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表示,当涉及乌克兰如何在俄乌战争中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时,美国需要“允许乌克兰以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实施战争”。
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周三(5月22日)分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表示是基于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展开的战争和两国方案对实现加沙地区持久和平的必要性。
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Grant Shapps)星期三(5月22日)指责中国在提供或者准备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用于针对乌克兰的入侵战争。这是英国首次指责中国试图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乌克兰战场的武器。
法国总统埃马妞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周二(5月21日) 对聚集在爱丽舍宫的人工智能(AI)业界人士发表讲话,称法国和欧洲正在经历一次“超加速的技术冲击”(hyper-accelerated technological shock),特别是在清洁技术、人工智能(AI)和量子领域,欧盟若不采取正确的公共投资策略来应对,这些技术因素就会转移到其他地方,造成欧洲未来将会依赖于在中国或美国部署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警钟,需要有一个适当规模的欧洲投资战略(作为回应)。”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周二(5月21日)在爱丽舍宫向人工智能界人士发表演说。他呼吁欧盟加大科技投资,不要依赖美国和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很少公开显露喜好。所以习近平上周在中俄两国电视转播中拥抱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被普遍视为是蓄意向世界显示个人和地缘政治关系的蓬勃发展。
俄罗斯国防部周二(5月21日)说,俄罗斯已开始“准备和使用非战略核武器的实际训练”。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周二(5月21日)表示,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必须解决中国的产业政策问题;因为中国的产业政策对全球清洁能源产业构成威胁。
英国警方周二(5月21日)说,被控向香港情报机构提供协助的马修·特里克特(Matthew Trickett)被发现死在一处公园里。特里克特上周被指控后获得保释。
法国周一(5月20日)晚间表示支持国际刑事法院(ICC)的独立性。此前,该法院检察官要求对以色列总理与国防部长、以及三名哈马斯领导人发出逮捕令。不过,美国继白宫表态之后,国会参议院两大政党领袖也跟进谴责国际刑事法院寻求逮捕以色列领导人的行动。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星期二(5月21日)派遣三架飞机,自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撤离其公民。这是这处法国海外领地八天暴乱以来的首批救援航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正安排更多航班。
美国参议院周一(5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至少向美国进口了八千辆Mini Cooper汽车,这些汽车的电子元件来自一家被禁止的中国供应商。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反间谍机构透露,在近期发生的一起试图强制遣返和另一起威吓中国异议人士的案件中,都有中国安全机构的特工和官员出现在现场。
普京访华已结束,但从若干年后的国际局势来看,这次访华很重要,它可能预示两极对抗格局的形成,标志就是普京访华期间和习近平签署的长达万余字的“中俄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个声明洋洋洒洒,内容包罗万象,如此冗长的联合声明在外交史上罕见,正式昭告两国反美“同盟”的结成。
在赖清德5月20日宣誓就任台湾总统之际,国际社会普遍高度关注台湾新一届政府在他的领导下将如何处理日趋紧张的台海两岸关系。欧洲国家大多期待赖清德政府能够延续蔡英文时期相对稳健的两岸政策以及过去四年台欧合作势头,然而不同欧洲国家对台政策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受到各自国内政局变动的影响。
中国商务部星期日(5月19日)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前一日,中国央视旗下的社媒账号曾警告称,欧盟对中国接连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其实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
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的总统萨洛梅·祖拉比什维利(Salome Zurabishvili)星期六(5月18日)对“外国影响力”法案行使了一项象征性的否决权,这项法案的通过在格鲁吉亚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抗议。布鲁塞尔警告称,该法将不利于格鲁吉亚加入欧盟。
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即将于5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赖清德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台湾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然而,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加,包括瑞典和丹麦等多个欧洲国家却规定台湾人不能再将“台湾”列为其在地居留卡上的来源地,而必须标注为“中国一省”或直接标记为“中国”。这引起在欧台湾人的不满,但在中国的潜在威胁下,各国纠正这一错误的希望似乎渺茫。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预计俄罗斯将加强东北部的攻势,并呼吁盟友们运送更多的防空武器和战斗机来平衡战场局势。
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关系密切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星期六(5月18日)表示,欧盟决定禁止四家俄罗斯媒体在欧盟进行报道和传播活动是对言论自由的打压和双标。
立陶宛现任总统、并且有望获得连任的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日前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提出改变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这再度引发外界对立陶宛对中国和对台湾外交政策走向的关注。不过,熟悉立陶宛的外交人士说,鉴于立陶宛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架构,外交政策并不是总统一人能决定的。与此同时,立陶宛副外长埃吉迪尤斯·梅鲁纳斯(Egidijus Meilūnas)在接受美国之音书面采访时表示,立陶宛珍惜与台湾在众多领域的合作,并将继续扩大双边合作。
加拿大安全专家表示,随着其他国家失去与北京合作的兴趣,中国将自己打造为“近北极国家”的努力已越来越局限于其亲密盟友俄罗斯的领土。
普京在连任后的第一次出国访问,尽管在北京只停留了一天,却无比充实,收获巨大。中俄两国随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分外冗长的文本前所未有地点明了反美和反北约的立场。相比去年的莫斯科联合声明,这是最为显著的变化,标志着一个反美轴心同盟的正式确立,也是俄外交的巨大胜利。
即将由台湾外长转任赖清德总统新政府国安会秘书长的吴钊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互相支持彼此扩张领土,因此民主国家必须抵御这两个威权国家威胁它们权利和主权的企图。
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承诺提升中俄“新时代”战略伙伴关系之后,星期五(5月17日)前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强力推销俄中贸易。
加载更多