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02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鸟瞰中国及邻邦(11): 中国和蒙古: 机遇和挑战并存


2010年是中国和蒙古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的一年。上半年,蒙古总理巴特包勒德和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先后访华。此后,中国总理温家宝首次赴蒙访问。在这些访问中,如果扩大两国经贸关系均成为首要议题。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穆克沃彻·多吉德(Munkh-Ochir Dorjjugder)说,蒙古政府在1990年代初开始奉行“第三邻国”的外交政策,寻求摆脱对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邻国的过份依赖。但是在经济层面,蒙古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仍然是蒙古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他说:“长达4千7百公里的山脉将蒙古和中亚分隔。蒙古和哈萨克斯坦之间也有一条狭长的分隔地带。而且,中国和中亚各国不具有经济上的互补性。但是,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各国在劳动分工、经济结构、投资部门等方面都高度互补。更重要的,蒙古的主要人口密集地区、三个主要工业中心、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也都位于东部地区。”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统计,2009年,中国对蒙古投资1点16亿美元,已经连续12年成为蒙古最大投资国。在贸易层面,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双方贸易额增长近10倍,达到24点38亿美元。目前,蒙古市场上的消费品大约有九成来自中国。

美国-蒙古顾问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康丽莎(Alicia Campi)认为,中蒙经贸关系的上升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驱动。

她说:“中蒙之间经贸关系的上升,很明显是中国寻求在亚洲邻国中市场多元化策略的结果。这也是中国和蒙古之间非法的和缺乏有效管理的贸易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近年来对羊毛和矿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结果。”

蒙古官方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的投资相当于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在蒙古投资总量的三倍。中国对蒙古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开发、基础设施、畜产品加工、以及餐饮服务业。

曾经担任美国驻乌兰巴托外交官的康丽莎说,蒙古拥有丰富的铜、金、铀、煤、铁、锌等自然资源,但自主开发能力有限。过去两年里,蒙古国内经济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恶化,蒙古希望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

她说:“蒙古的决策者们开始意识到,从其它国家,比如俄罗斯,引入更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不是个坏注意。原因之一是西方公司在蒙古的投资步伐迄今为止相当缓慢,令人失望。”

2009年10月,蒙古和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集团以及加拿大的艾芬豪矿业公司签署了一笔40亿美元的采矿协议,开发蒙古奥云陶勒盖地区的铜金矿资源。这是蒙古和其它国家签署的最大一笔投资协议。业界预计,该项目将为蒙古政府带来3百亿到5百亿美元的收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对蒙古的投资虽然占到蒙古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一半以上。但投资结构缺乏均衡性。中国在蒙古的投资有相当比重集中在餐饮、小规模零售、以及农产品加工。而矿产投资项目超过一亿美元的仅限于铁、锌两种矿藏。

华府智库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高级顾问麦克·格林(Mike Green)说,中国和日本不久撞船事件后中国向日本暂停供应稀土元素的举动让主要进口国意识到过于依赖中国的潜在风险。这对于蒙古吸引外资来说是一个机会。

他说:“我知道美国和日本对于和蒙古合作开采稀土资源都很有兴趣。这不是为了取代来自中国的稀土元素供应,而是使战略性资源的来源更加分散一些。对于蒙古构筑双边或者多边投资协议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穆克沃彻·多吉德说,蒙古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渠道的投资来源,而且是高质量的投资。

他说:“现在蒙古民间存在一种普遍的情绪。人们认为蒙古需要更多富有成果的投资,不仅是来自中国,也来自其它国家。不仅仅是服务业,或者小企业的投资,而是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繁荣的投资。”

此外,多吉德认为,尽管中国已经成为蒙古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但蒙古的运输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双方合作潜力的开发。他说,蒙古国内的投资环境急需改善:

“落后的基础设施是蒙古吸引外资的一个瓶颈。蒙古目前致力于改善这个问题。蒙古正在修建一个庞大的铁路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他们希望这些工程可以更有效地把蒙古和两个邻国联系起来,加速贸易和投资的流动。”

2010年3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蒙古提供了30亿美元贷款,用于蒙古的公路和铁路建设。今年6月,两国经贸合作论坛在乌兰巴托举行,双方就边界管理以及技术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反美斗士” 司马南为何遭禁言?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1:5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