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02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 美中进入新一轮太空竞赛


北京街头一家商场的大屏幕正在播放中国官媒报道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的视频。(2021年5月15日)
北京街头一家商场的大屏幕正在播放中国官媒报道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的视频。(2021年5月15日)

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其所搭载的火星车祝融号已于周六(5月22日)驶出登陆器,展开其长达3个月的地表探勘任务。如果一切顺利,中国的航天科技将一举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也就是俗称的“绕、落、巡”创举。专家说,这代表中国的航天科技已经急起直追世界第一强的美国,但其太空实力未来也可能带来军事威胁的隐忧。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 美中进入新一轮太空竞赛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0:44 0:00

随着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中国自2016年以来筹划的火星探测任务已经逐步跨过各个阶段的关卡:包括去年7月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将所搭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太空。之后,天问一号经大半年的飞行,于今年2月顺利进入火星轨道环绕。

接着,天问一号于5月15日进入火星的大气层,并于七分钟内,将其航行速度从时速约2万公里煞车减速到零,以顺利软着陆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当时,因为天问一号的讯号需时18分钟才能传回3亿公里远的地球,所以,工程师无法在这七分钟内即时操控,必须由登陆航行器自主降落,也因此,这登陆过程被视为“恐怖的七分钟”。

天问一号登陆后,其环绕器于5月17日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祝融号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并于5月19日成功传回第一张火星照片。而火星车祝融号则于周六(5月22日)顺利驶出登陆器,未来3个月,要在地表移动进行五大探勘任务,包括,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地表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地表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至此,中国已经达成“绕、落、巡”三步一块走的前两步。

落后美国45年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的工程师刘登凯表示,中国目前相当于达到了美国海盗号(Viking)于1975年定点登陆火星的成就,这代表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大跃进,也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但相较于美国,还是整整落后了45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照片提供:刘登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照片提供:刘登凯)

刘登凯提出,中国并非完全从零开始自主研发火星登陆技术。他对美国之音说:“对中国来讲,这应当是一个大的突破。但是,我觉得它拿到了美国的一些数据,因为像Viking(海盗号)的话,它这数据很多是公开的,轨道(数据)是公开的......第二个的话,美国下降成功真的是在1975年就已经做(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中国的(太空)技术还是比美国落后45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 (照片提供:刘登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辖下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工程师刘登凯 (照片提供:刘登凯)

刘登凯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负责制定美国的太空计划,并开展航空暨太空科学的研究。基于人类科学研究的进展,大部分的数据都会公开,包括自1960年代以来每一次的火星探勘任务,不论其成败与否,都会公诸于世人之前。

另外,多次参与过美国火星任务的刘登凯说,光就他所任职的JPL就有18个太空项目,火星只是其中一项,此外,还有木星卫星欧罗巴(Europa)和其他行星等大型研究计划。因此,美国整体的太空实力,应该不是现阶段的中国可以较量的。

中国战胜火星的诅咒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美国的太空技术虽然还是比中国先进,但各国的科学发展本来就有互相学习之处。中国当然参考了美国的数据,甚至在登陆器的方案选择也从美国所实验过的三个方案中,也就是弹射式、反推式和吊车式,采用了反推式的方案。

但他也说,天问一号能成功登陆火星,很多关键的数据和技术,包括理想的降落地点,都是中国自主研发出来的,在技术上已经追赶上了美国。尤其是苏联、日本和其他欧洲等国多次尝试登陆火星都在“火星的诅咒”下,败下阵来,从没像中国这么成功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照片提供:葛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照片提供:葛健)

葛健说: “降落到火星本来就是个里程碑。那么,中国‘绕’和‘落’已经实现了,就已经突破了任何的历史的纪录。然后,如果那个‘巡’能够再开展(完成)的话,那么,这个确实是中国突破了以前的三种安排、一次性完成,这个还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尽快赶上(美国)。”

未来3个月内,火星车祝融号若顺利完成火星的巡视探勘任务,那么,中国的太空技术相当于达到了美国1997年的水准。当年,美国透过拓荒者号(Pathfinder)登陆器将全球第一辆火星车旅居者号(Sojourner)送上火星,进行了3个月的地表探勘。

自1997年以来,美国几乎每两年就会进行一次火星探勘任务。最近一次的毅力号(Perseverance)探测器已于今年2月登陆火星,除了火星车、还搭载了一辆耗资八千万美元打造、名为机智号(Ingenuity)的无人直升机,并于4月成功起飞,为人类首次实现飞行器在其他星球的受控飞行。

