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06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对话亚特兰大中国留学生:该在美国为种族不公发声吗?


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所属医院。(2019年11月12日)
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所属医院。(2019年11月12日)

发生在三家亚特兰大按摩店内的枪击案不仅唤醒了美国亚裔社区对种族歧视的普遍关注,在中国留学生中也掀起波澜。即使作为外国人,一些留学生也能意识到,亚裔面孔的他们同样可能成为歧视的目标。

在与美国之音的采访中,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几位中国留学生表示,受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影响,他们想要积极参与到全美的种族讨论当中,为自己的权益发声,但同时也陷入周围中国同学不关心和国内家长们不理解带来的困扰。

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2岁的石大丁是埃默里的大四学生,学习应用数学和统计以及计算机科学。来美国上大学的他,一直觉得埃默里对中国学生非常友好。

作为理科学生,他出现的课堂上几乎有一半是中国人,教授对大家在课上时而用中文相互交流并没有意见。他说,这学期许多中国学生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旅行限制而无法回到校园,于是有教授特地和学校申请,把一些课程从现场教学改为网络授课。

枪击案发生的那天,石大丁从手机推送上得知了消息。起初,他并没有在意。

“这种枪击案现在在美国是稀松平常的事,” 石大丁说,他指的枪击事件在美国发生的频繁程度。

后来,他在新闻里看到8名受害者里有6名是亚裔女性,才意识到了这次事件的不寻常。

枪手罗伯特·艾伦·朗(Robert Aaron Long)被捕后表示行凶动机与种族无关,但在美国的亚裔社区里,这起枪击案已经引发了针对亚裔仇恨的探讨和抗议。

石大丁认为,这起悲剧对亚裔社区的意义,如同去年的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对于非裔社区的意义。

“因为这是针对某个特定种族群体的事件,” 他说。

尽管埃默里对他和其他中国学生很友好,但石大丁在美国并不是没有感受过异样的目光。

喜爱篮球的他2014年曾和一群中国孩子来到美国参加一个篮球训练营。他回忆说,美国本地的孩子,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在组队的时候都不愿意选择他们,认为亚洲人不会打篮球。

“当时我们那一车的中国人都感觉自己是怪人,感觉被排除在外了,” 他说。

与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在来美国前,石大丁对美国种族或性别歧视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影视作品。

他说,小时候在看有关越南战争的电影《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时,影片描写越南性工作者的场景让他感受到对亚洲女性轻佻的态度,其中一句台词“我爱你会很久”(Me love you long time)如今被认为是将亚裔女性与性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流行语句。这次在亚特兰大发生的枪击案同样引发了对亚裔女性在美国被客体化(Objectification)看待的探讨。

大三学生金旻在埃默里学习经济学和数学。得知枪击事件的时候,他正在打篮球,在场边的朋友对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和石大丁一样,金旻一开始也没有在意。他说美国枪击案的频繁程度让他“有点麻木”。第二天,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后,他才感觉到了严重性。

而警局发言人在枪击后新闻发布会上称凶手“度过了糟糕的一天”(had a bad day)让金旻格外气愤。他感到这名警官是在用“开玩笑的语气“对媒体讲话。

该警官的言论同样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他已被解除发言人的职务。

高中就来美国念书的金旻也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受到过不友好。他曾是俄亥俄州一所高中篮球队的球员。他说,在一次随队外出比赛时,对手学校观众席上的学生对作为全场唯一亚洲人的他不断高呼 “喝点茶(Drink some tea)。”

这已经不是垃圾话了,” 他说,这已经是远超界线了。”

更让他难过的是他的教练让他不要表现出过大的反应,以免影响整个球队。于是他没有作声。

不过,来到美国读高中后,金旻总体上很喜欢学校给他提供的环境,老师也都对他很友善。

在过去十几年间,美国各个院校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中国留学生也逐渐成为了在美留学生里最大的群体。国际教育机构(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数据显示,2019-2020学年里,美国的国际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超过37万人,是十年前的三倍。

但在过去两年里美中关系急剧恶化后,皮优调查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民调显示,尽管美国民众依然欢迎更多的国际学生来美学习,但有约55%的受访者表示应当限制来自中国的学生数量。

枪击案后,金旻说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图文,也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安全,但发现能做的却不多。

埃默里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王亦纯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没有在枪击后发出更响亮的声音感到失望。

“很多同学,虽然他们对这件事情发生了,很痛心,但是他们也只停止在Instagram上发些文章,然后就结束了,” 她说。“我觉得甚至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

枪击案发生后第二天,埃默里大学人文和科学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主任迈克尔·伊利亚特(Michael A. Elliot)在一封邮件中对事件表示“难过和愤怒”(sadness and anger),并说强调了亚裔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贡献,包括“移民和在这个国家出生的人”。

