律宾的主权问题。他们透过外交进行协调...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非常负责任的。现在的关键是落实。因此,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地观察(南中国海局势)。”

不愿卷入美中竞争 东盟料重申中心性

“美国企业研究所”于7月24日举办了一场“与美国印太盟友和合作伙伴实现共同愿景”的会议,邀请康达、美国负责印太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及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东亚暨大洋洲事务资深主任米拉·拉普-胡珀(Mira Rapp-Hooper),一同讨论布林肯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即将启程的亚洲行,以及美国的印太战略,和如何反击中国胁迫等挑战。

拉特纳在会议上直言,美国过去几年已经意识到,需要扩大其国防工业基础的实力,以确保华盛顿维持足够的能力来维护印太的和平与稳定,而未来也将持续这项工作,以优先应对中共在印太区域的扩张与威胁。

拉特纳说:“当我们审视国防战略时,该战略与印太战略一样仍然是政府的指导原则,它将中共视为首要挑战...并且重点关注应对中国挑战所需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进行长期投资,而且还进行短期投资,并且已经向(印太)地区投入资源,以强化我们的部队能力。”

尽管华盛顿不见得立即因南中国海局势强硬回应北京,但美国官员的最新发言显示,美中间的竞争不仅可能加剧,也将是一场持久战。

对此,南洋理工大学的甘丽宜认为,就东盟角度而言,美中的激烈对抗很可能让东南亚各国相比以往更全力避免在两大强权中选边站,取而代之的是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合作,并在东盟外长及相关会议中再次强调“东盟中心性”(ASEAN Centrality),维持区域利益。

甘丽宜说:“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更愿意在中美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虽然情况能否持续是另一项问题。但东南亚国家也将寻求,像是与日本和印度等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战略伙伴关系多元化。这样一种多元化,也有助于确保东盟不会过度依赖两个超级大国。显而易见的是,东盟不想被牵制在他们之间的紧张局势中。”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