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东亚邻国藉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行,上演了一场以“远交近攻”为特点的春秋谋略现代版。此行被国际媒体称为“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中国之旅”。这些东亚国家藉此向世界尤其是中国表明:它们宁可沐浴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阳光,也不肯接受近邻中国做“亚洲的太阳”。
最近,中国经济“微刺激”一词正式登场,这意味着“克强经济学”的三大要旨之一“政府不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已告放弃。
语言(词汇)与思维是外壳与内在的关系,从对关键词汇含义的理解,可窥一种文化共同体的思维状态。本篇文章是想辨析几个在中国极易引起思维混乱的词汇,这几个词汇是国家、自由。
4月15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用11种安全将“国家安全”具体化。这表明,中共高层终于从中国梦的云端里走到地面上来了,弄清楚现阶段的“形势与主要任务”是什么。
4月14日,新华网转载财经国家新闻网消息:“三峡集团换帅背后:领导层不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三峡工程从2月27日《时代周报》指其沦为“私人定制的牟利机器”,到此峰回路转,成为“内部斗争”,正好与周永康家族成员前一向公开指责的口径一样。
前总理李鹏对三峡工程的评价(其实也是他的自我评价)是“功在当代利千秋”,但是三峡库区附近的“天象”却未能配合他的“自度曲”,不断示警。民众的亲身感受与部分专家对长江生态即将崩溃的预言,让国人生活笼罩于环境恐慌感中。
最近,号称“三峡双雄”的三峡集团老总曹广晶、陈飞相继被免职。鉴于中纪委几个月前向外公布今年的反腐重点之一是“打电老虎”,人们齐刷刷地将眼光投向了李鹏家族。三峡工程这一被中共称之为“宏图伟业”的世纪工程,从项目论证、开工到目前,一直存在三本很大的糊涂帐......
话说习总这次欧洲之行收获颇丰,先是在法国放言“睡狮已醒”,继而在德国收到了一张1735年的地图,将其内容与国内媒体对地图的反应仔细看下来,几乎就是一场梦幻之旅。
普京主义成形的过程中,有不少怀念政治先贤的活动,其中最出人意表的是重新塑勃列日涅夫。勃氏统治苏联长达18年,接近苏联80余年历史的四分之一。过去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大体上以“停滞”二字概括之,认为勃氏或许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但却是以苏联经济停滞为代价,贪污腐败和任人唯亲更是其饱受诟病之处。
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北部、南部与东部边境陈兵10万,对乌克兰实施威慑。无论普京是否对乌克兰采取进一步动作,克里米亚弃乌入俄之功,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已将普京视为带领俄罗斯重返世界的英雄。无论国际社会对俄罗斯重返世界是否欢迎,对内实施专制、对外奉行强权的普京主义已经隐然成形。
服贸协议,我去年因台湾朋友需要帮其详细解读过部分内容,认为那是中台一体化的最后一块巨大的铺路石,达成之后,两岸“和平统一”水到渠成。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之后,还不辞劳苦地亲自担任各种小组长,至3月15日出任“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为止,他已经出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负责人,此外还有一个外界没太注意的“钓鱼岛应变小组” 组长。
社会恐慌(Panic)是指因未能预料到的某事而产生的大范围恐惧和焦虑。社会恐慌感强烈的地方,极容易因突发的恐慌而出现群体性事件。四川成都春熙路3月14日下午发生的群体散逃事件,很能说明中国在高压维稳下的极度不稳定状态。
历年两会的高潮是《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有点不一样,报告公布后,万方乐奏有点勉强。没奈何,只好由新华社发表一篇对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的采访,名曰《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反击新一轮“唱衰论”》,昭告天下,中国经济现在完全系于世界对中国的“信心”,信心增强,中国经济则向好......
