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上的信息正呈现“断崖式”消失,特别是2005年之前的信息,很多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专家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当局对信息监管进一步收紧,许多过去流通的信息现在都因为踩当局红线而被消失,这种消除记忆的做法犹如文革。
对香港民主派出版商黎智英的《国家安全法》审判因他的法律团队告诉法庭他感觉不适而曾在星期一(6月3日)休庭。庭审在星期二恢复进行。
中国网信办日前推出一款号称通过习近平思想理论检验的AI聊天机器人,称其智能问答功能保证生成内容的权威、准确。分析指出,这一模型目前虽然只是一款内部宣传和学习工具,但一旦推广可能成为AI时代中国舆论的框架标准;让AI机器人以自然的语言重复陈腔滥调更是反映出中国目前言论环境的荒谬。
在新冠疫情期间被捕,刑满后一度失联的中国公民记者张展5月21日对外证实自己已经获释,并已和家人团聚, 但据了解,张展并未全面重获自由,估计和当局严密监控有关。
以色列通信部长在周二(5月21日)早些时候关闭了美联社(AP)的加沙直播视频后,已经下令将没收的摄像设备归还给美联社。
印度最高法院周三(5月15日)下令交保释放一名英文新闻网站“NewsClick”编辑普拉比尔·普卡亚斯塔(Prabir Purkayastha),他因被指控涉嫌接受中国资助的案件而遭到监禁。
因报道武汉疫情,遭中国当局依“寻衅滋事”罪判刑4年的公民记者张展原定周一(5月13日)刑满出狱,但张展母亲及友人连日来遭到噤声,甚至被禁止前往上海女子监狱接人,张展是否如期获释并顺利回到母亲家,直至周一傍晚仍无法确认消息。多位维权人士担心,张展就算出狱了,也恐遭当局持续软禁或监控,难获得真正的自由。
美国驻香港高级外交官周四(5月9日)表示,如果香港想继续保持主要经济中心的地位,就应该保证维护网络自由。
一名以色列官员和半岛电视台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说,以色列警方星期天搜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一家酒店内的办公房间,以色列之前决定关闭这家电视台的当地运作。
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周五(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发表声明,呼吁释放所有因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入狱的新闻工作者,包括三名美国记者。
无国界记者组织(RSF)星期五(5月3日)公布的2024年度《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人们除了发现中国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仍然吊车尾、关押记者人数仍然位居全球之冠外,还会注意到与中国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的新闻自由指数排名却从前一年的世界排名第35位上升八位,目前名列世界第27名。
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CECC)主席,共和党籍众议员克里斯托弗·史密斯(Christopher Smith)和民主党籍参议员杰夫·默克利(Jeff Merkley)在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发表声明,对中国当局严厉压制新闻自由的做法提出严厉批评。
在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来临前夕,《华尔街日报》(WSJ)向员工发布的内部通知,称其亚洲总部将从香港迁至新加坡。这是继美国自由亚洲电台之后,又一外媒决定撤离香港,凸显在北京与港府强推国安立法之后,香港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环境持续恶化。
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周五(5月3日)在世界新闻自由日这天发布2024年度《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 中国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3位,关押记者人数依然位居全球第一。这个总部在巴黎的新闻自由倡导组织说,中国政府继续对信息进行严格的管控和审查。
苏雨桐2010年逃离中国,但是这位记者在千里之外的柏林仍然继续面临来自北京的严重的跨国镇压。
“讲好中国故事”曾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中国媒体和媒体人的要求,但近年来,北京似乎越来越不满足只是“讲好中国故事”,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上,中国越来越积极地推进自己的叙事。有时候,中国会扭曲和夸大事件的某一部分,有些时候甚至不惜制造虚假和错误信息来推进自己的叙事,在打造北京的国际形象同时,贬低其竞争对手的声誉。世界新闻日,美国之音为你梳理一下中国如何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上推进中国的叙事,夸大、扭曲和混淆事实真相,从而阻碍民众获取信息的自由,阻碍对某些事情的认知的。
“1989年的春天,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能在街上跟路人交谈,没人拦着你。那时候报道中国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直到几个星期之后被彻底压制。” 在一年一度的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到来之际,曾经驻中国的外媒记者这样回忆中国曾经的媒体环境。他们告诉美国之音,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需要外媒了。
在2024年“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来临之际,一份全新的英文网络杂志《香港人》(The Hong Konger)正式上线。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日的主题聚焦于全球环境危机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 在香港,新闻自由的持续恶化引发全球关注。随着新闻自由
马来西亚星报媒体集团(SMG)和中国《当代世界》杂志最近签署的新闻合作协议在当地媒体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当代世界》是一份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刊物,此举被视为中国在东南亚加强媒体影响力的最新尝试。
知名华裔作家严歌苓星期二(4月16日)在大洛杉矶地区的圣盖博市(San Gabriel)图书馆与百余名热情的华人读者举行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严歌苓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问答互动,并签名售书及与粉丝合影留念。
香港记者协会上星期五在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挑战运输署署长今年1月初就车牌查册实施的新安排。 记协主席陈朗升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终审法院去年裁定前香港电台编导蔡玉玲就7-21元朗袭击事件专题报道车牌查册案终极上诉成立,裁决表明应该尊重新闻自由,并且认为记者做忠诚的调查报道应该包括在车牌查册制度内,但运输署的新安排反而为传媒车牌查册增加难度,新安排实施接近3个月,未有任何记者成功申请车牌查册,质疑政府带头不尊重终审法院裁决。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自全球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境内的报道条件有所改善,但外国记者仍面临签证问题、监视和骚扰等障碍。
国际媒体权益组织无国界记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RSF)星期三(4月10日)表示,该组织一位前往香港准备了解和观察对原苹果日报老板、壹传媒创建人黎智英国安案庭审的代表遭香港入境处拒绝入境。无国界记者说,这一对该组织人员前所未有的遣返行动,显示香港早已沦陷的新闻自由环境进一步恶化。
一份新的调查显示,在中国结束严苛的清零政策后,2023年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的环境有少许好转,但许多障碍依然存在。高科技赋予中国当局更多工具对记者的正当工作进行监视和阻挠。
2024年,全球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举行大规模选举,选民人数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研究人员预警,2024年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选举虚假信息泛滥年。特别是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炸性发展,令人无法辨别的深度造假使得虚假信息难以辨别。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