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失衡已经早已不是新闻。但是美联社在星期六(4月13日)发表的一篇特稿中指出,令人意外的是,美中关系中的失衡居然已经从双边贸易蔓延到教育领域。
根据美国的一份评估,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机床、微电子和其他技术大幅增加,莫斯科则利用这些技术生产导弹、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用于对乌克兰的战争。
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将于4月17日举行的全国选举,是自总理马纳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与北京签署安全协议以来的首次选举。人们关注此次大选是否有可能激起美中在南太平洋的竞争。
美国总统拜登星期四(4月11日)在白宫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举行了首次三边峰会,峰会的内容包括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扩张。日本和菲律宾都和中国有地缘政治上的分歧,而美国也将中国看作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前身为推特的社媒平台X上,这场三方峰会被认为将给北京发出强烈的信号。
马尼拉退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几个月后,华盛顿宣布在菲律宾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这是按照一项加速对印太伙伴国家投资倡议下展开的第一个项目。
美国、日本和菲律宾三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对中国在南中国海“危险和破坏稳定”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也对东中国海局势表示了“严重关切”。
来自国会参众两院和民主与共和两党的议员周四(4月11日)推出《公开翻译中心法》,要求建立一个联邦出资的翻译和研究机构,负责对来自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关乎美国战略利益国家的开源材料进行翻译并让公众可以读取。
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周三(4月10日)发表声明,谴责中国对维吾尔企业家艾克拜尔·艾赛提和维权人士丁家喜的监禁。议员们说,他们遭到不当拘押,并敦促中国当局尽快释放他们。
美国国务院星期三(4月10日)针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当天早些时候在北京会晤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一事表示,美国欢迎“降低紧张局势并改善海峡两岸关系的步骤”,也支持在有尊严和尊重的基础上持续对话。分析人士说,习近平选择在美日峰会同日与马英九见面“并非巧合”,但马习会的实际效果不大。
从樱花树到集体威慑,美国和日本周三(4月10日)庆祝了长达数十年的同盟关系,美国总统乔·拜登在白宫接待了进行国事访问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并为他举办国宴。
美国总统乔·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三(4月10日)发表联合声明,盛赞美日战略合作的新时代。两位领导人是在岸田首相对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这份声明的。联合声明提到两国反对任何单方面以武力和胁迫改变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现状的企图,并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两国领导人还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最近所采取的“危险和升级性的举动”,并重申维持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联合声明同时也强调与中国保持坦率沟通的重要性并希望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合作。
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星期二(4月9日)表示,美国正在考虑放宽针对其公民前往中国的警示,他承认这些警告可能会限制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周二4月9日在非营利组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的活动上阐述了他对美中关系看法,重点谈及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管控美中技术竞争、警惕中俄关系等话题。
美国国会众议院上个月迅速通过一项攸关短视频分享软件TikTok能否继续在美国运作的法案后,各界目光现在都聚焦正在审议该法案的参议院。不过,拥有该法案管辖审议权的参议院商业委员会民主党领袖最近对这项备受关注的TikTok法案持担忧态度,称法案“可以更好”,这意味着法案的前景仍充满变数。与此同时,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纷纷表态支持这项立法措施,并呼吁民主党迅速采取行动。
美国总统乔·拜登周二(4月9日)晚上在白宫迎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正式访问,这将标志着美日安全同盟几十年来最大的结构升级之一。
4月1日是2001年南中国海上空美中撞机事件23周年,中国不少人发文纪念在事件中坠机殉职的中国飞行员王伟。分析人士提醒,地缘态势紧绷之际,中方持续宣扬爱国主义,恐怕更容易激发第一线军官的英雄主义心态,升高风险。
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已成为美中新贸易战的一个爆发点,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对中国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期间强调了这一问题,此事也得到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注,他在竞选活动中发表了与之相关的煽动性言论。
民主党2024年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共和党推定提名人、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两人在关键的国内外问题上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星期一(4月8日)结束在中国为期四天访问之际,向中国的银行和出口商发出警告:如果你帮助增强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华盛顿不会放过你。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 )星期一(4月8日)在结束访华之际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她说,强调中国日益过剩的工业产能对美国和全球构成威胁并非出于“反华情绪”或是“脱钩意愿”,而是为了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耶伦在阐述了她此行的成果时说,她与中国经济领导人的对话促成了美中在包括就平衡增长展开对话等三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对比一年前耶伦的访华,刚刚过去的一周对美中关系意味着什么,美国财长耶伦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在2024年初中国正式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概念后,国际社会陷入了中国正在发动经济战争的担心,而阻止这场经济战争成了耶伦再次访华的主要使命。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星期天(4月7日)表示,美中两国过去两年一直聚焦加强沟通,包括深入相互了解对方的经济政策,而这对建立健康的美中关系至关重要。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 )星期天(4月6日)在北京与中国总理李强会晤,再向李强提出了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她还表示,双方可以进行艰难对话的能力已让两国关系在过去一年中建立在一个更稳定的基础上。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星期六(4月6日)在广州结束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历时两天的会谈后发表声明,对双方“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对话表示满意。双方同意启动两项重要的新倡议。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星期六(4月6日)表示,她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同意就平衡经济增长展开交流,这项努力部分旨在应对美国对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加载更多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