这次昆明3.1事件发生后,舆论分化非常严重。尽管中国大陆言论几乎一边倒的痛斥疆独的恐怖主义,但也有更多的汉人意识到,这是中共当局在新疆长期高压维稳导致的必然结果。
中国两会年年有奇闻,今年的奇闻之一是政协委员李海滨的提议。李委员认为,《水浒》电视剧应该禁播,因为与暴力相关。李委员的提议有时代特点,因为他没要求禁读《水浒传》(以下简称为《水浒》)这部书,因为现在青少年主要看电视......
2014年的两会,注定没有前几年那样轻松“和谐”。女代表大概没有心思再秀高级时装与貂皮大衣,陈光标大概也不会再免费派送罐装“新鲜空气”。因为本次两会有一重头戏,即朝廷让代表群观“老虎”受刑,并预告新的“打虎路线图”......
最近,美国生态经济学家布朗再度发表报告,重提“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正被雾霾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中国,无论朝野几乎未曾关注这一报告。 回想布朗先生因《谁来养活中国》在中国的遭遇,令人无限感慨。近20年之间,布朗从“中国威胁论”的主要炮制者,一度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座上宾,再到现在被当作“透明人”,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布朗当年预测的所有危机在中国已经成为现实。
扑朔迷离的周永康案,终于被四川刘汉的“黑金帝国”故事推向高潮。从财新网自2013年陆续抖落的各种故事及办案方向来看,周案正朝着“涉黑”方向迈进。所谓“黑”者,一是四川富豪刘汉的黑社会背景,二是今年2月全国扫黄活动必将从全国公安系统里网出几条大鱼。这个特点,将使周案成为中共历史上“党与国家领导人涉黑腐败”第一案,并以此载入史册。
中国的性产业要想存活,必涉黑道及公安系统的“保护伞”。北京这次全国扫黄,以东莞这一性都作为开局,本以为既占领了舆论上的道德高地,又可以大举清理公安系统。却未曾充分估计民意已达到“凡政府主张的就要反对”.....
近来,中国媒体越来越频繁地提到各国的“货币贬值战”,指不少国家竟相采用货币贬值的办法以维持本国的外贸优势,因此动了中国的奶酪,例如“中国成为日元贬值牺牲品”,建议“韩元升值戕害出口韩国政府着手应战”等等,但与此同时,却又盛赞中国政府努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这种矛盾怪异的报道多了,让内行不免要问:在中国出口贸易这匹“老马”步履蹒跚之时,北京为何不能象其他国家那样,采用货币贬值的办法刺激出口?
最近中国政府在“性都”东莞扫黄,本以为是占道德优势的“民心工程”,结果引来一片讥讽,网上居然出现“东莞挺住”的帖子,而且应者云集,不少人质疑政府扫黄的动机:中国的黑暗面多了,干嘛盯牢性服务?从道德层面讨论中国性产业是否应该存在,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不可能使性产业就此消失。
2月4日,在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说,中国在亚洲东部海域侵略性的追寻主权,是“受历史使命感驱使”,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即中国正寻求扩大领土主权;但判断这种行动是“受历史使命感驱使”,则是受中国说词影响,因为中国的对外扩张冲动来自于中国无法摆脱的“马尔萨斯灾难”,即人口持续膨胀与本国资源萎缩之间的矛盾。
《羊城晚报》记者刘虎2013年因网络反腐被捕,最近被诉以诽谤、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三罪。这三项控罪是否成立,国内司法界正在讨论。但刘虎当初确实是因网络反腐陷狱,考虑到中国司法经常为政治服务,我认为刘虎案件再次凸显中国政府垄断反腐这一特点:从腐败线索的举报到立案,政府都视为禁脔,不容他人置喙。
埃及革命三周年大庆的参加者,很大一部分是当年庆祝穆巴拉克军政府倒台的革命青年。塞西元帅在未来的选举中当选埃及总统似乎毫无疑义,军政府当家已经隐然成形。埃及青年希望通过革命一揽子解决的问题,除了穆斯林兄弟会再次被枪炮逼回地下状态之外,政权还是军政府,失业问题比革命前更严重,经济困境更甚于革命前。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