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代工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周二(六月四日)表示,该公司已经与英伟达和苹果等主要客户就台积电在两岸关系恶化之际是否应该将其工厂迁离台湾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讨论得出的结果是,迁厂几乎不可能。
港版国安法于2020年生效以来,台湾成为华人社会中最后一个可以公开举办六四纪念活动的地方。台湾社运人士表示,随着台湾民主化与本土化进程,他们看待六四的视角已从早年的大中华思想,转变为以民主对抗独裁的宏观国际格局,但最大的挑战是台湾年轻世代对此一中国民主学运越来越无感。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于周二(6月4日)在脸书发表纪念六四35周年文章,表示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的记忆“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和香港收紧安全戒备。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戒备森严、出入受到限制,香港也在市中心维多利亚公园周遭加强了警力。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虽未具体提到6月4日,但称需要“时刻警惕制造麻烦的企图”。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星期一(6月3日)在六四天安门大屠杀惨案35周年前夕发表声明,呼吁中国当局勇于面对“六四事件”历史事实,在中国实施民主制度并尊重台湾民主自由的体制。
台湾政府和执政党星期天(6月2日)先后发表声明,驳斥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当天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论坛上的涉台言论,指责董军对台湾的恫吓表明北京不仅缺乏与台湾政府对话的自信,而且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
中国国防部长董军星期日(6月2日)在新加坡警告说,中国军队已做好“强力”阻止台湾独立的准备,但同时呼吁与美国加强交流。
台湾陆军司令部星期六(6月1日)表示,5月29日有两艘中共“登陆艇”进入台湾金门限制水域,这是继中共海警船后,罕有“登陆艇”入侵台湾海域。
美国芯片业巨头英伟达(NVIDIA)共同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期正访问台湾,5月29日晚间他在台北逛夜市时接受随行台湾媒体访问时提到:“台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番言论被中国网民转发微博并引发热烈讨论。
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周三(5月29日)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台湾的地理位置就是近邻暴政的定义,但愿意为台湾发声的国际声浪日益增加,“中国越是欺负台湾,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支持就越多”。这位前国务院高级官员还在访谈中分享了他对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观察。“他(习近平)对中国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他只对党感兴趣,”阿米蒂奇说。
中国周五(5月31日)公告,将自6月15日起,再度中止134项台制商品的减让关税,包括汽车零组件、纺织及石化产品等。学者认为,中国对台的持续经济胁迫不令人意外,且受波及的多属中国产能过剩的产品,中方缩减对台采购的同时,顺势施压台湾政府,此举或一石二鸟,但不利于两岸关系,也加速台湾脱钩中国。
五角大楼表示,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周五(5月31日)在新加坡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晤时,对中国在台湾海峡的军事活动表示担忧。奥斯汀与董军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了超过1小时的会晤,这是两国防长自2022年以来,睽违18个月首次进行的实质面对面会谈。
台湾执法部门周四(5月30日)傍晚指控,8家中企在台湾非法开展业务并试图挖走科技人才,其中包括苹果公司的中国供应商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受到美国制裁的视频监控设备制造商浙江大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在台湾总统赖清德就任后举行环台军演的举动再次引发台海局势的紧张以及北京是否要武力夺取台湾的猜测。美国多位军方官员此前对习近平攻台的时间表做出了种种预测。美国应该如何限制中国获得包括尖端芯片在内的关键技术,来阻遏北京武力攻台呢?前美国官员和技术专家认为,美国应该从现在就开始,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确保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冒险不会得逞,包括推动多位盟友参与的复边出口控制体系,以及把现有的出口控制扩大到所有的芯片制造设备,使中国无法生产芯片。
中共对两岸关系的博弈,似乎逐渐扩大到放在美国身上。在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就职前后不到一周内,中共接连发动4波对美制裁,尤其是针对美国的军工企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现在对于两岸议题的一个大的方向就是拒止美国介入,并希望借着制裁美国能对第三国 产生寒蝉效应,包括进一步打压台湾国防供应链向外延伸的可能性, 以降低台湾對中国军事威胁的能力。
在中国面对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强调维持台海现状而加剧对台军事威胁之际,美国政府负责与台湾关系的美国在台协会(AIT)星期三(5月29日)宣布,资深职业外交官、现任驻日大使馆公使谷立言(Raymond Greene)将于今年夏季接替任期将满的孙晓雅(Sandra Oudkirk),担任美国在台协会驻台北办事处处长。
台湾最高安全官员星期三(5月29日)表示,中国上星期的环台军演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内对外的宣传和恫吓台湾,而不是要启动战争。美国前军事情报官员指出,中共是在借环台军演同时测试台湾、美国,甚至日本的底线。他们说,美国应当加大战备力度,以吓阻,或在必要时刻,击败中共占领台湾的企图。
台湾立法院星期二(5月28日)三读通过五大职权修法,但扩权争议引发的朝野对峙和公民抗争才刚揭开序幕。除了内部政争效应外,台湾舆论也聚焦外来的“中国因素”,尤其关注中国流亡作家袁红冰早自2月就提出的警告:“习近平要在台湾立法院占领制高点”或桥头堡,从内部分化台湾社会,为武统铺路。这样的论述虽不易核实,但近日引发立院场外抗议群众的热议却是不争的事实。
台湾最高安全官员周三(5月29日)表示,中国上周军事演习主要目的是在对内对外宣传和恫吓台湾,而不是要启动战争,但中国军队确实展示了他们如何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展现其非常快速的动员能力。
美国周二(5月28日)表示,1971年通过的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主张,此前台湾被排除在本周世界卫生大会的会议之外。
台湾立法院5月28日傍晚三读通过具有争议的《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正案,有万名左右的群众聚集在立法院外,抗议在野的国民党与民众党联手扩权与黑箱,上周五(24 日)更号称有10万人参加抗议行动。参与者中有很多年轻的面孔,让人不免联想起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甚或更早的1990年的野百合学运。
台湾总统赖清德星期二(5月28日)前往台湾东部花莲地区的第二作战区军事基地,分别视察驻守当地的陆海空部队,并感谢部队辛苦因应中国军方最近在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台湾“国会改革五法”的修法争议持续发酵。台湾立法院星期二(5月28日)续审法案,截至下午5时前,五大法案已全数三读通过,完成修法。在两大在野党的多数优势下,执政的民进党立委今日的杯葛力道较前三次院会减缓,不过,场外的抗议人潮仍持续集結中。
印太地区从南中国海、台湾海峡、东中国海等多处局势紧张之际,美国国务院主管中国和台湾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暨中国事务协调员蓝墨客(Mark Lambert),与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于5月24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了第二轮海洋事务磋商。双方本周对外公布该场会谈,但两国声明在表达持续对话沟通之外,几乎处处针锋相对,凸显其在区域海上安全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
对中国近日实施的“联合利剑-2024A”军演,正在台湾访问的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表达高度关切。代表团团长、共和党籍众议员麦克·麦考尔(Michael McCaul)星期一(5月27日)表示,解放军的环台军演展示了其封锁台湾的战略假定,因此台湾要强化海上和反登陆的关键战力。
中日韩三国的首脑5月27日举行峰会。专家认为,距离上次三方峰会四年之后,韩日将利用固定对话平台维持在美中之间的平衡。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