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大选的首场电视政见发表会12月20日晚间登场。在国际关注的两岸议题上,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质问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是否愿意终结《台独党纲》;赖清德则反讽侯友宜和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的亲中立场是追求两岸统一的假和平。柯文哲并未攻击两位对手的两岸政策,而是重申以“五个互相”原则和中国往来。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二(12月19日)就甘肃发生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向中国大陆表示哀悼与慰问,同时表示台湾愿意向灾区提供协助。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也分别向大陆有关方面表达慰问关怀以及“提供必要协助”的意愿。
美国国会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麦克·加拉格尔星期一(12月18日)致函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要求五角大楼“跳脱传统思维”,建立一个能遏阻中国入侵台湾的军火库,他并要求国防部就其遏阻中国侵台的策略向国会进行机密简报。
在分隔中国大陆与台湾那条狭窄海峡的上空与海域过去一年来出现了一个不祥的新常态,那就是解放军的战机与军舰几乎不间断地对台湾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却又止步于真枪实弹地对台动武。
台湾国防部周一(12月18日)表示,两枚疑似中国的气象气球周日飞越台湾海峡,这是本月第二次有中共的气球越过海峡中线。
相较于四年前的台湾总统大选,香港议题在本届大选的热度已降温许多。因此,香港前民主党区议会议员徐百弟决定出马角逐台湾立委席次,成为首位具港人背景的候选人,盼提高台湾人对港人议题的重视。
部分在台港青和台湾志工成立“台港同行(Hong Kong Walk With Taiwan)”团队,将自12月27日起环台8天,并于六个主要城市进行宣讲,分享香港青年从投身民主抗争到流亡台湾的亲身经验。他们呼吁台湾选民,勿忘香港血的教训,并在即将到来的大选和未来的政治决策中,不要轻信中国的谎言和承诺。
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周五(12月15日)宣布,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对台湾的“迅安系统作业维持”军售案,价值约3亿美元,已通知美国国会。该案可望在1个月后正式生效。台湾国防部表示,此次供售品项将有利台湾国军掌握共同作战图像(COP),有效进行防卫作战任务。
“无论是诱导或胁迫,那种突然翻转是我们最担忧的事情,”美国戴维森学院亚洲政治学教授任雪丽在分析台湾选情时,提到了美国决策者对台湾选举的最大担忧——选后台湾新政府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上突然变得更加紧密”。
距离台湾选民前往投票站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总统和立法委员候选人正在为最后几周的竞选活动做准备。他们在当地市场与选民互动,早上在主要交叉路口向匆匆而过的通勤者挥手致意,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与支持者互动。
随着台湾行政院数位发展部主导的紧急卫星通讯计划进入测试阶段,该部正在起草一份自2025年至2028年为期四年的计划,来促进台湾低轨道卫星企业的参与和发展。
台湾总统大选进入倒数最后四周之际,中国商务部12月15日拍板认定,台湾对中国构成贸易壁垒,消息一出,两岸人民一片哗然,虽然反应各异。位于台北的观察人士分析,这是中方最新的介选招数,且预留四周的时间,让中国对台经济制裁的恐惧心理在台湾社会慢慢发酵,以影响台湾选民明年1月的投票走向。
中国商务部周五(12月15日)提前公告,认定台湾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措施构成贸易壁垒。此决定在台湾关键的总统大选前一个月宣布。台湾政府表示“绝不接受”,吁中方立即停止政治操作,双方可循世贸组织(WTO)机制共同解决贸易争端。
中国多年来一直在迅速扩张军力,对台湾的海空骚扰不仅咄咄逼人,更频率和数量增加。若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一旦下令攻占台湾,美国和西方国家如何应对,如何协防台湾,越来越被纳入多国军方和智库学者的议事日程之中。路透社在星期四(12月14日)发表的一篇长篇分析报道中指出,其实貌似强大的核大国中国也有自己的软肋,或称“阿喀琉斯之踵”。
台湾总统大选进入关键最后一个月,主要在野党国民党(KMT)副主席夏立言周三(12月13日)起访问中国,但因中国介入选举动作频频,赴访时机敏感引起关注。
再一个月台湾就要举行2024年总统大选,外界对中国可能加大施压和干预选举的担忧也在加深,对于如何避免中国干预台湾选举,有美国联邦参议员表示,美国不仅应该与民主台湾站在一起抵抗中国的压力,更要采取主动,告诉中国人民台湾公民可以享有自由公平的选举,他们也可以做到,14亿人民的生活选择不应该由一个人来决定。
美国国务院周三(12月13日)发表声明说,负责处理美国与台湾关系事务的美国在台协会(AIT)与台湾驻美机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当天召集美国国务院和台湾外交部代表,在华盛顿就扩大台湾在联合国系统和其他国际论坛的参与举行了磋商会议。
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副总统参选人萧美琴星期二(12月12日)晚表示,维持台海现状是现阶段最大公约数,因此任何负责任、想当选的总统参选人都需要对维护现状提出自己的主张。
台湾民主化后任期最长的外交部长吴钊燮表示,无论执政的民进党是否在台湾明年1月13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获胜,他都将在大选结束后辞去外长职务。
路透社周三(12月13日)报道,台湾国安人士透露,军方11月四度阻止了中国军队试图接近台湾敏感毗连区的行动。台湾方面认为,随着总统选举进入最后关键期,这是中国在选前加强“恐吓”选民的行动。
分析人士说,中国正在加紧干预台湾即将举行的总统和立法院选举,在社交媒体上发起高级别、有协调的虚假信息运动,并赞助台湾政治人物访问中国,希望通过有影响力的地方领袖来影响公众舆论。
受到俄乌战事的启发,台湾有越来越多的民防团体积极汲取乌克兰民防组织的运作,以应对强邻中国的武力恫吓。其中,部分团体推动小区互助,强化社会韧性,也有一些团体持续聚焦各式射击或急救训练课程,更有不少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互相串连,建立紧急通信管道,以防台海突发战事时,台湾周边的海底电缆遭敌军切断,引发对外通信全面中断的困境。
“北京希望在国际间把台湾边缘化、把台湾议题内政化,这对台海和平稳定都没有帮助,”台湾新任驻美代表俞大㵢星期一(12月11日)下午抵达华盛顿履新时在机场表示。他说,如何防止台湾选举受到外力干预,将是他在推动的安全、经贸合作与台湾的国际空间等对美外交工作主轴外也将讨论的重要议题。
台湾被禁止参加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但台湾派往迪拜的一名代表在会谈间隙接受了美国之音的独家采访。环境部长薛富盛告诉美国之音,台湾愿意为迪拜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批准的新的气候损失和损害基金捐款,该基金旨在补偿全球南方脆弱国家所遭受的损害。
台湾的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12月11日发布国防外交政策。在中国武力威胁持续升高下,侯友宜主张,台湾应持续深化与美国的军事交流,并协助台湾厂商进入美国防工业的供应链。他说,自己对中国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若入主总统府,将持续发展台湾的不对称战力,务实准备两岸进入地面作战的可能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