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7国领导人高峰会周三(4月17日)在布鲁塞尔展开,为了避免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表示,欧盟领导人同意对伊朗无人机和导弹生产商实施新制裁。
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Charles Michel)表示,欧盟领导人们于星期三(4月17日)同意对伊朗无人机和导弹制造商实施新的制裁。这是因应伊朗上周末对以色列发动前所未有的袭击。
欧盟委员会周三(4月17日)表示,在其新应用程序TikTok Lite在法国和西班牙推出后,TikTok须在24小时内提供风险评估,理由是担心该应用程序对儿童和用户心理健康的影响。
乌克兰官员周三(4月17日)表示,北部城市切尔尼戈夫遭到致命的俄罗斯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7人死亡、61人受伤
日本外务省本星期发表的年度外交政策白皮书指出,日本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和复杂的安全局势,而挑战主要来自中国、朝鲜和俄罗斯。报告指出了朝鲜的导弹进展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但最强烈的批评还是针对中国。
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众议院议长麦克·约翰逊(Mike Johnson)周三(4月17日)宣布就重新提出并被长期拖延的美国军援乌克兰的法案以及援助以色列的法案付诸表决。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本星期刚刚对重庆、上海和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昨天,在返程飞机上,朔尔茨在TikTok上分享了自己的中国之行。不到12小时,他的短视频就获得了52.3万次浏览。
欧洲商业游说团体负责人周三(4月17日)警告说,随着保护主义浪潮的高涨,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紧张可能演变成一场全面的贸易战。一天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北京向中国表达了欧洲的担忧。
在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史无前例的空袭后,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周二(4月16日)透露,拜登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对伊朗祭出新一波制裁。她并未透露制裁细节,但指出华盛顿一直在努力削弱伊朗出口石油的能力。此外,为了避免中东局势升级,欧盟外长周二傍晚(4月16日)临时召开线上会议,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利表示,一些成员国提议扩大对伊朗的“限制措施” 。
伊朗上周末对以色列发动前所未有的袭击之后,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星期二(4月16日)表示,美国将对伊朗实施进一步制裁。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尔(Josep Borrell)也在同日表示,欧盟正研究对伊朗扩大制裁的相关措施。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政策的持续关注,欧盟委员会即将启动针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市场的调查。这一调查将标志着欧盟首次启用国际采购工具(IPI),该工具旨在打开对欧盟企业封闭的盈利性采购市场,增强双边贸易的互惠性。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敦促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利用其影响力迫使俄罗斯结束乌克兰战争。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4月16日分别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强,凸显他此行寻求德中深化经贸合作的目的。不过,分析人士表示,德中未来虽可能开展多元合作,但欧洲整体去风险化的趋势短期内不会转向,中国更不要妄想靠欧洲、来突破美国的围堵。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德国和中国经济增长都面临减速困扰之际,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北京。德国和中国彼此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在两国关系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而面临一系列挑战。在贸易、人权和国际关系等问题上,德国是否会以更为坚定的姿态强调西方民主国家的立场受到关注。
在欧盟控诉中国商品大量涌入欧盟市场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4月16日)表示,中德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
捷克媒体近日报道,台湾当选副总统萧美琴不久前访问布拉格时遭到一名中国驻捷克外交官开车跟踪并险些发生车祸,捷克外交部为此已召见中国驻捷克大使冯飚。台湾外交部说,仍然在厘清事实的过程中,不过台湾驻美代表俞大㵢表示,中国驻外人员跟踪骚扰台湾重要官员是预期中会发生的事,中国要封闭台湾的“国际氧气”、“杜绝”台湾国际空间的目标从来没有改变。
2024年4月26日将迎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创立12周年,双方却没有举行高规格的纪念活动。2019年以来,双方领导人会晤频次降低,中东欧国家接连退出合作,无不折射出这项合作机制陷入停滞的现状。
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星期一(4月15日)要求开放和公平的市场,对倾销和产能过剩发出警告。他同时还呼吁欧盟不要基于保护主义的自身利益行事。
德国总理朔尔茨周日(4月14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以加强与这个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并解决双方在中国贸易做法及其对俄罗斯支持等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德国总理朔尔茨于2024年4月14日至16日带领商务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将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这是朔尔茨当选德国总理后第二次访华。虽然此访聚焦经贸合作议题,但也将涉及当前地缘政治局势。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星期天(4月14日)访华前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共同呼吁“重新平衡”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根据美国的一份评估,中国向俄罗斯出售的机床、微电子和其他技术大幅增加,莫斯科则利用这些技术生产导弹、坦克、飞机和其他武器,用于对乌克兰的战争。
意大利在退出与中国签订的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后举行了首次双边高层经济论坛。欧洲国家正在寻求与中国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而中国希望缓解与欧洲国家的贸易紧张态势。意大利决定加强与中国这一重要贸易伙伴的合作,计划开通威尼斯上海的直飞航班。
与中国地方政府和国企紧密合作的“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计划在苏格兰建立其在欧洲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制造基地,此举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的担忧。多位专家和政界人士对该项目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表达了严重关注。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将于本星期六(4月13日)前往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与包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总理李强在内的人举行会谈。在美国和欧盟威胁要在补贴争端中打击中国商品的微妙时刻,朔尔茨欲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他此次中国之旅被一些人解读为对“中国龙“低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