王亦纯对收到来自学校官方的这封邮件感到满意,但也发现邮件在遣词用句上没有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留学生。作为中国学生会主席,她曾有意就此询问学校,但因周围的中国学生对此并不在意、被批评“太敏感”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中国学生就有点,这件事情如果不冒犯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或者身边的、爱的人的人身安全,他们可能也不会那么激进地去发声,” 她告诉美国之音。

在回复美国之音的相关询问时,埃默里大学在一封官方邮件中链接了学校国际学生和学者事务办公室(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的一份声明。

在这份写于枪击案之后的声明中,负责学校全球战略和企划的副教务长菲利普·韦恩莱特(Philip Wainwright)说:“昨天在我们城市发生的悲剧更加强化了埃默里大学致力于成为一个热情和多元化社区的决心。我们对社区内来自亚洲国家的成员和亚裔美国人成员表示同情与支持。”

钦佩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中国学生会主席王亦纯认为,在参与社会运动的积极性上,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本地的亚裔学生相差不少。她说在枪击案发生后,学校里的亚裔学生纷纷发声,谴责针对亚裔的仇恨与暴力。

不过,对王亦纯来说,去年发生在全美范围内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给她带来了最大的激励作用。

她说,埃默里的非裔学生组织在运动期间向校方提出了7点要求,保证黑人学生的权益,比如开设面向黑人学生的咨询服务,并更改有历史争议的门牌等。校方随即对这些要求逐条做出了回应。

王亦纯说在运动初期,她并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民众要上街游行,也和朋友在这方面因为意见不合而吵过架。但她逐渐发现,运动的效果十分明显,美国社会对待非裔种族问题的态度的确发生了变化。

“我现在非常佩服他们当时的精神,” 她说。

念大三的金旻理解为什么一些留学生对“黑人的命也是命”持负面态度。他认为许多留学生并不理解为自己争取权利的观念,也对美国的历史并不了解。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这几位留学生都表示,在美国上学期间并没有接受过来自学校在民权历史方面的重点教育。他们在来美国前对美国和非裔美国人的了解多来自于影视作品或是父母。

“最重要的是你只有真正地经历了,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是黑人,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是外国人,你才会真正意识到‘黑人的命是命’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行为,” 他说。

金旻说,在来美国前,他的父母曾叮嘱他少跟黑人来往,说他们”很危险“。他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些评价。但来到美国后,他很快发现父母的叮嘱与他的经历不符。

高中时,他和一名黑人同学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记得在一个感恩节,由于学校宿舍关门,他受朋友邀请到他家共度节日。

他说,到朋友家后的第一印象就是温馨。

”他们特别特别欢迎我,” 金旻说,“他妈一直问我说,sweetheart(甜心),你要喝什么?要吃什么?一直这样照顾我。”

去年的运动开始后,他说自己一开始也有些怀疑,特别是对运动中出现的打砸抢和少数针对无辜民众的暴力行为。他认为些现象会给运动的正当性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但他说,这场运动的确最终给黑人的利益带来了很大改变。他印象里,最明显的就是媒体广告上出现的黑人面孔比以前更多了。

数学和电脑专业的石大丁同样佩服非裔美国人对权利的争取。他认为,今天的美国虽然对黑人较深层的歧视依然存在,但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地位比几十年前要高出不少。

“黑人通过了几十年的努力,这不是一天可以达成的,” 他说。

石大丁对留学生不特别重视种族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作为外来学生,留学生不觉得自己受到美国种族政策的直接影响。他发现在去年的种族动荡中,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也没有像非裔美国人一样,对抗议和集会显示出巨大的热情。

此外,他也说,留学生在了解本地集会和抗议活动上缺乏信息渠道,导致对之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担心会有危险,或会影响到自己的签证身份。

来自国内家长的担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王亦纯透露,在按摩店枪击刚发生后,埃默里大学中国学生的家长们纷纷在微信上告诫孩子不要去参加集会,因为认为亚裔在美国不安全,而集会上的大量亚裔民众会成为仇恨犯罪的目标。她说,中国家长从小也都教育孩子们要内敛,不要出头,做人要圆滑。这些品质与直言心中愤怒和忧虑的集会并不相符。

石大丁认为,国内的父母那辈人经历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他认为父母更看重“吃饱饭的需求”,并不明白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是什么样的。

“我们这一代人比原来更开放了,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更多了。我们这代人更敢说,也更愿意去说了,” 他说。

对王亦纯而言,留学生愿不愿意发声会直接影响到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她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在接下来几年里将极为重要,而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或多或少会来自于他们在身边能接触到的中国人,比如中国留学生。

“尤其是我们身边的这些美国同学,” 她说,“他们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就是来自于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到底愿不愿意为自己发声。”

王亦纯说,在这次枪击案后,如果留学生再不发声,会被认为懦弱。不过,她也理解为什么同学不愿意做出行动。

“对我们这种读几年就要回国的人来说,大家其实也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心思真的去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们,” 她说。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