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41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美中撞机23周年 擦枪走火风险愈来愈多


资料照片: 中国J-11飞行员对在国际空域的南海合法进行例行行动的一架美国空军B-52飞机进行不安全拦截。
资料照片: 中国J-11飞行员对在国际空域的南海合法进行例行行动的一架美国空军B-52飞机进行不安全拦截。

4月1日是2001年南中国海上空美中撞机事件23周年,中国不少人发文纪念在事件中坠机殉职的中国飞行员王伟。分析人士提醒,地缘态势紧绷之际,中方持续宣扬爱国主义,恐怕更容易激发第一线军官的英雄主义心态,升高风险。

在美中撞机事件23周年之际,4月7日,美日澳菲四国在南中国海进行首次联合军演,同一天解放军南部战区也宣布组织联合海空战巡。时值中菲两国海上局势升温,四国联合军演定调为首次“海上合作活动”,暗示美日澳团结挺菲;另一边,中国解放军则宣布联合海空战巡时声称“一切搅局南海、制造热点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延续一贯的强硬态度。

在台北的淡江大学整合战略与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太源指出,习近平自2018年以来要求解放军实战化,外军演习往往成为中方实战演练的机会。

然而,中共近年来一线飞行员或舰长采取激进作为,在南中国海、东中国海或台海常见中国军机、军舰近距离接触,像是海面上跟踪船只,采取大角度斜切他国舰首,或以多架战机包围外机,以危险动作迫使外机退让或转向,都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线。

中国军机危险拦截 形塑“爱国英雄”

2001年4月1日发生在南中国海上空的美中撞机事件,当时一架中国歼-8II战机在拦截美军EP-3E侦察机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擦撞,导致美机受损迫降海南岛,中国飞行员王海跳伞失踪,被认定为殉职。

这起事件,美方指控是因王海逼近驱离的动作危险又不专业而引起,中方则将他奉为英雄人物,每遇美中关系紧张之际,纪念王伟的活动就会更显得高调,今年也不例外。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从3月末开始,中国多地陆续举办中美南海撞机23周年纪念活动,在浙江杭州的王伟墓前,有人献花,也有人摆放中国新式战机的模型。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发文,赞扬王伟“用他的生命代价重描了中国的红线,对美方抵近侦察的霸权惯性实施了义无反顾的对冲”。

对此杨太源指出,当年的撞机事件,促使中共更多投入国防预算进行军队现代化;而高调纪念等同变相鼓励一线作战人员向他学习,走向个人英雄主义。

杨太源对美国之音说:“王伟事件发生以后,中共也希望借这个事件促使他军队的仇外心态吧!把他变成是一个神话,对人民来讲形成一种爱国主义,对军队来讲就可能就会造成很多这种想要去当烈士、当英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那种心理。”

杨太源指出,正常情况下,各国战机在拦截他国飞机、辨识身份并警戒驱离时,应保持1公里以上距离,但中国军机对于进入己方防空识别区的飞机却常刻意逼近,进行危险性拦截,目的是对内展示维护国家领土,不会退让的决心。

他说西方民主国家将飞行员命看得远比军队装备更重要,中国却鼓励军官成为烈士,也可看出双方军队文化差异。

另一方面,在台北的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认为,中国自1949年建政以来对周边环境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在传统疆界之外还要求很大的缓冲空间,因此中国机、舰在争议区域的行为,长年被中国媒体形塑成捍卫祖国的英雄。

揭仲告诉美国之音:“缓冲区的前沿,其实就是防线的前沿,但如果有其他的国家要尝试进入这个缓冲区,那中共的海空军就会尽一切的努力,乃至于若有人牺牲,是他在捍卫祖国空域或者海域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生命去阻挡这个帝国主义的入侵。”

中美军机相距3米 中国无视国际准则

揭仲指出,依据国际法,各国领空范围是从海岸线往外12浬(22公里)的上空,中国军方却常在领空之外的防空识别区妨害他国军机,惯用手段包括高速爬升并贴近美军机首,或故意横向通过美军军舰前进方向,类似情况也在海峡中线多次出现,皆违反国际行为准则。

然而,解放军不仅没有惩处约束,反而表扬鼓励其危险动作,说明中方并不愿遵守国际准则。

202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助理部长拉特纳(Ely Ratner)就曾指出,美国及其盟友在不到两年内,遭遇中国军机超过180次危险拦截。

2023年10月26日,一架中国战机在南中国海空域对美军B-52轰炸机进行不安全拦截,当时双方相距仅约3公尺。

同月17日中国战机也以“咄咄逼人的方式”拦截在亚洲国际空域执行任务的加拿大军机,两机相距仅5公尺。

另据《星岛日报》2月25日报道,中国携带导弹的战机在南中国海与美军巡逻机近距离接触,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而且越来越危险。

杨太源分析,相比中国各式战机的动作灵活,美军RC-135侦察机等

大型机种运动性能笨重,通常慢速直线飞行,需要较大的安全范围才能采取规避动作。

在此过过程中,只要判断错误或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空中撞击或螺旋式下坠,因此中方军机的危险飞行造成美军或各国飞行员极大的心理压力。

中国民族主义叙事 致南中国海对峙升级

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延烧多年,揭仲表示随着中国军力提升,近年来持续填海造岛,将其全面军事化,同时扩张海警船和军舰战备巡逻范围。

另一方面,美国既定的侦察或巡逻行动不可能因为中国军方的强烈作为而停止,势必提高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因此美国急需跟中国建立两军沟通管道,像是美中国防部长恢复热线。

杨太源指出,中国的海上民兵船也令美国警惕,因为中国渔船编组纳入民兵组织接受训练,受人民武装部和海军统一调度指挥,配合警戒侦察或拦阻任务,美国难以举证是渔船或海上民兵船。

在台北的国防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智翔认为,美中关系恶化是在长期的脉络下推进,包含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主张、岛礁军事化以及海上民兵的部署。

他说回头来看,23年前的美中撞机事件像是一场预告,随着中国周边区域的侵略性增强,未来类似冲突将越来越多。

许智翔分析,中国将飞官的挑衅行为英雄化以及美化史实的叙事,从20年前开始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当局在国际政治战略的材料。如果美中关系改善就隐而不提,但近年美中激烈对抗,则加强叙事操作。再者,当中国内部局势不稳时,也能用来强调美国的威胁,强化反美宣传,顺势减低内政的压力。

加上习近平执政以来,民族主义日趋高涨,刻意以爱国意识刺激或鼓动飞行员,在争议区域像南中国海和台海的行动更为明显,往往形成冲突升级的恶性循环。

许智翔告诉美国之音:“大量的这种冲突,比方说船在水面上的、或者是空中的类似的冲突,但不是真的开战的情况,在南海(南中国海)一定是只多不少,因为毕竟中国在这几年本来就一直采取比较侵略式的作为。善意必须是双向的,当然(冲突)它会螺旋升级,然后双方会越来越加码,即便是要克制,你也会必须要去寻求说双方都能够愿意克制。”

许智翔同时指出,中国与俄罗斯在国际空域类似的挑衅行为,十分相似,例如2023年3月14日俄军战机就是以释放燃油干扰美国死神无人机,致其失控坠落黑海。

杨太源表示,美国无人机2019年6月遭伊朗击落,中国也会长期观察美国所采取的反制力度,如果美方仅通过媒体谴责而缺乏严厉反击,可能变相鼓励中国未来采取更具攻击性的作为。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