中国加入火星探勘行列

火星是太阳系中和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了解火星对研究地球早期历史和生命起源本来就极具重要价值,尤其在火星上发现水后,科学家对于改造火星成为人类可居住星球的计划更是兴致勃勃,因此,美中两国科学家,包括刘登凯和葛健,都乐见中国加入火星探勘的行列,尤其天问一号的登陆处据推测是古海洋所在地,可能潜藏丰富的物质,各界无不希望中国能有新的科学发现。

研究地球2.0的葛健表示,祝融号所携带的仪器中有两大利器,分别是次表层探测雷达和极光分析仪,前者可以分析地下深及100米的结构,不管是水、冰、甚至黄金或钻石成分。后者则可以取样地下样本,做初步的有机物或化学元素分析。再加上,祝融号的降落地点不同于美国前几次的探勘范围,届时,很可能挖掘到更多美国所没能找到的新科学发现。例如,若找到核元素、水冰等材料,可以解决在火星上核能发电或提供氧气的问题。对此,葛健表示,这将为中国未来打算在火星建立基地或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等计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美、中两大强权也进入新一轮的太空和国力的竞赛。除了潜在的科学进展令人期待外,军事专家说,中国的航天科技也代表其军事实力的大跃进,可能从传统式的地面二度空间作战,自此有能力发动三度空间的太空战。

中国的太空战实力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照片提供:林颖佑)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照片提供:林颖佑)

位于中台湾嘉义县的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向美国之音表示:“天问某些程度上面代表了它(中国)火箭的科技能力,如果你能够把火箭运送到火星的话,代表你的洲际飞弹能力其实是有一些可以去做一个类比的。而且,它(中国)的一个通讯跟传递讯号,像它可以传回火星照片,它未来不管间谍卫星,还是其他的一些(位于)低轨道或高轨道(的卫星),就代表它的传输能力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林颖佑说,过去十年,中国非常重视太空技术,将其视为未来军事战略的制高点,并体现在四大军事实力上,包括北斗卫星等太空科技所带来的导弹等武器导航能力、部队和作战区位的定位能力、资通讯和同步定时的精准作战指挥能力等,都有助于中国提高联合作战的实力。

虽然中国大力投资尖端科技,但林颖佑观察,多年前,中国的月球车玉兔号因机械故障无法移动。近期又有长征四、五号火箭载体或残骸失控坠落于甘肃或印度洋,这些都证明中国有其发展的盲点,也就是,基础工业恐还有待提升。因此,林颖佑说,中国在飞弹导航、定位和资通讯等面向的真正实力到底有多强,还须持续观察。

林颖佑说:“尖端科技上面的软体硬体(中国)可以达到,可是在这些基础工业没有办法去支持的话,就会发生一些故障或是意外,这个在分秒必争,或者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一个太空的环境里面,是不容许这样的错误的。”

解放军太空作战多头马车?

林颖佑说,相较于美国已有专责的太空军,俄罗斯也已组成太空部队,但中国在太空相关的作战研发还分散在总装备部等不同单位。其中,火箭基地的管理竟然不隶属火箭军,这很可能说明,解放军的组织管理仍呈多头马车,未来恐有待整合。另外,太空发展非常烧钱,他说,目前中国似乎遵循毛泽东名言“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的原则在发展,因此,未来也可能面临重新评估和调整。

综观中国目前在外太空的发展,除了正在月球背面探勘的嫦娥四号,从月球带回样本的嫦娥五号,正在绕行火星的天问一号和开始巡视任务的祝融号火星车外,中国也正在建设天宫号太空站,预期于2023年前在太空完成组建,并计划营运十年以上。届时,美俄所合作营运的国际太空站若于2024年如期退役后,中国将一支独秀,成为全球唯一在距离地球约只有300多公里的低轨道设有太空站的国家。

对此,刘登凯认为,中国若将每90分钟就会绕行地球一圈的太空站兼作军事用途,那么,当它抵达美国上空时,恐让美国觉得芒刺在背。

刘登凯说:“飞弹如果是从中国打到美国的话要一段时间。在太空站上面的话,如果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话,那么,它是90分钟围绕地球一转,这应该是很快就可以对美国本土有很大的威胁。”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