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质检部门日前关闭了三家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企业。与此同时,美中两国官员将就食品卫生问题展开会谈。舆论认为,中国食品卫生乃是体制性问题,因此呼唤体制层面的解决方案;而中国国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提升的消费群体也会成为中国改善食品安全的催化剂。
*中国关闭违反食品安全规定公司*
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率团访华以及美中两国官员即将就食品安全问题举行会谈之际,中国政府关闭了三家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公司。
这三家公司分别是牵涉巴拿马二甘醇毒牙膏事件的供货商泰兴市甘油厂、以及被美国认定生产含有三聚氰胺宠物饲料的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滨州福田生物技术公司。这两家公司生产的宠物饲料在美国造成大批宠物死亡。
三家公司已经被媒体曝光多时,中国政府在早些时候宣布查办了一批涉案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是,关闭决定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对三家企业采取的最彻底行动。
*中国与美欧官员讨论食品安全*
除了美中两国将于今天起在北京就食品安全问题举行会谈外,预计,中国还将于下个月派出代表团前来华盛顿和美方做进一步讨论。双方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就食品安全问题签署备忘录。
另外,下星期,欧盟委员会负责消费者保护事务的委员库内瓦将到访北京。库内瓦在行前表示,她在访华期间将大力敦促中国政府加强食品安全。
*中国主动采取措施改善食品安全*
自从今年3月美国宠物中毒事件以来,中国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在国际上频频曝光。对此,中国政府在为本国食品安全问题辩护,呼吁有关国家不要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要夸大其辞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改善食品安全的主动措施。
在关闭上述三家企业不久前,中国国务院上星期公布了新近颁布的《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这份规定对于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和检查验收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违规行为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惩罚措施。此外,规定还要求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保证其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同时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建立出口商的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并予以公布。
*分析:关闭个别企业不足以达到目的*
旅居美国的社会学者刘晓竹注意到中国政府最近关闭违反食品安全企业的举动。不过,他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由于中国食品出口的迅猛增长而开始在国际上曝光。
刘晓竹说,食品卫生在中国是体制性问题,因此需要制度层面的解决方案,仅仅依靠关闭个别企业并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
他说,“按理来说,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制度上有安排。在检测的各个环节一出现问题马上报警,然后要有一系列的后续动作。该法办的法办,该追究的追究,该下架的下架,也就是说,要有一套工作程序。那么,目前中国的问题是,一旦出现问题,领导一重视,就先把问题解决了。但是,由于制度上没有做出改变,所以漏洞百出,其他地方又有相同问题出现。”
*分析:消费者群体会推动改善食品安全*
除了自上而下的体制改变外,一些业内人士也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广大的消费者群体,尤其是正在迅速扩大的中国中产阶级身上。
美国著名商务咨询公司科尔尼今年在中国做出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消费者把食品安全认定为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在科尔尼2005年做出的同类调查中,仅有73%的受调查消费者持这种观点。
科尔尼公司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除了让食品卫生较有保证的嘉乐福、沃尔玛等外国连锁超市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之外,也会有力推动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